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总自述四大败仗之一:动用7个团围攻500余日军,遗憾未全歼

 兵说 2022-05-25 发布于云南

作者:阿克琉斯

在热门抗战剧《亮剑》中,有一个情节是李云龙率领386旅独立团,在李家坡利用土工作业和投掷大量手榴弹的战法,全歼了闯入根据地腹地的日本山崎大队。

其实,这次战斗在历史上其实是有原型的,那就是百团大战时期的关家垴战斗。与电视剧中展现的不同,这场仗打得非常艰难,日军一个部队挡住了八路军重兵围攻,八路军直到最后未能全歼日军。这也是抗战史上,彭总难以忘怀的一次挫折,在自述中列作自己的“四大败仗”之一。

1940年10月上旬,由于华北日军在作战前期损失惨重,于是日军抽调上万兵力,开始向我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报复性扫荡。关家垴战斗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10月20日,日军一个500多人的冈崎支队,携带了充足的弹药和给养,连同其他几路日军,共计6000余人向我太岳根据地腹地前进。

22日,冈崎支队在蟠龙镇东129师部队正面遭遇。日军的突然来袭,让八路军十分吃惊,以为误打误撞的冈崎支队是来袭击附近的129师部和八路军总部的。

八路军772团和决死25团、38团立即展开阻击,在温庄在日军打了2天之久,掩护总部撤离进山。

因为山势险峻,骡马无法通行,日军担心被伏击,不敢深入山区进行追击。冈崎支队转而北上扫荡,又打到了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附近。幸亏八路军及时将兵工厂的机器物资进行了转移,才避免了重大损失。

此时,冈崎支队像一条蛔虫一样,在我根据地的肚子里东打西撞,让八路军在内线作战处处受限,形势相当被动。

彭总对此十分愤怒,他不能容忍冈崎支队在根据地腹地游走,立刻命令八路军各部队,向行进至洪水镇的冈崎支队靠拢,剿灭这只蛔虫。

29日一早,冈崎支队和129师一部遭遇,双方随即展开激战。日军支队长冈崎谦感觉到了不对劲,他发现八路军居然在战斗中使用了迫击炮,断定这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知道来者不善,立刻夺路而逃。

386旅的772团,385旅的769团,新10旅的28、29团,决死一纵的25、38团以及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共计个7团的兵力,从四面八方向冈崎支队围了上来。

此时,八路军动用的兵力已达到7个团,面对日军的500多人,这种兵力优势在八路军抗战史上是极少出现的。

整整一天的时间,日军都在东打西跑,到了晚上,他们到了一个叫关家垴的村庄,日军经过一天的行军,体力早已到极限,再也走不动了。于是,他们决定就在这里构筑阵地。

日军在土木工事构筑上,有其道道。他们从村庄内抓了300多民夫,仅用了几个小时,就在关家垴构筑了工事阵地。

各阵地之间,用交通壕连接起来,从山脚、山腰到山顶形成3层阵地。同时还在战壕壁上掏出了能藏人的猫耳洞,甚至连机枪火炮的掩体都挖了两三个,可以长时间抵御火炮的轰击。

【日军炮兵小组的发射阵地】

关家垴战斗打得如此惨烈的原因,除了日军阵地坚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八路军没有及时占领柳树垴。

柳树垴是一个山冈,与关家垴互为犄角,在此次战斗中的价值非常大。本来,这个山冈是被我25团2营抢先占领,是头功一件。却不料大意失荆州,2营当晚在日军一个中队的夜袭中,丢失了阵地。

丢失阵地的2营迅速准备反击,但当晚花费了很多时间重组兵力,日军利用这个时间已经在柳树垴修好了阵地工事。加上日军火力猛烈,双方一直厮杀到天明,2营也未能将敌人赶下柳家垴。

二营的这一失误,直接打乱了八路军之后的一系列作战部署。总部原定于4时总攻,因为这个原因并未按时发起,彭总只好命令特务团夜袭关家垴。

当晚,特务团从山脚下突然发动袭击,顺利消灭了日军一个机枪阵地,大部队冲上了山腰的窑洞后,遭受了猛烈的机枪火力。

【日军构筑的机枪阵地】

原来,日军早已将窑洞挖通,并且每个窑洞口都构筑了机枪阵地,还在窑洞前都挖好了防弹壕。八路军的手榴弹扔过去,都掉进了壕沟里,无法伤及日军。

日军的工事修得很鬼,作战经验丰富的特务团团长欧致富,都没有见过这种工事。随着伤亡的加大,欧团长只好叫停攻击。

【柳树垴和关家垴形成交叉火力,阻碍了八路军的进攻】

彭总很清楚,要想打赢这场仗,必须拿下柳树垴这一关键要地。天亮后,决死一纵队冒着枪林弹雨,向柳树垴发起了前赴后继的冲击,在柳树垴东面作战的25团也连续发起了7次冲锋。最终,在黄昏时分冲上了阵地,与日军展开白刃战。但由于损失过大,又没有后备部队及时支援,八路军被日军压了下来。

