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记忆丨回顾“三·三一”抬棺游行

 新用户8926AVU2 2022-05-25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国民党政府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北平爱国学生在我党秘密领导下,于1935年12月9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此后,北平爱国学生又接连举行了五次大规模示威游行。1936年3月31日的抬棺游行,就是其中的一次。

郭清之死

在“一二·九”运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爱国学生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蒋介石为了破坏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于1935年12月23日发出命令:要求各地大中学校“选派学生代表,由校长率领赴南京聆训”。1936年1月15日,蒋介石对学生代表和校长训了话。

1月下旬,赴南京“聆训”的各大学校长返回北平后,立即发表宣言,叫嚣“绝对拥护中央政府”,“制裁罢课和一切破坏纪律之行动”。反动学生代表返校后,气势汹汹,鼓吹要绝对拥护政府(指反动政府),并要求政府严惩“闹事学生”(指爱国学生)。2月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维持治安紧急办法”。其中规定:军警可以枪杀抗日群众,逮捕爱国分子,并解散救亡团体,钳制救亡言论。在这种险恶的形势下,许多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被逮捕或被开除。

1936年2月11日,设立在北平地安门外的河北省第十七中学(简称河北高中,现名地安门中学)当局,强行改组学生会,并开除参加爱国运动的学生康世恩、张行言、刘耀荣、王亢之、丁辛(马子卿)等10人。强迫他们立即离校。在校学生要求学校当局收回开除同学的成命,遭到拒绝。高二、高三班的同学60人,出于义愤自动陪着被开除的同学,携带被扔出校门的行李,走上街头,投宿于北京大学第三院学生宿舍。北大同学对这些在抗日救亡战线上的战友,给予深切的同情和热情的接待。

按照学联的布置,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300多人,于2月13日护送河北高中同学返回学校。可该校大门紧闭,无人接待。学生们越后墙而入,又遭到该校工作人员的阻挠。于是便发生了激烈冲突。学生们出于义愤砸了校长办公室及训育员的住处。

躲到校外的河北高中校长,在这天下午6时许伙同军警返回学校。他们将高二丙班学生郭清逮捕,押到警察局,尔后转送监狱。

郭清是一位普通的爱国学生,反动当局却把他看成是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是“大闹”河北高中事件的主谋者,对他严加拷问,把他残酷折磨致死。但郭清很坚强,直到临死之前,他嘴里还喊着:“我决不怕死,我的死是有代价的。我是中国人,我要救中国。”

追悼大会

爱国学生郭清于3月9日被反动派折磨致死的噩耗传来,北平爱国学生悲痛异常,气愤填膺,纷纷要求北平学联采取行动。3月30日,北平学联党团(即党派到学联的核心领导小组,当时的党团书记是黄敬,委员有黄华、韩天石)决定:3月31日上午9时,在北京大学第三院(北河沿大街147号,现在的民政部所在地)大礼堂,召开追悼郭清大会。北京大学学生会和民先队于3月30日夜间,将上述决定个别通知了一些同学。被通知的大都是民先队员和学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清华大学的学生何礼(何维登)等人,3月30日晚上便进了城,借宿在北大东斋。

3月31日上午9时左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1300多人,在北 大三院大礼堂,举行郭清烈士追悼大会。会前,东北大学学生(有人说是东北中学学生)王庸等,用汽车从骡马市大街棺材铺运来一口空棺材,放在大礼堂的中央。棺材前挂着用白布画的郭清烈士速写像。棺材周围,放着各校学生送的挽联和花圈。许多学生都以为棺材中装殓着郭清的尸体,不觉悲从中来。有的同学,特别是 一些女同学,泣不成声。会场上散发了《郭清烈士及被迫害的事迹》(孙陶林同志印的)、《告各界同胞书》、《告警察及士兵书》等宣传品。

北大校 长蒋梦麟闻讯后极为恼火,他借口外校学生潜入北大、并运棺材入校,实系侮辱北大,便一面打电话通知北平市军政当局,请求派军警前来制止;一面亲到会场,严厉训斥学生,勒令停止开会。学生们极为气愤,置之不理,他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国民党武装军警封锁了北大三院的大门,禁止学生出入。北大学生组织的纠察队(队长是刘居英),也加紧了会场内外的警戒。军警要求学生解散大会;学生要求军警先行撤退。双方僵持起来了。此时,蒋梦麟、胡适(文学院院长)、郑天挺(秘书长)紧急通知韩天石——他当时是北大学生会总务(相当于主席)、学联党团委员、大会主持人之一,要他赶快到北大二院校长办公室。韩天石到后,蒋梦麟等一定要他立即回去解散追悼会,不解散就要处分他。韩天石同志理直气壮地说,这个行动是正确的。这次会议不是北大单独召开的,各校都有代表参加,我们无权解散。但蒋梦麟等仍然坚持要韩天石回去,停止开会。

韩天石同志回到会场,向学联党团汇报了情况。经党团几位同志研究决定:不停止开会。上午11时,追悼大会正式开始。主席致悼词并宣读祭文之后,各校代表纷纷发言,有一位代表在发言中说,我们现在的处境是十分险恶的:蒋梦麟要解散追悼会,三院的大门已被机关枪封锁,军警正在准备抓人,我们连给死难同学开追悼会的自由也没有了!学生们听后更加怒火中烧,有人提议抬棺游行。这个建议立即得到绝大多数同学赞同。

抬棺游行

三院的大门早已被国民党武装军警层层包围,大刀、铁棍、皮鞭、机关枪样样都有,要抬着棺材从大门冲出去,是很困难的。即使冲出,损失也会太大,很可能造成流血牺牲。于是学生们便采取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

