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子脚下,五行八作...重温老北京的市井生活!

 攒破烂儿的 2022-05-25 发布于浙江

很多人都喜欢用

“天子脚下、五方杂居、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来形容老北京。

您瞅前面三词还算好理解,

但这“五行八作”,还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图片

“五行八作”一词,起源于宋朝,

指的是各行各业的俗称,

但在老北京,“五行八作”它是有特指的。

图片

“五行”

这里说的是车行、船行、脚行、商行、牙行。

图片

八作呢,说的是作坊

具体点:金匠、银匠、铜匠、铁匠、

锡匠、木匠、瓦匠和石匠,

这八种手艺人开设的“加工车间”。

图片

但也有朋友说,

五行八作里也包括做小买卖的,

就和“七十二行”一样都是泛指,

不代表真正数量。

只不过“五行八作”偏重于生意,

而“七十二行”更偏重于手艺。

老北京的五行八作 ↓↓

图片

卖棉货

图片

弹棉花

图片

拉洋车

图片

近郊菜农

图片

糊风筝

图片

卖零酒

图片

天安门前卖柿子

图片

护城河冬取夏冰

图片

蒸包子

图片

敲着小铜碗儿卖果汁儿

图片

吊炉拷鸭

图片

卖面人儿

图片

古书店

图片

杂粮店

图片

编玩艺儿

图片

卖挂拉枣(去核烤干)

图片

菜市卖菜

图片

卖小玩具

图片

耍咕咕丢(木偶)

图片

吹糖人儿

图片

蘸糖葫芦

图片

绑鸡毛掸子

您说现在想再见这些景儿,

怕是也只能从老照片和书籍里寻找了...

图片

以下文献选自:崔岱远《京范儿》,感谢!



酒铺儿

在老北京城,

几乎隔上几条胡同就有一家酒铺儿,

大的在街面儿上,

也就能摆下四五张八仙桌,

小的藏在两条胡同的交叉口,

也就能容下五六个老主顾。

图片

酒铺儿的前身是大酒缸,

一口盖着木头盖子的大缸,

下半截埋在地里,上半截就成了圆桌,

掌柜的会预备一些简单的酒菜,

来的基本都是周围的老街坊。

图片

那会儿的酒铺儿,

多是老街坊凑热闹、聊闲天的聚集地,

虽说算不上什么高消费,

但见天都来的,不是家里不缺钱的,就是酒腻子。

图片

酒铺里卖的自然是酒,

但您瞅不见茅台,

只有柜台上那用黑陶瓷罐子盛着的散装白酒,

便宜的一毛三一两,贵的一毛七一两,

再贵点,有二锅头,

打酒的店员一手掀开裹着红布的木头盖子,

另一只手捏着酒墩子的长柄,

“咚”的一声把墩子头稳稳地垂入罐底,又迅速拉上来。

顿时,浓郁的酒香顺着酒墩子散开,

猛吸一口,沁人心脾。

酒铺儿也卖啤酒,但最早喝的人不多,

拿暖壶打啤酒,那都是后来的事了。

图片

过去,

酒铺儿偶尔也会摆出几瓶四特,

但在那个兜里都不富裕的年代

谁要想买上一瓶孝敬孝敬老丈杆子,

那您可得照着一礼拜饿了,

临了还得再找人凑点~

图片

(图片来自百度贴吧:贴吧用户_5ANVtXa)

除了酒,

在酒铺儿的玻璃柜台里, 

还有蒜肠、粉肠、炸花生米之类的小菜,

要说最受老主顾欢迎还是开花豆儿。

图片



煤铺

过去居家过日子,

最离不开的就是煤,

每隔三五条胡同必有一家煤铺。

您别瞅这里成天暴土扬长的,

可经营煤铺并不是个粗活儿。

想吃摇煤球儿这碗饭也需要特定的手艺,

俗话说:“七分煤炭三分摇制”,

怎么掺能让煤球儿用起来火旺又禁烧,

只有掌柜子自己知道,

而摇煤球儿这种粗活儿往往都是雇伙计来干。

等后来到了60、70年代,蜂窝煤才出现。

图片

 煤铺的生意和其他买卖不同,

买煤的从来没有在煤场里逛的,

甚至不愿往里走半步。

只要在门口的小窗口交钱拿小票,

留下姓名,您就回家踏实等着吧。

图片

除非有特别原因,

一般不需要说明地址,

都是周围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

谁家住在哪条胡同哪个院子,

煤铺一清二楚。

图片

煤球儿装在荆条编成的大筐里,

五十斤一筐。

要买的是蜂窝煤,

送煤工会用一个木板托着进来,

一溜小碎步,整齐地码在指定地点。

图片

干完活,

会抹一把汗说声“煤码好了,您点点吧”

确认无误后转身就走,

不让自己一身的煤灰招顾客讨厌。

他们懂得尊重顾客,

也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因为大家都是努力赚钱养家糊口的人。

图片

如今,老北京的五行八作,

有的已经绝迹,有的还能找到,

有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