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清先生的访道日记:云游路上,与摄影专业的女大学生不期而遇

 新用户6794375L 2022-05-25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去年夏天的时候,去康道长那边住了半个月,康道长所在的道观,远离城市喧嚣,是真的远离,下飞机后,拼车还花了一百二,这是啥概念,也就是四个人拼车一个人一百二如果自己打车一个人坐话,差不多得花到五百来块钱

也有人说打车贵,为啥不坐班车,火车啥的,其实下了飞机去他们那,还真是打车更划算,大概两百公里,拼车的话是直达,大概三个小时就到了。如果其他交通工具的话就非常的麻烦,要转两趟火车,然后转班车,一路上等车时间,转车时间,加起来要花七八个小时。

最重要的是转来转去更费钱。

虽然过来一趟比较远也比较费钱,但是到了地方才体会到有句话叫人间值得,随着逐渐远离城市,进入绵延深山,这里独到的风景,本来一路舟车劳顿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不枉大老远跑来,随着海拔越来越高,山下的天晴日,渐渐的变成了仙气飘飘一层层的云雾映入眼帘,同行拼车的小姐姐对着车窗外的风景一阵咔咔拍照,我看她的设备非常专业,恰好自己也对摄影比较感兴趣,于是和她搭起话来,这才知道是一个学摄影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是大四,和我的目的地是一样的,我是到道观拜访朋友,是到道观所在的古村完成的毕业作品,一切都是刚刚好。

车上只有我们两个是外来的,其他两个是本地人。一路上我们逐渐的也打开了话题,和他们了解了很多本地的一些历史人文。

这个古村的历史真的是可谓悠久,特别是明清时期这个村子的发展到了鼎盛,村子里面依然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

图片 

来之前已经做了一些相应的了解,特别是道教文化,村子里的历史遗迹非常丰富,不大的一个村子里面,至今仍然有六七座老道观,据说在清朝时期,这里最多有二十多个道观,所以道文化的底蕴,在这个村子里是非常深厚。

我们到村子里的时候已经点多了,刚刚一下车就闻到周围飘来的炒菜香味,恩,我一下子就闻出来,有腊肉。

下车之后拍照的女同学问我住在哪里,如果没有定好的话,可以住在同一个地方,到时候一起四处游玩也好有个照应。

我这边朋友已经帮我安排好了住处,道长他们的道观里有对外的客堂客堂里有丹房,可以接待外面的朋友过来住宿。于是我便邀请她一起先到道观参观一下,也可以拍拍照,如果有空的房间也可以在那边协调住下,如果没有的话,到时候再出来,住村里的宾馆。

我们进道观大门之后没有看见有人,于是接着往里面走,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诵经的声音,于是听着经声继续往前走,直到在正殿里面看见他们正在上晚课。

我听着感觉已经了差不多一半了,于是便和拍照的女同学讲了一下,他们大概还有一刻钟,我们可以先在这边拍拍照片,自己逛一下

此时正值太阳下山,天空中映着晚霞,这里的晚霞颜色可谓是漂亮至极,和数百年的老道观建筑交相辉映。

图片 

一刻钟很快就过去,道长们的朗朗经声也渐渐结束,他们动作整齐的脱下了经衣,在祖师前行了礼,转身便和我们招呼了起来。

不过我身边有一个女孩子是在他们意料之外的,因为来的时候我说我是一个人来,他们看见这一幕非常惊讶。连忙问我是不是带着女朋友来给他们惊喜了。

我和女同学相视尴尬一笑,然后和他们解释起来我们一路上的经历,众人这也才了然。

他们一同上殿做晚课的有七位道长,有乾道有坤道,我比较相熟的有两位,一位是康道长,另外一位是晏道长,随即我们一同到了食堂,他们早已经做好了饭菜,在盛饭端菜的过程当中,大家简单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了一下。

吃完饭康道长便带着我们去到了客房,给我们安排了住宿的地方,道观里客房还有空余,便留着拍照的女同学住了下来。她问起房费,康道长说,道家讲究随缘,有缘来了便住下就是了,不讲究那些。

