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作鉴赏】陈明太报告文学风格举隅丨丨陈德民

 昵称79734495 2022-05-25 发布于江苏

《软件之路》 陈明太著,南京出版社出版。

陈明太报告文学风格举隅

                   ——读《软件之路》札记

陈德民

  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最需要报告文学作品,因为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可以发挥其叙事真实、以情感人,让文学照亮美好生活的独特艺术优势。在叙述故事方面可以大显身手,引人入胜。它比其它任何一种体裁的文字作品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在现实的中国文学创作中,报告文学尽管比起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些已经有数千年生命传统的文学体裁来,还是一个只有百年历史的新成员,但是,报告文学的出现和现实的强势存在,已经使人们无法对它非虚构的文学形式采取忽略的态度了。收入《软件之路》的32篇作品,都是陈明太近几年采写创作的短篇报告文学作品。这些故事不仅是真实事件的写真式记录,更是雨花台区干部群众谱写新时代富民强国之路的历史见证。可以这么说,近年来,在短篇报告文学创作上,陈明太是南京本土作家中用功最多,进步最快的作家之一。他凭借勤奋的采访能力,丰富的创作素材,独特的审美视角,深厚的文字功底,在充分汲取国内众多名家作品营养的架构中,对报告文学的文体与创作技巧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写出了具有自己风格的,能够让文本意识、文体意蕴、文章质地相得益彰的报告文学作品,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文学成果。

                    文本意识的强化

  报告文学的根基在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去感染人、启发人、引领人,也就是作品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事实的真实性。报告文学写作,显然不可能是一种闲适和浪漫的写作,它需要实地采访,面对面接触所要报告的实践中的人物对象。这是因为报告文学所背负的社会责任所决定的。离开了对于现实社会的接触、观察、理解和思索,报告文学几乎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缺乏这些基因,就不会有好的报告文学作品产生。

  陈明太在创作《软件之路》这部作品时,注重文本的选择,在人物的塑造,故事的叙述方面,他通过多种渠道,重点关注雨花台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他深入基层,通过摸底、走访、调查等传统方式搜集资料的同时,运用网络进行大数据研究排查,汇聚了大量的事实依据,精心做好采访对象的遴选,采访素材的取舍,坚持以丰满的人物形象,确立了书中一批在实际生活中让人感动、在书本上令人读后难忘的主人公角色。这些人物既有在雨花台区工作多年已经退休的老同志,也有正在奋战于工作第一线的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如《科技追梦人》中的雨花台区副区长林林不畏艰辛,与科技企业心连心的故事;《村书记“攀亲”》中的雨花镇花神庙村原党总支书记徐怀生甘做企业“全职保姆”的故事;《“快”字值千金中的软件园八位初创人员之一黄海泉安心创业,持之以恒的故事……这些典型人物的汗水,浇灌了雨花大地的草木葱茏,这些默默的奉献者,用青春和智慧谱写着雨花台区从昔日的南京城郊到今天的科技新城的巨变交响曲。

                    文体意蕴的深耕

  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优势在于它既有新闻的真实性,又有文学的描写与抒情可以发挥。它可以深刻地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多样性是吸引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丰富多变的表达形式可以激起读者探索的欲望。在陈明太的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可谓各有千秋,形象更是千变万化。如作品《“店小二”赴京》中的韩秋林,他为人风风火火,做事也干脆利落;《天使投资人》中的陈冬华心态年轻,但对待工作却沉稳老练,稳打稳扎;《“先锋”的梦想》中的王立桥性格开朗,助人为乐,通过“先锋”创业社,成就了一批创业者的梦想……

  陈明太是一位务实的作家和学者。他潜心研究写作技巧,注重叙事的艺术性,增强作品的可读性。法国哲学家、作家狄德罗曾经指出:“人物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因为每个个体的成长环境,家庭状况以及社会阶层,所接受的教育水平,所经历的历史片段和事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的。在陈明太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经历,因而他们的性格也是各不相同的,正是这种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人物形象的多样性。但是在这些不同的外在表象中,我们却能发现一种相似的东西,那就是执着。比如《园区“耕作者”》中南京软件谷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进,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管理企业严谨科学,秩序井然;《智慧旅行家》中的邹传江,放飞梦想,打造全国最大的智慧旅游平台……这些作品中的人物都有对待事业始终不渝的追求精神,以至于取得人生和事业的辉煌。

                文章质地的提炼

  既然报告文学是一个个性特点非常明显的文体对象,它的生成表现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规律。因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报告文学只有在尊重真实事实的基础上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在对事实的理性感受认识中才能够看出问题的症结和包含的社会内容。因此,对文章所描写主人公的反复推敲,对文本的反复修改、提炼,力求作品的精益求精,是一部优质的报告文学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这是陈明太对待这部《软件之路》的基本认知,也是这部作品能够与读者见面的可贵之处。据悉,即使在进入出版程序后,陈明太仍然几易其稿,对文章的一些细节之处处理得慎之又慎,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有缺憾的地方。乃至个别引用的字句、数字都要查明出处。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陈明太还在一些文章的后面加注“延伸阅读”的尾注,让读者能够直接走进叙事主体的历史画面之中。一个作家,只有认真对待创作,对待读者,你才有可能回归书架,使作品成为人们的喜欢乃至追剧式的欣赏悦读。

  在新时代百年不遇之历史变局的当下,现实社会给我们从事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素材和最好的机遇期,现实生活的精彩更是不可想象,可能比好莱坞大片更加让人目不暇接。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现实比小说更加精彩。”在这瞬息万变的时空背景下,我们期待阅读报告文学作家陈明太先生更多的书写时代变迁、记录时代脚步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陈德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暨江苏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朱自清研究会会长,中山文学院院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