【八路军发起冲锋】

关家垴的攻坚战也很艰难,386旅的主力772团在炮兵团6门山炮的支援下,向日军发起进攻。但日军挖掘了众多猫耳洞,可有效防范炮兵火力,炮击的效果微乎其微。八路军步兵损失较大,772团一营打得只剩3人,3连只剩下指导员,4连只剩下10人。

与此同时,外围的日军数千部队正在赶来增援,情况万分危急。

【彭总不顾危险,到离关家垴只有500米的阵地前观察日军阵地】

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焦急的彭总不顾危险,一口气跑到离关家垴只有500米的阵地前观察日军阵地。彭总仔细观察后意识到,再不结束战斗,八路军将面临被增援日军包围的风险。

于是,彭总决定放手一搏,集结剩余的部队,向日军发动总攻。

下午16时,总攻开始,八路军集结全部可用力量,向关家垴连续发起了数十次冲锋。到了晚上,杀红了眼的八路军终于冲上了主阵地,和日军展开了白刃战,日军指挥官冈崎谦受在混乱中被击毙。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日军大部被歼灭,但主阵地却仍在几十个日军残兵手中。此时战场上的八路军,几乎流干了最后一滴血,再也没有多余的部队发动进攻了。

天已经快亮了,外围的日军援兵离八路军仅有数公里,心有不甘的彭总,望着关家垴上战士的遗体,用颤抖的语气下令撤退。

关家垴之战,是八路军抗战史上,争议最大的一战,这场战斗受挫,有很多原因。

1、不善攻坚,不能固守

八路军擅长的是游击战,原因是八路军资源不足,要发动一次攻坚战,往往要耗尽了几个月才积累到的物资,面对日军的反扑就没有力量了。加上缺乏重武器,所以避免正面的攻坚战,是明智之举。对于关家垴这样啃硬骨头的山地攻坚战,八路军的经验较少。在具体的战斗中,火炮和步兵之间协同不好,各梯队之间的进攻跟不上。虽然一度占领了部分阵地,但后续部队没能及时跟进,难以固守。

2、未能守住柳树垴

柳树垴,是关家垴之战的重要制高点,非常重要。如果当时2营能再谨慎一些,战斗经验再丰富一些,柳树垴控制在手中,关家垴之战或许就是另一种状况。

【彭总晚年的自述中,将关家垴战斗列作自己戎马一生的四大败仗之一】

3、日军工事坚固,防守完备

关家垴之战,日军展现了他们的土木工事构建特点和能力。战斗结束不久,彭总、左权、刘伯承、邓政委等人,还特意回到战场进行查看。关家垴主阵地坚固完备的日军工事,给八路军将领留下了深刻印象。刘伯承在看到日军挖的众多猫耳洞后,说:别看这小小的招式,还真实用!凭我们的武器挺难对付。”之后,这种利用地形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办法,八路军借鉴了不少,并运用到了实战当中。

最后再说一说,彭总为什么不惜代价,要彻底消灭这股日军呢?

根据战后彭总自己的说法,他在长期的反扫荡战斗中,发现了敌人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日军分兵扫荡,一路通常由500人左右的一个大队组成。彭总认为,如果八路军能随时、甚至在不利的条件下歼灭日军的一个大队,敌人就不得不在以后的扫荡当中,集结更多的兵力来应对。这样“扫荡”的成本增加,日军扫荡的规模和次数也会减少。只不过要彻底歼灭日军这样一个部队,以八路军当时的装备、火力和经验来看,还比较困难。

当然,以上只是战法战术上的考虑。还有一点,是我们彭大将军横刀立马、敢打必胜的血性和胆气使然。

关家垴战斗,八路军充分吸取了经验教训,锻炼了攻坚作战能力,也借鉴了日军的构工方法,提高了作战能力。部队的战斗力,是啃硬骨头啃出来的!从战场实践中学习经验,才能成为强者,这也正是我们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奥秘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