晚饭后,道长们开始忙着各自的事情,洗碗,打扫卫生,各殿检查等等。

诸事完毕,大家便在院子里烧水煮茶,我们一起聊着天,主要是听女同学问,她好像对我们这一群道士的生活有着许多的好奇。道长们一一给她解答。

太阳落山以后,天黑的便很快了,夜幕降临,大家就收拾东西,各自回房,道观是十点止静,此时距离止静也还有两个来小时,这段时间,大家依然可以聊聊天,或者自己看看书,背背经书。

对了,一些现代化的娱乐,也有,看电影,打游戏,玩手机等,毕竟是二十一世纪了,道士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第二天一早,叫醒我的不是手机闹钟,而是道长们的早课鼓声,三通鼓毕,开始上早课,等我穿好衣服,他们已经诵到《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了,索性我就没过去,在房间跟着默诵了。

图片 

他们诵经完毕,我也出门洗漱,在洗漱的地方,碰到了刚刚起床的女同学,看来她也是被诵经的声音吵醒的。我问她这种感觉怎么样,她说很新奇。第次住在道观里,数百年的建筑包围中,感觉很不错。

道观里一般早上起床都比较早的,有些全真的道观早上五点就起床了,这边是七点开静,除了第天睡了个懒觉,后面的多天,我每天早上都是按时起床,跟着大家一起上早课。我平日里在家睡懒觉是比较多的,但是到了这种场所,环境会改变人,早上也能按时起床了。

到达这个古村落的第天,我们当很新奇的,迫不及待的要去看一看这个村子,去欣赏那些历史留下来的景观,在道友的陪同下,我们沿着斑驳的村道,一路走走停停,这个地方很有历史气息,全是些老匾,老建筑,道友们挨着给我们讲不同建筑的历史,年代,故事等等。

对着眼前的景象,听着道友的讲述,遥想到二百年前这里来往商贾,车队,在这里汇集通商的盛况。

整个古村贯穿几条水道,走过之后我才后知后觉,这应该是这个古村规划中最亮点的地方,是风水之道的体现。我好像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村子,能在几百年前,这么繁荣昌盛。后来我找了些这边的航拍图,进一步印证了我的想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宜居的风水,造就一个安居乐业的村庄。

另外还有一点,街边的长寿老人,尤其的多,特别是在下午,傍晚时分,他们坐在街边岩石凳上,抽着旱烟,拉着家常,说着我们半懂不懂的当地话。

拍照的女同学在这里待了三天,这三天拍了不少照片,我看他相机卡都满了好几次,每次满了就备份到电脑上,继续拍。

可以看得出她是真的喜欢摄影,也是真的喜欢这个古色古香的老村庄。

她在的最后一天,恰逢道观举行道场,是一个善信大德为孩子请行文昌法事,这个道观是当地的文庙,古村里有很多清朝时期的进士匾额,据说当年这里有不少人,考进了当时的体制,所以这里的文庙传承到了当代,也是远近闻名,很多人会在这里为孩子祈福,也有人为孩子请行法事。拍照的女同学第一次见到这种道教仪式,也在殿外拍摄了不少照片。


图片

她说,这一次的古村之行,真是收获满满,这一次的毕业作品肯定能拿高分,不用担心不合格了。

临走之前她问在道观吃住这么多天,虽然康道长说不用给钱,但是她感觉不给不合适,但又不知道给多少。于是我便告诉她咱们道教随喜的传统,庙里有功德箱,如果有心为庙里添加香火,凭着自己的心意随喜即可。

听了我的话,她转身进了大殿,好像是许下了一个愿望。

离开的时候,送她到了村口,她说,这就算是和这个村子结缘了,以后肯定还会来这里。

听到结缘这两个字,我不由得心中一乐,看来她这几天也确实受到道文化的感染。

是啊,结缘了。

文/上清先生 shang7017

写在最后:故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本文非记实体,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请勿对号入座。如果对咱的故事感兴趣,欢迎关注咱,持续分享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