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期障眼法:原来那些看起来险峻的风光照,都是这样“变”出来的

 新用户9452cbsM 2022-05-25 发布于湖南

有一些很真实的照片,未必是真实的。

有一些很震撼的照片,也未必真的有那么震撼。

拿这两张照片举个例子吧:

第一张看起来,很震撼。

文章图片1

第二张看起来,很真实。

文章图片2

但其实呢?

来看第一张照片,拍的是九眼楼长城的营盘,

纵然使用超广角,但是照片还是无法把那种险峻的气势拍摄出来,

先使用了竖构图,照片看起来有冲击力,但建筑和遗址只能部分入镜:

文章图片3

然后又使用了横构图,建筑和遗址,尤其是右侧的长城都被拍了进来,但横构图拉长了画幅,冲击力又不够。

文章图片4

所以,我用了另外一种方案——横图竖放。

把这张横着的照片,在不进行剪裁的前提下,变成竖构图。

文章图片5

这样,它就既保留了横构图的丰满,又有了竖构图的险峻。

其实这种障眼法式的图片处理方式,我们在日常刷视频的时候,经常会看到。

比如想要展现山路险峻,很多人会选择将横视频进行竖处理,

文章图片6

这样,就能营造出一种山高路窄的效果。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再来看第二张照片。

很像全景接片拍摄出来的是吧?

但其实呢?

它的原始场景,是这样的。

文章图片9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中国工艺美术馆,因为距离比较近,所以拍摄出来畸变很大。

面对这样的照片,我通常是推荐大家进行一下镜头矫正的。

但矫正后的照片,线条虽然是直了,但建筑会被显著拉高,这其实也算是另一种畸变。

文章图片10

所以我是怎么解决的?

将这张照片,在不做剪裁的情况下,进行横向拉伸。

处理之后,照片有了横向的延展,就拍出了全景接片的效果。

文章图片11

所以本期的内容其实是想告诉你,

当你拍了一张横构图或者竖构图的照片,

也许,跳出照片本身的边界,换另外一种形式去呈现,

会有意料之外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