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述中国故事“牍”懂中华文明——甘肃简牍博物馆全力开创文博事业新局面

 gudian386 2022-05-25 发布于山东

原标题:“简”述中国故事 “牍”懂中华文明

——甘肃简牍博物馆全力开创文博事业新局面

“简”述中国故事“牍”懂中华文明——甘肃简牍博物馆全力开创文博事业新局面

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

“简”述中国故事“牍”懂中华文明——甘肃简牍博物馆全力开创文博事业新局面

康居王使者册。

“简”述中国故事“牍”懂中华文明——甘肃简牍博物馆全力开创文博事业新局面

元致子方书。

“简”述中国故事“牍”懂中华文明——甘肃简牍博物馆全力开创文博事业新局面

甘肃简牍博物馆。

简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甘肃出土的数万枚简牍,是甘肃省独特的文化标识,呈现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以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彰显着文明的无限魅力。

成立于2012年12月的甘肃简牍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丰富,现收藏有各类文物50129件(组),三级以上珍贵文物共31943件(组),一级文物1679件(组),数量在全国博物馆中位居前列。数万枚简牍不仅记录了2000年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还真实反映了古丝绸之路上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文物资源价值禀赋。

近年来,甘肃简牍博物馆统筹做好出土简牍的收藏保管、保护修复、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等各项工作,推动了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文化岛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7987.75平方米,预计2022年全面建成开放。“这将为开启我省文博事业新辉煌、抢占'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增添强劲动力,开创简牍事业发展新局面。”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甘肃简牍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始终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理念,聚焦主责主业,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以本体保护为首要任务,对馆藏213件汉晋纺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对馆藏5000余枚简牍进行试管密封并装入囊匣保存,减少文物本体的氧化与损毁。

以预防性保护为重要保障,做好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环境监测、调控和改善文物保存设施设备等工作,延缓文物劣化。

以文物数字化保护为必要举措,对馆藏近4万枚简牍进行红外线扫描并采用高精度拍摄技术,实现简牍资源数字化存储管理。

深入挖掘文物内涵,简牍研究成果丰硕——

近年来,甘肃简牍博物馆陆续出版专著29部,发表简报、论文等学术成果150余篇,承担3项社会科学、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和3项省级社科项目。

组织召开第三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简’述中国故事——《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成果发布会”“《武威汉简集释》新书首发式暨'简’述中国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系列会议,在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2021年,学术成果推陈出新,《甘肃简牍》辑刊创刊发行,《悬泉汉简(贰)》编辑出版,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书写于简牍之上的历史》,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文章《尺牍帛书:汉时边塞亲人的来信》,在《光明日报》《中国美术报》《甘肃日报》等各级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经简牍学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更多深藏简牍文献中的“文化密码”被不断破译。

精美展览影响深远,文脉传承弦歌不辍。“简牍作为我省珍贵的文化宝藏,利用好、展示好、传承好简牍资源是时代赋予甘肃简牍博物馆的使命与担当。”朱建军告诉记者,自2016年始,甘肃简牍博物馆960余件(组)文物参加多个展览。2021年先后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流沙坠简——甘肃出土简牍文物精品展”等展览,推进简牍走近大众、走进生活,让公众感触中华文明千年的深厚内涵与璀璨的智慧光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通讯员 朱建军 王丽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