分享

流传2000多年的失恋诗,出自不知名才女之手,分手就该如此霸气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9-07

失恋的痛苦滋味,品尝过的人,应该都刻骨铭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似乎女子失恋的痛苦记录要比男子多出许多。光是诗歌中,从《诗经》开始,到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受伤的女子比比皆是。

《诗经》中最经典的女子失恋诗,便是《卫风·氓》。在这首诗中,女主人公以自身的悲惨经历告诫后世女子“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后世白居易也告诫天下女子“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即便是那些颇有才华的女子,面对男子的变心,往往也只能发出无奈的叹息。比如卓文君,一首《白头吟》,不过是期待丈夫能够回心转意。“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令人动容,最终也让司马相如回心转意。又如唐代大才女薛涛,面对无情的元稹,只能写下“不接同心人,空结同心草”。而鱼玄机写下的“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更是反映了一般女子的内心悲哀。

这些失恋诗中,虽然也有悲愤,也有怨言,但总归感觉力度不够。但是有一首不知名才女写的失恋诗,流传了2000年,却霸气十足,诗中的女子不再选择隐忍和苟且,而是高喊出内心的痛苦和反抗,让人很难想象古代女子的竟然会这么“刚”,读完令人解气。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这是一首乐府早期诗作,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写出了一个女子在失恋前后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变化。诗的前三句,写相恋与思念。她日夜思念的人,在大海之南,她是如此思念他。心里一直想着到底要给心上人送上怎样的定情信物呢?想来想去,她决定送出“双珠玳瑁簪”,并且还精心地“用玉绍缭之”。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场爱情对双方而言,情感并不均等。女子这边可谓爱之深,情之切;男子那边呢,居然“有他心。”“闻君有他心”,这位女子不像古代的一般女子,哀求、自怨,或痛哭、悲伤。她霸气地将定情信物烧掉,打碎,并且“当风扬其灰”。

诗在这一部分,用了层层递进的顶针手法。“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读之大气磅礴,让人深切感受到女子爱之深,恨之切的心理感受。

女子在毁掉信物之后,更是发出了高声呐喊:“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这是诗的第二部分,将失恋之后的内心波澜推向了极致。然而这首诗并未就此结束,否则便难以称得上一首意蕴隽永的好诗。因为女子毕竟深爱过,如果就此绝决,显得并不真。事实上,女主人公内心的波澜是如此微妙而复杂。

诗的第三部分,就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以及由矛盾最后走向绝决和放弃的悲哀心路历程。“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这一句十分重要。古代社会的女子,有一个最大的悲哀,那就是一生往往只能选择一次丈夫。一旦被男子抛弃,就断然难以再被娘家,尤其是娘家的兄嫂接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悲剧,概出于此。

这位女子当然知道,一旦自己选择放弃,那么就意味着她的将来,可能会无所凭依。兄嫂那里不能接受她,自己的爱人又背叛了他,她注定无依无靠,孤苦无依。怎么办?她发出了“妃呼狶”的感慨。这时候,“秋风肃肃晨风飔”,她是多么孤独,多么寂寞,多么无助。然而她仍然决定不妥协,不苟且,“东方须臾高知之”,等到天亮了,我就知道该怎么做。这里的天亮是一语双关,表明女主人与过去作别的决心。

从今以后,勿复相思,难道不痛吗?当然痛,然而正因为爱之深,才不容有遗憾,才宁可独自去痛楚,去走向那日出。

很难想象,这是一首流传2000多年的乐府早期诗;很难想象,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民间才女就有这样的魄力。是的,分手就该这么霸气!

此诗问世后,自然也受到了文坛名家的一致好评。古代名家对其推崇得很,近代闻一多先生也认为它是难得的妙诗。大家觉得这首诗水平如何?欢迎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