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鉴赏】揭示与批判一一陈益长篇小说《戏言》臆读

 昵称79734495 2022-05-25 发布于江苏

《戏言》 陈益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揭 示 与 批 判

              ——陈益长篇小说《戏言》臆读

                   □周鹏程

他来自田野,自带泥土的芬芳;他出身行伍,一身凛然正气;他修性于警察班列,以笔为枪,疾书世间炎凉百态。他的作品《神钓》曾在《重庆晚报》夜雨副刊连载,他就是中国作协会员、知名公安作家陈益。

三周以前我接到好友陈益大兄的电话,邀请我参加7月19日举办的长篇小说研讨会;三天以前,我收到他快寄来的长篇小说《戏言》,三个小时以前,我梳理了一下发言内容,用笔记录了下来,尽管只是臆读,尽管我不是小说家,尽管前面发言繁华说尽。

阅读完陈益先生的长篇小说《戏言》,给人的感觉首先是舒坦,就像平时善于言辞的他在边走边给我们“吹壳子”一样,语言表达简洁干净,有水落石出,洗净铅华之美。其次是作品中刻画的系列人物栩栩如生,所有的故事情节仿佛就发生在读者身边,细腻的真实与虚构让人拍手称快,让人赖得去分辨与考据。

在本书的序言里,著名作家黄济人说:生活是什么?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追求,便有不同的答案。生活可以是一切,但不可以是寓言;生活可以是一切,但不可以是谎言;生活可以是一切,但不可以是戏言。这就是生活的全部答案。

长篇小说肯定是讲故事,而且要讲热闹,但长篇小说又不仅仅只是讲故事,故事热闹不是唯一标准。在陈益的长篇小说《戏言》中,一景一物,一言一行,一色一味,皆张弛有序,精心营造。他把生活的戏剧、奇异、痛苦、无奈等全部搬进了小说,娓娓道来,让人思考,大受启迪。

长度、密度、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戏言》总共近27万字,26个章节,242页。所谓长度,是指小说的篇幅。莫言说:没有20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长篇就是要长,不长算什么长篇?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小说家要有“长篇胸怀”。“长篇胸怀”是指,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要有粗砺莽荡之气,要有容纳百川之涵。大手笔写大文章,正是胸中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都是“长篇胸怀”的内涵。

《戏言》的故事从玉皇山下“四家村”的1959年冬天开始,从牛书记给“蒋爱国”取名开始,直至“四家”代表性人物后来的不同命运安排,他们交际中的悲喜故事和像戴了面具一样的生活真实。

有人说,作家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揭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这一点,作家陈益做到了。《戏言》小说里所讲的故事,有“我”的影子,有“我”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揭露、自我剖析。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小说《戏言》从蒋爱国出生,找人取名到他参军上战场,转业当局长,到后来逐渐想法膨胀,文中故事交替,跌宕起伏,堪称十分密集;随着蒋爱国的出场,宋爱党、孔爱军、陈爱民等等人物也纷纷在必要时登场,小说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作者处理得当,读者读起来不觉得繁琐。相反,由于作者非常细腻地刻画了每个人物形象,出场时基本有体貌描写和心理描写,所以读者会对每个人物有深刻印象。

小说可贵的是描写性语言。《戏言》对环境的描写尤为细腻,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就不一一举例。只要细读,自会感悟。

人物,一个接着一个出场,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发生,在时间推移上,作者也处理得当。莫言说,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而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拉来凑数的道具。

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和绞杀。不是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小说《戏言》,展示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和庞杂的人生境遇。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戏?难道不是戏中有世间吗?难道不是人间皆戏剧吗?这是留给读者的思考。

......

此刻,他忽然想到了梨园,想到了中国京剧的脸谱和在京剧舞台上戴着脸谱唱戏的人,他们每天扮演着导演安排的角色,唱着剧本规定的戏文,他们不烦吗?不累吗?

下了台阶,蒋爱国抬头一望,但见远处天空彩霞满天,祥云翻滚,他暗自思忖,在茫茫宇宙之中真的存在另一个平衡世界吗?赵刚/宋爱党、赵红霞他们真的去里面了吗?是神木的安排吗?

当我们读到这里,思想的闸门被打开,而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小说也在这里戛然而止。这,就是陈益长篇小说《戏言》密集思想最后的爆发!这,就是《戏言》通向揭示和批判的长镜头,在生活中聚焦!叩问!

“长篇小说的难度,主要指艺术上的原创性,原创的总是陌生的,总是要求读者动点脑子的,总是要比阅读那些轻软滑溜的小说来得痛苦和艰难。难也是指结构上的难,语言上的难,思想上的难。长篇小说的结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形式,它有时候就是内容,是作家丰沛想象力的表现。”小说《戏言》突破了结构上的难度,26个章节的长篇小说,空间变化,时间变化,时间与空间有机融合,空间成为时间的容器。作者细腻的叙事,加大了读者阅读的难度,然而,作者语言干净,不拖泥带水,又让读者心甘情愿的读下去,这就是小说家的能力!

《戏言》最大的特色是敢说、敢写、敢揭示、敢批判。这和现实中的作家陈益性格吻合。陈益是我十分喜欢的作家之一。他内心像嘉陵江水一样清澈,在美丽山城,他孤独、安静地笔耕。从农民到军人到警察再到他踏上文学创作之旅开始,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领域收获颇丰。《戏言》是他呕心沥血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他献给市井、献给生活的文字巨著,是人世悲情、生命无赖、亦真亦幻的写照。《戏言》这部作品充满现实与批判,细腻的描写手法和颠覆性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和庞大的人世悲悯情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本文是作者周鹏程在陈益长篇小说《戏言》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