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陈海文,毕业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工学硕士,中级工程师。获得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咨询师认证,美国PMI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现供职于卧牛山近零能耗建筑设计研究院。参与编制国内多个近零能耗建筑相关协会标准。参与多个国内优质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深化及现场施工技术服务工作。 ![]() 在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与外界进行传导时,由于围护结构中的某些部位的传热系数明显大于其他部位,使得热量集中地从这些部位快速传递,从而增大了建筑物的负荷及能耗,这些热阻低、传热系数大的部位作为热传导桥梁通常称为“热桥”。 热桥对能耗的影响。热桥的存在使得建筑结构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墙体平均热阻减小,建筑热负荷增大。 因为冷热不均,会造成墙体长期冷凝结露,造成墙体发霉。 减少热桥应遵循以下规则: (1)避让规则:尽可能不要破坏或穿透外围护结构; (2)击穿规则:当管线等必须穿透外围护结构时,应在穿透处增大孔洞,保证足够的间隙进行密实无空洞的保温; (3)连接规则:保温层在建筑部件连接处应连续无间隙。 根据以上原则,外墙保温宜采用单层保温、锁扣方式连接; 采用双层保温时,应采用错缝粘接方式,避免保温材料间出现通缝; 保温层应采用断热桥锚栓固定。 应尽量减少在外墙上固定导轨、龙骨、支架等可能导致热桥的部件; 必须固定时,应在外墙上预埋断热桥的锚固件,并尽量采用减少接触面积、增加隔热间层及使用非金属材料等措施降低传热损失。 管道穿外墙部位应预留套管并预留足够的保温间隙,施工图中应给出节点设计大样及详细做法说明。 对女儿墙等突出屋面的结构体,其保温层应与屋面、墙面保温层连续,不得出现结构性热桥。 女儿墙、土建风道出风口等薄弱环节,宜设置金属盖板,以提高其耐久性,金属盖板与结构连接部位,应采取隔热垫块等降低热桥的措施。 管道穿屋面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留洞口应大于管道外径,并满足保温厚度要求; (2)伸出屋面外的管道应设置套管进行保护,套管与管道间应设置保温层。 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与地上部分保温层连续,并应采用防潮性能好的保温材料; 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内部和外部宜分别设置一道防水层,防水层应延伸至室外地面以上适当距离; 地下室外墙内侧保温应从顶板向下设置,长度与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向下延伸长度一致,或完全覆盖地下室外墙内侧。 悬挑阳台可采用阳台板与主体结构断开的设计; 阳台板靠挑梁支撑时,保温材料应将挑梁和阳台结构体整体包裹,降低热桥。 设计可调节外遮阳装置安装节点时,应在其内部或外部留有足够的空间,填充保温材料,减少热桥。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