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一首我们认知之外的辛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810的老好人 2022-05-25 发布于广东

读一首我们认知之外的辛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作者/810的老好人

原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壮岁旌旗拥万夫”的辛弃疾一生并不得志,南归后屡次三番而且长时间被掌权者罢免、闲置,于是不得不在山水、诗酒中寻求解脱,为此,他也写下了许多山水田园诗词。其中,有寄愁寓恨的作品,句里行间,充满惆怅、悲愤,如“只因买得青山好,却恨归来白发多”(《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蝶恋花·月下醉书两岩石浪》)、“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也有适意遣兴的作品,一字一词,皆是闲情惬意,如“一川淡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茅檐低小》)、“青裙编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鹧鸪天·游鹅湖醉书家壁》)。

    当然,前者的数量远远超过后者,也正能反映辛弃疾长期的抑郁心结,所以寓慷慨于悲愤,这更符合我们对辛弃疾和他的诗词风格的认知,但辛弃疾毕竟不是一个只会哀怨悲伤的人,在山水自然中他也学会了自我调节,偶尔能真正享受风物人情的美好快乐。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辛弃疾山水田园诗作风格的多样性,而后者,虽数量不是很多,却也成为了辛弃疾诗词别样的风情与点缀。

    这里要赏析的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这么一首充满风情的作品。作品虽体例小,却意丰情满,读来回味无穷。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归隐江西上饶时,词中所说的黄沙道中即上饶黄沙岭,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资料来自百度)。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留下了数首作品,本词是其中最为广泛流传的一首。全诗写景,意象朴素,但意蕴丰富,情趣饱满,展现了辛弃疾高超的构篇艺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上片前两句照应词题,“明月”“半夜”点明时间是在夜里,对应题目中的“夜行”。本来夜行容易给人恐怖、孤寂的感觉,“别枝”也容易被理解为“离别树枝”,导致伤感,但诗人在这里却没有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原因就在于选用的明月、清风、鹊、蝉构成优美而活泼的景象,形成舒适的感觉,而“别枝”则可以作“远枝”来理解,将诗人的视野扩展出来,不至于造成压抑。诗人夜行在黄沙道中,看到天上月光皎洁,又看到乌鹊飞来飞去,恍惚有如走在白天的感觉,这感觉自然要比走在漆黑的夜里美妙太多了。这乌鹊,绝不是曹操笔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乌鹊,只是在月光中惊喜、更不舍月光离去,欢飞着享受美好月光的乌鹊。乌鹊欢飞,画面已经活泼,但毕竟只是视觉的享受,再来点其他感觉上的美好感受,显然情调会更丰富,于是诗人就写到了蝉声。清风徐来,吹在诗人身上,这种触感想必是很舒适的,蝉歌漫响,诗人肯定不会去嗔怨蝉声扰了清梦,只会在这绵长清脆的歌曲中体悟生活的乐趣。于是视觉、触觉、听觉的感受相融,让这个夜晚风情十足。

    但更具情趣的,还是在后面两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在徜徉中脚步向前,蝉声渐被蛙声取代,蛙声响亮,连成一片,容易给人喧噪的感觉,但是诗人在这里却不觉其烦,只因为诗人在这里听出了独特的意味:这些青蛙啊,它们吵吵嚷嚷的,都是在说着今年的丰收景象,它们是在庆贺呢!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青蛙们活泼的生命形象,让它们在这夜里成为主角,一起来分享丰收的喜悦。在隐居中常常以田舍翁自称的诗人,对农业活动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封建士大夫的重农思想在他身上也得以体现,做官的时候他提出许多重农的举措,被闲置了就买田开荒,甚至还时常亲自下田,所以此时他听到热闹的蛙声,自然也会有对丰收的期许,而扑鼻而来的稻花香,则让他对今年的丰收更有了信心。此时,他的内心是喜悦的,因为丰收,也意味着百姓的生活能更好过,他为这些百姓而喜悦。因为这样喜悦的心情,这两句高度凝练而情味浓郁的诗句,就值得我们去展开想象去细细品味了。这两句,蛙声是听觉描写,稻花香是嗅觉描写,连接前两句,整片词在短短的篇幅中融入了四种感觉,却不会让人觉得局促,反而让我们觉得舒缓、怡然、闲适、愉悦。

