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史丨被误解的唐高祖李渊:他并不是一个平庸的人

 人文之光 2022-05-25 发布于辽宁

相信很多人受传统文学和影视影响,认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是一个平庸的人:按照文学和影视叙述,唐朝的江山是李世民一手打下来的,李渊和李建成父子不过是坐享其成之辈而已。

但其实这个看法是偏颇的:李世民固然是当时豪杰,但是李渊也绝非泛泛之辈。

1、伴君如伴虎

  李渊出身关陇贵族,而且事实上,李渊和隋炀帝杨广,还是表兄弟的关系。因此很多人认为,单就和大隋皇家有如此亲密的关系,李渊的仕途那肯定是平步青云。但是如果你真这么想,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隋炀帝杨广猜忌心理很强,而李渊又是一个有才干、有野心的人。所以,李渊给杨广办事儿,想要获得重用,而且还不能引起杨广猜忌,这就是非常考验人的艺术。事实上,李渊和杨广相处期间,也多次遭遇过要命的危机,但好在李渊总能一一化解这些危机。当然这其中或许有运气的成分,但主体也能看出,李渊做人的水平总是有的。

  隋朝大业十三年,西元617年,此时的隋炀帝已经处于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的状态:隋朝的将领以及农民军,一起将隋炀帝视为最大的敌人。而当时,只有三万兵马的李渊,面临抉择:李渊知道隋炀帝的江山肯定坐不长了。自己如果继续给隋炀帝当忠臣,必然会引起反隋军队的讨伐,而且下场未必好。但如果直接起来反对隋炀帝,那自己又成了乱臣贼子,怕是将来会有后遗症。

  于是李渊想起了一个绝招:李渊宣布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为皇帝,这便是隋恭帝,同时表示尊杨广为太上皇,就这样,李渊手里的恭帝朝廷和杨广的炀帝朝廷并存。李渊操纵下的恭帝朝廷,也得以左右逢源。

  不得不说,李渊还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人物。

2、横扫天下

隋炀帝去世后,李渊胁迫隋恭帝禅位给自己,就这样,大唐帝国的武德朝廷开张了。不过,武德朝廷面临的局势并不乐观:当时天下群雄割据,大唐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并且,天下人也实在说不清楚谁能是最后的胜利者,最起码,萧铣、窦建德、王世充的实力,都不比李渊弱,甚至起初,李密、刘武周等人的势力,也是很强大的存在。

在如此背景下,李渊一方面让李建成辅佐自己处理武德朝廷的政务,一方面指派李世民出去南征北战。终于在武德朝廷开张的第五年,大唐横扫群雄,完成了统一。

在这五年里,虽然李世民居功至伟,但不可否认,李渊也需要给李世民提供后勤方面的保障,同时,武德朝廷的运营、建设,也为唐朝统一天下,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而这些也都说明,李渊并不是一个无能的人,否则,即便是李世民前线不断胜利,但没有后方做保障,唐朝也必然处于军事胜利、行政失败的局面。

3、打压李世民

  随着唐朝完成统一,大唐内部的矛盾也产生:与其认为大唐初年内部矛盾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不如认为是李渊和李世民的矛盾。

  事实上,随着唐朝完成统一战争,武德朝廷针对李世民集团出台了一系列的打压政策,包括分散李世民的武将,压缩李世民手里的权限。而既然这些主张都出自武德朝廷的旨意,自然可以视为李渊的态度。

  在李渊的打压下,李世民的势力一度出现萎缩。从打压李世民的角度来看,李渊的理政手段也不弱。当然,尽管之后,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其实也具备一定的侥幸成分。

  所以综合来看,李渊也是一个能力超群的君主。只不过,李世民的能力更强,所以才让后世觉得李渊没什么存在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