北大三院的南邻是孔德学校。这个学校设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现在只有中学,即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北大三院与孔德学校之间有一条隔墙,墙已年久失修。于是少数学生在三院大门里乱吵乱嚷“冲出去”,以迷惑门外的军警,而其他学生却把隔墙扒开一个豁口,将棺材抬到了孔德学校。出了孔德学校的大门,就是东华门大街,抬棺游行就从这里开始了。

包围三院大门的武装军警,手握大刀、钢枪、铁棍、皮鞭……,准备对学生冲杀一番。但只听学生喊,不见人出来。最后,喊的声音也没有了。他们进北大三院一看,1000多学生已杳无踪影。他们慌忙驾起摩托车,急速追赶。

游行队伍转到北池子大街,正在前进时,和摩托车队遭遇。军警向游行队伍横冲直撞,殴打学生。游行队伍被冲散了,许多学生被打伤。当场有35名男生和17名女生被捕。据说还有两名新闻记者也和学生一起被关进警车,押送到陆军监狱。此次游行共有54人被捕。

被捕的各校学生名单如下:

男生:北京大学的谢云晖、赵祥铸、卢英士、叶纪霖、张肇敏、林根、陈玉玑;清华大学的赵芳瑛、王瑶、裴昆山、李伟(李鼎声)、任泽雨、梁德兴、朱和周、张师载、王新民、张卓华、秦承祖、赵德尊、邓维熙;燕京大学的柯家龙、黄华(王汝梅)、王永琦;大同中学的路福轩、于壮生、贺哲生、乌义荣;中法大学的李南基、王冠;中国大学的张昭源;志成中学的吴志杰;弘达中学的魏戈的;成城中学的于贵恒;师范大学的成绒续;汇文中学的罗帮英。共35人。

女生:北京大学的张毓珣、何兆仪;清华大学的徐骣宝、张厚英、赵春芳、何玉珍;燕京大学的萧庆萱、王令娴、余梦燕、程佳增;女二中的李焕庸、黄秀英、王锦环;女子文理学院的罗富佑;通县女师的汪贻静、郝环芳;师大女附中的舒令涟。共17人。

营救同学

3月31日晚上,北大当局贴出两张布告。一张宣布:“本日上午9时,本校各院学生正在上课,突有各校学生,群舁空棺一具,闯入本校第三院大礼堂,以北平学生联合会名义开会。……本校学生执委会,事先既已知此会,并未报告学校,亦未请求学校允许。临时又不服本校职员劝阻,致引起军警干涉,妨碍学校安宁。学生会执委会对此应负重大责任。本校为求全校安全计,本届学生会,着即停止一切活动。”

另一张宣布:“查本校学生巫省三、吴沛苍、韩天石、叶纪霖等四人,破坏秩序,危害全校安宁,应即开除学籍。”

4月1日上午,北大学生会发布通告,略谓:“学生会是由全体同学公推代表组织而成,学校当局不能任意摧残。”在未经全体同学大会议决停止本会活动之前,“一切工作照常进行。”并设法营救被捕同学、要求校方收回开除四位同学的成命。

4月1日下午,北大学生会派执行委员刘玉柱、葛佩琦去见校长蒋梦麟,要求收回开除四位同学的成命,恢复学生会活动,保释被捕同学。蒋梦麟余怒未息,气冲冲地说:“把棺材抬进北大,是侮辱我蒋梦麟,你们学生会不经我允许,就召集外校学生来北大开会,是超越职权;成命断难收回,学生会不能恢复。”蒋还表示,对被捕学生,“不愿再予庇护。”

但北大学生会并没有因蒋梦麟的态度不好,而放弃对被捕同学的营救和对被开除同学的支援。学生会和民先队发动被捕和被开除同学所在的班系,接连不断地派代表去向蒋梦麟请愿。例如,4月3日上午就有34班学生代表66人及女同学代表6人去见蒋梦麟,要求保释被捕同学和收回开除同学的成命。他们一直谈到下午2点,还不让蒋回家。蒋梦麟为摆脱困境,最后说:“余因今日接见同学次数甚多,精神疲倦,俟改日再谈。”代表们才退出他的办公室。后来,又连续有各班代表45人去见蒋梦麟,要求保释被捕同学。经过反复的说理斗争和“疲劳轰炸”,终于迫使蒋梦麟改变了他拒绝保释被捕同学的态度。他对代表们说:“保释被捕同学事,本人已再三声明,决不帮忙。兹姑念师生感情,尚可尽力援助。”这样,营救北大被捕同学的工作,就有了进展。

在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部以及各方面爱国人士的积极营救下,“三·三一”抬棺游行被捕同学先后得到释放。大致情况如下:

1936年4月13日下午4时,释放抬棺游行学生29人。计有清华大学11人:张师载、秦承祖、傅国亮(被捕名单无此人—笔者注)、王新民、张卓华、何玉珍、赵德尊、王瑶、任泽雨、裴昆山、张厚英,北京大学1人:女生张毓珣,燕京大学6人,志成中学1人,中国大学1人,其他各校共9人。

4月28日下午,清华大学女生徐骣宝、赵春芳,北京大学外语系学生陈玉玑被释放。

5月9日,北大女生何兆仪及市立女二中学生李焕庸、黄秀英、王锦环等被释放。

5月13日上午9时,北大学生叶纪霖、赵祥铸、谢云晖、张肇敏被释放。至此,“三·三一”抬棺游行被捕的同学,全部出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