    按照词的习惯写法,上片写景,下片就要转入叙事抒情,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却打破常规,仍然以写景来承接。于是我们看到,整首词无明确的叙事,无明显的抒情,只是在景物描写中尽下功夫,这就更见诗人的功力了。因为上片写景写得太好了,下片写景要接得住,不被比下去,造成艺术气势的下滑,要么选取更有表现力的景物,用炫美的方式继续扩大艺术气场,要么另辟蹊径,推陈出新,展示新奇的图景。显然,诗人采用了后者。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显然,这里所选用的两个意象“星”和“雨”只是普通意象,在古典诗词中被写过千万遍,它们无法比“明月”和“蛙声”更有表现力,但诗人造句新奇,赋予了这两个普通意象饱满的艺术张力。“七八个星”说明疏星寥落,乍看似乎描写不准确,明月当空,明明是大好天气,天上星辰应该不少,却为何只有七八个?其实知道道理的人反而能明白这是诗人细致观察的结果。正是因为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盖住了微细的星光,所以反而看不到星辰了,只有离着明月很远的地方,星光方能透过,所以星辰就显得稀少,而且是在“天外”的地方,诗人视野也因此超出了天空的感觉,到了极辽远的地方,同时明月与疏星相衬,使得空间感更加开阔、意境更加深邃。“两三点雨”说明细雨稀疏,但是这也颇令人费解,既有明月、疏星,那应该是晴朗天气,怎么就无缘无故来了一场小雨?其实这样好理解,夏天本来就天气多变,霎晴霎雨也是正常的事,想必是夜中天气转凉,引起一阵小雨,但是这雨来得真不算凶猛,从山前而来,落在诗人身上两三点,增了一点凉意,却不会让人手足无措。何况丰收在即,下点小雨,对庄稼的收成很有好处,也算是意外之喜。对应于星和雨,七八个也好,两三点也罢,从数量上来说都太少了,但这极少的数量,却在词作中突兀而来,盈满了视野和思想,使人精神上为之一振,的确是最为巧妙的运用了。

    因为有雨,所以诗人加快了脚步,无意间就有了新的发现:“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天外辽远,山前朦胧,在视野中都不算具体,具体的是诗人在这两句诗中的所见,路转溪桥,茅店社林,一一具体地呈现在诗人的视野中,也反映在诗人的心理上,丰富了内容,增强了表现力。诗人脚步是加快了,但是他并不慌张,所以有时间继续对周围景色进行关照,走过了稻田,走过了一段弯路,走上了溪桥,走到了社林边,一路行来,一路记录,看似平实,其实充满了欣喜。或许是诗人很久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或者是诗人很久没有重访这里,或许是诗人夜晚不曾来过,总之这些在乡野中本是平常的事物,却给了诗人新的感受。他似乎本无目的,却在一一的发现中引起继续探索的欲望,所以怀着猎奇的心理继续向前,他有期待却无特定的目的,却让他发现了曾经遗忘许久的一个熟悉事物——那社林边的“旧时茅店”。这是何等的欣喜?虽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的欣喜不尽相同,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今晚所见的景象,虽足够让诗人愉悦,却终究缺少一种目的性,而这“旧时茅店”,却能满足诗人的心理期待。很显然,诗人在这里曾经有过故事,应该是曾经游玩经过这里而到店中痛饮,还是在店中曾经有过一场邂逅?只是不知道是独自一人,还是三五知交相陪,甚至是红粉知己在侧,不得而知,留给我们去遐想。总之那时候的心情想必是美好的,所以今夜的所见,想必引起他美好的回忆。所以他的发现,哪怕不是新大陆,却也足够他欣喜,足够他在心理上作出巨大反映,这反映,扩展了时间的概念,让诗歌的意境也变得更加阔大。

上片下片的写景,看似内容完全不同,却因为诗人的行踪串联起来;不同的表现方式,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的气场,却构成相悖中相统一的艺术境界和情感氛围。这样的表述,充满别致的风情,更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力,辛弃疾以独特的审美视野和构篇艺术,化平常为神奇,创造了一篇佳作,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品味并借鉴。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小词吧,读一个我们认知之外的辛弃疾,读一首我们认知之外的辛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