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鉴赏】蓝诗传:时代的画卷,青春的赞歌 ——陈德民小说《红杉树下》读后

 昵称79734495 2022-05-25 发布于江苏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请点击上面第二个"海派文学"进入公众号。

欢迎投稿:zs8588@126.com

敬请转发扩散。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时代的画卷,青春的赞歌

        ——陈德民小说《红杉树下》读后

                  蓝诗传(广东)

      我与德民先生虽然未曾谋面,但却神交已久。缘起于我的几本拙作在陈先生旗下的南京远东书局编辑出版,我们经常在电话中交流,陈先生那浑厚而充满磁性的声音至今仍然留在我的耳畔。后来,陈先生给我寄来一本他的文学评论集《灯下漫笔》,我从中了解到先生的人品、学养、文笔和才华,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最近,又收到了他寄给我的载有他的1280行长诗《印象南京》的《大家教育周刋》和一本厚厚的长篇小说《红杉树下》,里面还附上了他的亲笔签名和印章。我如获至宝,花了一周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近500页的长篇小说。

作品男女主角郑东杰与文澜在学习

     《红杉树下》于2019年11月出版以来,受到了文学界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是描写知青题材的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之前我读过不少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作家们从不同侧面评析了作品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我看完此书后深有同感,情不自禁地提起笔来,把我的一些感受诉诸笔端。

     《红杉树下》描写了一代青年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勇于拼搏的人生励志传奇。知青,这是发生在中国的特殊年代对特殊的青年群体的一个称谓。其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1955年毛主席就提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论断。早期的知识青年,是自愿上山下乡从城市到农村务农或者去兵团、农场劳动或戍边的年轻人。而作为特殊的称谓是指从1968年到1978年末由城市下放到农村务农劳动的大批初高中毕业生。这是知青的主体,全国估计在2000万人左右。

快乐的知青们

     《红杉树下》描写的正是这个特殊称谓中的一个小小群体,从南京下放到苏北偏僻农村的十位知识青年。时间跨度从1974年到2014年整整四十年,其中重点描写他们从1974年初到1978年末在苏北农村的生活场景。作者所描写的苏北农村其实是中国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笔者那时候也可以称为知青,不过应在前面冠以“回乡”二字,即回乡知识青年。由于高考停止,高中学段也是推荐入学,笔者于1968年初中毕业后因得不到推荐即回乡务农,对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非常熟悉。所以《红杉树下》读来倍感亲切,对书中所描述的农村面貌、自然环境、生活状态,好似重回往日的时光。尤其是那棵见证郑东杰和文澜爱情的红杉树,仿佛就在身边。对于作者所描写的特殊时期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风云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感同身受,历历在目。但是作品并没有落入“伤痕文学”的巢臼,把农村的落后面貌作为重点来描写,而是着重反映农民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断接受新思想和新技术,努力改变农村面貌的奋斗历程。

作者笔下的农村虽然处在贫穷阶段,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仍然不失恬静柔美,催人奋进。且看下面这段文字:“乡村的夜晚拥有世累上最清澈的内容,深蓝的天幕,满天的繁星或皎洁的月亮,安静、空旷,能够听见万物的呼吸,远处的犬吠,近处的虫鸣,让乡村即使是在夜晚,也是那么的充满生机。”又如:“初冬的苏北大地,天气晴朗,碧空如洗,只有远处的几朵浮云在缓慢地移动着,太阳暖融融的。这天,安东县桃林公社驻地附近的村头,猫冬的乡亲们都挤在屋檐下晒着太阳,有的还端着长烟杆,口中不时吐出一团团烟雾,他们讲述着自己所知道的或者听过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象这样的描写,在书中还有许多。这是一幅幅多么美妙的乡村风景画!在作者的笔下,看不到农村落后脏乱的描写,也没有沉闷压抑的政治空气和对贫穷落后的怨天尤人,有的是对淳朴敦厚、勤劳而坚毅的劳动人民的反映和歌颂。反观时下有些所谓作家对祖国七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视而不见只字不提,却专门抓住发展进程中的某些不足之处大肆宣扬,丧失了作家应有的良知和道德底线。通过《红杉树下》对三农问题的展示和描写,可以看出德民先生作为新时期作家尊重历史、反映现实、文以载道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知青们故地重游。

     文学即是人学。《红杉树下》对人物的刻画塑造也有其独到之处。十名意气风发、怀揣理想的知识青年从大城市来到偏僻的乡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中既有普通家庭出身的郑东杰、刘学卿、李晓斌等,也有被打倒了的高干高知家庭出身的文澜、陈霖,还有父亲是“资产阶级白专代表”、“右派分子”的“黑五类”子女章艳,是时代的风云使他们走上了相同的下乡插队之路,共同的生活经历把他们的心连在一起。可以想象,在城乡差别巨大的那个年代,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但是,他们没有怨言,更没有堕落,而是积极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大潮中去。他们与农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意志挥洒汗水,为改造农村的落后面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到的那样:他们有的耽误了学业,有的牺牲了爱情,有的险些献出生命,也有的舍弃了理想……绝大多数知青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谱写出一曲曲青春的颂歌。当年知青们将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今天的机关干部沉到基层,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都是体现党对农村工作的重视。

