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5 · 我爱我)心理健康日,何谓爱自己?| 心灵捕手59

 怀众心理 2022-05-25 发布于福建


作者:高豪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10年,年接待来访者5000+

怀众心理

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奥斯卡·王尔德

今天是5月25日心理健康日。

有人说爱自己是不emo自己,有人说爱自己需要战胜内心的恐惧,有人说爱自己需要先跟自己和解,有人说爱自己,哪怕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完美......

在这个全民都在呼吁关爱自我的日子,到底何谓真正的爱自己?

01

什么是成长中的勇敢与爱?

《鹬》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于2016年出品的动画短片。作品于2016年6月17日在美国放映。

该作品获得第44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和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饥饿的小海鸟,努力克服恐水症,到水上觅食的故事。

我常常在课堂中分享这则小短片,它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成长中的勇敢与爱。如何从长中学会爱自己的能力。

富兰克林·D·罗斯福曾说:我们唯一害怕的是害怕本身——这种难以名状、失去理智和毫无道理的恐惧,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

成长,需要勇敢地面对恐惧,看着小鹬在朋友的鼓励下战胜恐惧,学会独立的过程,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会为之感动。

这也让我想起很多父母的困扰,他们给予了孩子最好的条件,但是孩子仍旧无法满足,觉得生活不快乐,没有意义。

父母无法理解,为什么条件那么优越,只需要他好好学习,他却连这个都做不到。

上述的小影片不知道对父母是否有启发,当我们在给予孩子东西的时候,是否这个东西是他需要的,而他得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他同时失去了什么。

02

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不开心,担心,焦虑的状态无法缓解完全是因为孩子的问题。

也有父母说自己省吃俭用没关系,孩子能享受好的物质生活就行。

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全都系在孩子身上,孩子好他们才能好。

也有的伴侣觉得自己的困扰完全是因为对方,如果对方对自己好一些,忠诚一些,那么他们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把自己快不快乐,好不好的钥匙都放在对方身上,那自己是很难好起来的。

我们只有足够爱护自己,才能好好爱别人。

昨天看节目时,杨幂在节目中被问到假如有一个人你很喜欢他,但是他不喜欢你,那该怎么办?

杨幂霸气回复:

我没自己的生活吗?

我没自己的事干吗?

我没自己的朋友吗?

杨幂洒脱的性格赢得了观众不少好感。

很多人都会陷入了,啊,我这么红竟然还有人不喜欢我,不跟我好。

哼,我会让你后悔的,后悔你没有看到我的价值。

总有一天你会哭着回来求我跟你好。

我想杨幂一定是能好好专注自己的生活,所以才少了很多内心的争斗,当然,当有人不喜欢你的时候,你也并不需要去证明自己。

03

你真的接纳自己吗?

有人觉得接纳自己很容易,可以接受自己完全躺平。

有的人觉得接纳自己很难,不允许有一点问题存在。

在我们接纳和不接纳中,常常会对自己有一些评判。

就像我们常常会跟自己对抗一样。

当你睡不着的时候,可能会很焦虑,想要逃离这种感觉,一直想着睡着睡着睡着,可是越是这样就越睡不着。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自己有很多评判,比如责怪自己玩手机玩得太晚,没控制住嘴喝了奶茶,担心明天状态不佳,影响工作。

在这样反反复复的挣扎中,我们越想逃避和否认这种状态,比如对自己说就今天这样,明天我打起精神,下次我一定注意睡前不乱吃东西等等。

我们会很想在短时间内去消除这个困扰,消除这个困扰给我们带来的焦虑。

但是实际上,当我们逃离他,也就失去了跟他好好一起探索和相处的机会。

因为任何问题的发生都会有原因,这个原因可能不仅仅是我们头脑分析出来的那么简单,我们忽视了行为带来的重要讯号。

当我们能好好面对这些问题,愿意一步一步去探索的时候,才是自我接纳的开始。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我们接受了自己的不够完美,允许自己有不那么积极向上的部分,允许自己有懈怠的部分,反而减轻了我们的焦虑。

所以爱自己不是让自己变得非常完美,完美可以是我们的一个期待的目标,但是当目标难以达成的时候,我们也喜欢这样的自己。

04

你不需要成为别人眼中期待的样子

当我们期待成为别人眼中期待的样子时,我们就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孩子为了成为妈妈眼中的乖孩子,可能会变得乖巧听话,当有需求的时候,她连说都不敢说。

晓梦就是这样的,她想喝可乐,但是想到妈妈可能觉得喝水才是好孩子,当妈妈问她的时候,她说她喜欢喝水。

如果你的脑子里不断浮现:哦,对方喜欢我这样吗?我这样是不是符合她的期待?我这样会让别人失望吗?

那我们是很难注重内心的真实感受的。

哪怕此刻我们有欲望,我们不舒服,我们受委屈.....可能也会完全隐藏真实的情绪而去迎合别人。

记住: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你自己,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

最后借由纪伯伦的诗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来结束今天的文章。

希望我们爱自己,体验每一刻当下的感受。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

当它本可进取时

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

当它在空虚时

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

在困难和容易之间

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

它犯了错

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

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

它自由软弱

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

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

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之一

第七次

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

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