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图为2020年第9期《博览群书》杂志封面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陈德民长篇小说《红杉树下》年初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同时也引起了评论界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目光。继《文艺报》《中华文化》《文学报》《江苏作家》《南京日报》《连云港日报》《镇江日报》《嘉峪关日报》《华媒时代》《大众日报》等纸媒刊登评论文章评述《红杉树下》以后。倍受全国读者喜爱的《博览群书》杂志也于2020年第9期集中在“书人志”栏目,刊发著名作家范小青,评论家及学者赵福君、周纪鸿、于扬子等人对《红杉树下》的阅读感受。他们从不同的艺术角度,剖析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创作风格,认为《红杉树下》的出版,在我国知青文学史上将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她为“后知青文学”增添了新的内容,令人刮目相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博览群书》杂志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题写刊名。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红杉树下》是在新的时空中,讲述知识青年在农村曲折的劳动生活和凄婉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逆境中不畏艰险,锐意进取,自觉投身于改革开放大潮,在新的历史时期,主人公发扬“达则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回报当年插队的第二故乡,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力量。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命运扣人心弦,是一部催人泪下,促人奋进的励志文学作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博览群书》杂志在“书人志”栏目重磅推出《红杉树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著名评论家、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丁帆先生在他关于《红杉树下》的评论文章《末代知青的罗曼司背影》一文中指出:“知青题材小说还有生命力吗?从陈德民先生末代知青小说《红杉树下》,我看到了希望,这就是:作为一种已经沉寂的历史题材小说,如果作家能够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个维度上去俯视它,且以一种新的审美眼光去把控它,'知青小说’就会走向一个更有历史感和审美感的创作颠峰之上。”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女士的评论文章。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著名学者,中文教授,辽宁省写作学会副会长赵福君先生的评论文章。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海关学会秘书长周纪鸿先生的评论文章。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青年学者,文学编辑于扬子先生的评论文章。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陈德民,江苏东海人,1998年定居南京。作家、评论家、出版家。高级职称。历任机关秘书、党报总编办主任、时报副总编、文化类杂志总编辑、中山文学院院长、南京远东书局主编、朱自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杉树下》,古风体1280行七言长诗《印象南京》。 |
|
来自: 昵称7973449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