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四年级数学下册试题-第一单元+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步练习(答案解析)人教版
2022-05-25 | 阅:  转:  |  分享 
  
基础知识达标一、填空。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作________,________是加法的逆运算。2.(
1)一个加数=________-________(2)被减数=________+________3.两个数的和是810,如果其中一
个加数增加50,另一个加数不变,和________。4.被减数是50,被减数、减数、差之和是________.5.已知一道减法算
式中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2,那么被减数是________,如果差是16,那么减数是________.二、单选题。1.被减数
是520,减数减少10,差()。A.?随减数减少10B.?反而增加10C.?4502.被减数是536,已知差求减数,用()计
算.A.?加法?B.?减法?C.?乘法?D.?除法3.验算472-328=144,下列验算方法错误的是(?)。A.?472-14
4B.?328+144C.?472+144三、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29+17=46763-236=527
四、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1)190+672=(2)980-795=(3)769+331=综合
能力运用五.填上适当的数________+26=4390+________=280________?-560=700____
____+800=1900980-________=650450+________=2800六.爸爸带了300元钱,买衣服花了1
25元,又买了一个书包,还剩160元,这个书包多少钱?七.四年级五个班共有235个学生,其中男生有127个,女生有多少人?第1
单元《四则运算》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基础知识达标一、单选题。1.若□÷△=○,则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B.?△÷□=○?C.?△×○=□2.如果÷=,那么下列算式正确的是(???)。A.?×=?
B.?×=?C.?÷=3.x÷40=4,x代表的数是()A.?10B.?160C.?44.除数是4,商是8,被除数是
几?正确的列式计算是()A.?8÷4=2?B.?4×8=32?C.?8+4=12?D.?8-4=4二、填空题。1.两个因
数的积是195,其中一个因数是39,另一个因数是________。2.把38×15=570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分别是_______
_和________.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80,其中一个因数是20,另一个因数是________。4.除数和商都是25,被除
数是________,被除数和除数都是25,商是________.5.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填空。积=________×_______
_一个因数=________÷________商=________÷________被除数=________×________
除数=________?÷________?三.将表格填写完整。被除数除数商余数3721413965562610四.根据乘除法各
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例:13×24=312312÷13=24?312÷24=13201×37=7437___
_____________312×14=4368________________例:1274÷49=2626×49=
12741274÷26=492135÷61=35________??________864÷32=27_______
_________综合能力运用五.小王9分钟能打900个字,照这样计算,他在30分钟内能完成一份3000字的文件吗?六.小
丽去超市购物,饼干每袋9元钱,她买了2袋,还剩下3元,小丽一共带了多少元?答案解析部分基础知识达标一、填空。1.【答案】减法
;减法【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作减法,减法是加
法的逆运算。故答案为:减法、减法【分析】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2.【答案】(1)和;另一个加数(2)减数;差【考点】加、减法
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1)根据加减法关系可知: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被减数=减数+差。故答案为:(
1)和,另一个加数;(2)减数,差。【分析】根据减法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可知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可知被减数=减数+差。3.【答案】增加50【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
】【解答】800+10=810,800不变,10增加50是60,和是800+60=860,860-810=50,和增加50。故答案
为:增加50【分析】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n,和增加n。4.【答案】100【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50+50=100。【分析】根据公式:被减数﹣减数=差,那么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
,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故答案为:100。5.【答案】41;25【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因为
被减数+减数+差=82,而被减数=差+减数,所以被减数是:82÷2=41,如果差是16,那么减数是:41﹣16=25;故答案为:
41,25.【分析】由于在减法算式里,差+减数=被减数,所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2,也就是2个被减数的和是82,82除以2即可
求得被减数的数值,进而求得减数即可.二、单选题1.【答案】B【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被减数是
520,减数减少10,差反而增加10.故答案为:B.【分析】在减法里,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几,差就增加几,减数增
加几,差就减少几,据此解答.2.【答案】B【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减数=被减数
﹣差故选:B。3.【答案】C【考点】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验算472-328=1
44,方法有:472-144或328+144.故答案为:C.【分析】验算减法的方法是: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如果等于
减数,则计算正确;还可以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如果等于被减数,则计算正确.三、【答案】46-17=29;46-29=
17;527+236=763;763-527=236【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析】【解答】解:根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
系可知:46-17-29,46-29=17;527+236=763,763-236=527故答案为:46-17-29,46-29=
17;527+236=763,763-236=527【分析】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
=减数,差+减数=被减数;由此写出相应的算式即可.四、【答案】(1)190+672=862验算:(2)980-795=185验算
:(3)769+331=1100验算:【考点】加、减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进行验算。综合能力运用五.【答案】17;190;1260;1100
;330;2350【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析】【解答】解:43-26=17,所以17+26=43;280-90=190,
所以90+190=280;700+560=1260,所以1260-560=700;1900-800=1100,所以1100+800
=1900;980-650=330,所以980-330=650;2800-450=2350,所以450+2350=2800.故答案
为:17;190;1260;1100;330;2350【分析】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根据这
些数量关系计算即可.六.【答案】解:300-125-160=275-160=15(元)答:这个书包15元.【考点】整数的加法和
减法【解析】【分析】用带的钱数减去买衣服花的钱数,再减去还剩的钱数就是买书包花的钱数.七.【答案】解:235-127=108(人
)答:女生有108人.【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析】【分析】用总学生数减去男生人数即可求出女生人数,由此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
方法计算即可.一、单选题1.【答案】C【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被除数乘商不等于除数,算式
错误;B、除数除以被除数不等于商,算式错误;C、除数乘商等于被除数,算式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被除数÷除数=商,除数×商=被除
数,被除数÷商=除数,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判断并选择即可.2.【答案】C【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
如果?,那么下列算式正确的是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进行判断。3.【答案】B
【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4×40=160.故答案为:B.【分析】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代
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4.【答案】B【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二、填空题1.【答案】5【考点】乘、除法的
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195÷39=5故答案为:5【分析】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2.【答案】57
0÷38=15;570÷15=38【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38×15=570,则:570÷
38=15570÷15=38故答案为:570÷38=15;570÷15=38.【分析】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式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解答.3.【答案】9【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180÷20=9所以另一
个因数是9。故答案为:9。【分析】根据乘与除的互逆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即可列出除法算式,进行计算,解答此题。4.【答案
】625;1【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被除数:25×25=625;商:25÷25=1.故答案为:6
25【分析】根据“被除数=商×除数”求出被除数;被除数和除数相等,商一定是1.5.【答案】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故答案为: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分析】根据
乘除互为逆运算推出答案。三3.【答案】被除数除数商余数372142681231396556212610【考点】1000以内的有余数
除法【解析】【解答】372÷14=26……8,13×9+6=123,(556-10)÷26=21。【分析】被除数÷除数=商……余
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四.【答案】7437÷201=37;7437÷37=201;4368÷31
2=14;4368÷14=312;35×61=2135;2135÷35=61;27×32=864;864÷27=32【考点】乘
、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综合能力运用五.【答案】解:900÷9=100(个)100×30=3000(个)答:30分钟内能完成3000字的文件.【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解析】【分析】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先求出工作效率,然后求出30分钟能完成的工作量,再与3000字比较即可.六.【答案】9×2+3=21(元)答:小丽一共带了21元。【考点】乘、除法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先求出买饼干一共花了多啊好钱,再加上剩下的钱,就是一共带了多少钱。【分析】每袋9元,一共买了2袋,则买饼干花了18元,加上剩下的3元,所以小丽一共带了21元。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