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讲究财不外露,如何藏钱?

 自然科学追随者 2022-05-25 发布于湖南


古人讲究财不外露,即使是有钱也不愿意让被人看出来自己富有,因而在古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很谦虚淡薄,因为一旦表现的很有钱的话,就会遭贼惦记,古话有不怕贼偷,就是怕他惦记着,这样日日夜夜的担心着自己的财产,吃不好睡不着,好生难受,那么他们会把钱财藏在什么地方呢?

不像现在有银行,保险柜之类的保护措施,古时候太容易遭贼,经常走在街上都会有扒手,一不注意腰间的荷包就丢了,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丢的,因而大富大贵的老爷出门,要么是雇佣一大帮的家丁出门,要么就是穿着低调,不显示有钱的身份,因为小偷偷钱必定是要挑选目标的,如果打扮的很是招摇,一眼就看到你了,那么你就是被偷的冤大头了。

像是一般的老百姓,没什么收入的,一般把钱放在家中的梁上,一串串的吊在梁上,因为都是铜钱,数量不多,放在上面比较保险,也因此古代的小偷知道要去穷苦人家偷盗一定要去梁上走一回,因而人们形容他们是"梁上君子"。

若是讲究财不外露的鼻祖就不得不说巨贪和珅了,虽然大家都知道他贪,他有钱,但是他藏钱可是一把好手。在抄家的时候,嘉庆帝派专人到他府上搜查了六天六夜,才把他的宝贝金银全部收集齐全。他把珠宝金银全部藏进家中作为支撑的柱子里,每个柱子都很沉重,不光重而且金光闪闪,住在这样的屋子,着实是奢华。

南宋时期的军阀张俊也善于敛财,家中银子几乎堆满了整个房子,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纸钞,完全可以换成纸币,然后存到银号里。可他不这样,他就是喜欢银光闪闪的真金白银,于是为了防盗,就把家中的银子全部融化,熔成一个大圆球,这个球有50公斤的重量,放在家里,每天可以看见,就算有人来偷,也搬不动。

最平常的藏钱,是把钱藏在中空的墙体里面。早在砌墙的时候,砌一面夹层墙,里面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用来存放金银财帛等等,这原本是秦朝因为要焚烧孔子的儒家的古籍,他的弟子们想出的办法,在墙壁中藏起的书籍;后来被清朝发家致富的晋商们用来藏钱。

还有很奇葩的藏钱,一个很富有的晋商对于藏在银号,地下,墙里面都不放心,觉得盗贼已经对于这种藏钱方法熟知了,所以他想出个办法,把所有的钱熔成液体,然后在建房子的时候,浇筑成走路的地板,虽然这种方式盗贼是偷不到了,但是家中的子孙说不准在没钱用的时候会偷偷的敲下几两花销。

虽然他们没有银行这样专业的保险措施做得好的机构,但是他们的智慧无限,盗贼会想到梁上偷,那么久反其道藏于地下,好一出斗智斗勇的藏钱大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