     小说着重描写工人家庭出身的郑东杰和高干高知家庭出身的文澜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由相识到相知,再由相恋到分离,由海誓山盟到生离死别,其间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又有过多少欢乐、徬彷和煎熬等待!故事情节跌岩起伏而又合乎情理,人物命运曲折离奇而又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非常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并且把抒情和写景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例如:郑东杰和文澜被迫把刚刚出世的亲生儿子送给别人的时候,作者是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

      “郑东杰和文澜站在院子门口,泪眼婆娑地看着那对夫妇怀抱着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步一步地远去,那对夫妇每走一步,就像在郑东杰和文澜的心头割了一刀,远去的背影让这对恋人心头在滴血……他们不忍回去,恋恋不舍地望着远去的背影。他们一边擦拭眼泪,一边又向前追出村头,看着自已不幸的孩子渐渐远去,直到襁褓的粉红色浙浙模糊,直到那对夫妇的影子在目光所及之处消失……”这是多么催人泪下的描写!只有为人父母经过了酸甜苦辣的人生磨砺才能体会到个中的滋味。

郑东杰投资兴建的农民公寓

    到最后,郑东杰与文澜虽是有情人,终未成眷属。这不是他们自己的错,这是特殊时代带给他们的悲剧。作者没有停留在悲剧的结局上面,而是把最后的结局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让爱情的主人公郑东杰对逝去恋人的怀念变为对他们共同生活过的第二故乡的全力资助,在东山村全方位进行新农村建设,以实现他们当初的共同愿望和人生价值,使小说的主题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作品除刻画出栩栩栩如生的十位知青形象之外,同时也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农村青年群象:头脑灵活、做事勤快、喜欢唱歌有点自卑的弹棉匠赵树森;面容清秀身材娇小向往爱情却屈从母命的张小曼;大胆泼辣办事干练而又有点私心的公社干部戚卫红;关心集体积极上进的回乡女青年姜云……他们有事业心,追求进步,善于学习,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与知青打成一片,同样为建设新中国默默地奉献出青春和力量。我们从作者塑造的这些青年身上,看到了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与现实,幸福与苦难,也看到了他们对待理想,对待事业,对待学习,对待爱情的态度和行动。笔者认为,《红杉树下》不失为特殊时期那一代人的青春颂歌。

当年下乡时街道办事处发的奖状

     除此之外,作者还刻画了许多农村干部和普通劳动人民的形象,当知青插队来到苏北农村,东山大队的村民并没有把南京来的知青当作外人排斥,而是把他们当作改变农村面貌的希望,生活上关心帮助,政治上支持信任大胆使用。下至生产队长老秦到大队马支书,还有许多没有名字的村民,上至公社书记陈永生乃至县委书记周怀民,无不对知青们细心关怀爱护有加,特别是对知青们提出的合理建议能够虚心采纳大胆实践,使知青们能够安心农村劳动,发挥聪明才干。这在当时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这正是知识青年得以在农村安心务农施展才干的前提和土壤,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勤劳、朴实、敦厚的高尚品质。

     但是作者也没有一味地描写农村的“一片大好形势”,“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在知青中也有自私狭隘嫉贤妒能的许明松,有迷失方向为了回城自残身体的李晓斌,在农村中有作风不正奸污女知青的生产队长赵刚,在干部中有色厉内荏居心不良的公社彭助理等等,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性的某些弱点。

返城,对于广大知青来说是一件多么渴求的事情

     如果说《红杉树下》还有什么遗憾之处的话,笔者认为,小说结尾处对郑东杰和文澜生离死别的描写略显单薄与程式化,与前文对他们如胶似漆的的细致描写不相适应,没有前文描写那般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也许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愿意把悲伤情绪过多地渲染,带给读者难以压抑的沉痛。

     有人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是多难身体时碰上了国家经济困难,上学时碰上了上山下乡或者以干代学,盛年时又赶上了计划生育,上有老下有小时又被下岗待业……但是我想说,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幸运的一代,坚强的一代,有为的一代,不是吗?物质的匮乏,生活的波折造就了我们坚毅顽强乐观的性格,回乡务农上山下乡丰富了我们的阅历,增长了我们的才干,磨砺了我们的意志,我们还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列车,让我们在人生的青壮年华还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来还能够欣逢盛世安度晚年,比起战火纷飞年代那些逝去的人们和牺牲的英雄,我们够幸运的了!我们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代!陈德民先生的《红杉树下》很好地展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家国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感谢作家陈德民先生为读者描绘出真实的时代画卷和壮丽的青春赞歌!

作家蓝诗传先生近影

作家传略

蓝诗传  笔名沧海之粟,广东人,作家、诗人,原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退休后仍笔耕不辍,文章诗词散见于各种纸媒。著有《岁月悠悠歌悠悠》《盛世闲游》《盛世吟歌》《墨润流年》等文学专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