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昱平丨《曹全碑》的艺术特色及其学习技法

 笨娃 2022-05-25 发布于陕西

文◎李昱平

摘要:《曹全碑》为我国著名的一块碑刻, 其上的汉隶字体对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巨大。其隶书风格成熟、碑文刻工精良、字形优美飘逸。是我国东汉时期隶属的代表作品, 对于《曹全碑》的隶书学习有助于让人体会到这种独特隶书的魅力所在。另外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学习, 特别是对处在努力学习的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曹全碑》的艺术特色出发, 从学生角度深入探讨学习的技法。

关键词

曹全碑、艺术特色、学习技法、汉隶

引言

在我国书法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篆书到隶书的转变。在整个书法的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隶书为篆书的一种简化形式, 其仍保留了篆书中象形、指事的特点。《曹全碑》作为隶书中优秀的汉隶碑文, 其字形圆润饱满, 飘逸秀丽。是整个汉隶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因此, 将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我国古代书法的窗口, 能够将书法中精华的部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加强学生学习书法文化的兴趣。

文章图片1

《曹全碑》局部

一、《曹全碑》背景简介

《曹全碑》的全称为《汉郃阳令曹全碑》, 其主要是为了郃阳所建, 歌颂郃阳的丰功伟绩。它是我国东汉时期十分重要的一座碑刻。其呈现的字迹不仅优美婉转, 更是代表了我国东汉时期的隶书文化风格特点的结晶。全文共八百四十九字, 其为后人发现时为16世纪。《曹全碑》整体印象为工整的隶书形势, 但是工整中呈现的是隶书的灵动性, 字体工整精巧不呆板、俊逸不浮夸。一切形式都表现的恰到好处。自《曹全碑》被发现以来, 其历代对其的评价都是正面积极的。其艺术形式也确实为隶书中的佳品, 是我国书法中的一块瑰宝。

二、《曹全碑》的艺术风格特点简析

(一) 《曹全碑》线条变化丰富

汉字因其丰富的笔画变化形势, 成为一种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无道理。在颜真卿的《勤礼碑》中可以发现, 碑文的笔画都各异, 没有一处笔画相同。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 二十个不同的“之”将书法的美表现到了极致。同样的, 《曹全碑》也具有类似的优点。从碑文的起笔形势到收笔形势可以看出《曹全碑》的线条变化丰富。起笔有方头、圆头、蚕头等方式, 收笔有折木、细线条、圆形等方式。就连汉字中典型的横竖撇捺都具有极其丰富的形体结构, 收笔时的方向仍有不同。隶书作为一种偏向于静态的汉字书写体, 《曹全碑》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也是十分难得的。其结字主要以横向取势为主, 其字体左右伸展。

(二) 《曹全碑》结构设计精细

从字体的结构来看, 碑文的整体结构较为精细, 字体的风格风姿卓越, 虽然每个字体在笔画上的变化都有所差异。但是从整体的结构出发观察分析, 整个碑文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基调, 这是古文中不常见的繁中有简的表现形势, 不过这种结构一旦设计不好, 就会打破整体的和谐性, 成为失败的书法作品, 可见《曹全碑》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文章图片2

《曹全碑》局部

(三) 《曹全碑》书法收放自如

《曹全碑》在隶书的基础上升级改造, 使其呈现出独特的书法收放艺术。这也是当今书法爱好者为《曹全碑》着迷的原因之一。碑中既有长笔也有短笔, 字体的长短能够很大程度影响字体的观赏性, 收放自如的《曹全碑》使其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从碑文的收缩情况观察分析, 大多数的字体的中宫收紧, 其他笔画能够舒展的地方则舒展。体现字体的收放艺术, 这样的结字手法对于后世楷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曹全碑》的学习技法简析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之一, 所以多数高中学生群体, 接触隶书可以从此碑文入手, 其各方面的特色是学习隶书的范本,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学习《曹全碑》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字体线条的质感

字体线条的质感对于书法学习者是首先要注意的问题。许多学习者过于关注字体的结构, 而在练习临摹的时候过于关注字体的结构而忽视了字体线条的质感。这导致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书写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 学习《曹全碑》应该从碑文字体的质感来进行观察, 选择合适的羊毫等工具, 书写临摹速度不宜过快, 仔细体会其笔画之间的质感联结, 线条要把握好力度, 做到笔画的质感恰到好处, 笔势要一波三折有气势, 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笔画的轻重提按, 表现出字体的俊逸特点。

(二) 结字的奇妙变化

《曹全碑》整体以横势为基调, 纵势字体为辅。所以书法学习者特别是学生在练习其字体时要注意隔壁纵势字体的练习, 在练好字体质感的基础上逐渐学习碑文的结构特点。去除常规字体平均的字体结构格局, 避免将其练习为常规的隶书结构, 要理解《曹全碑》的魅力在于字体结构的多变性, 字体做到收放自如, 优美典雅。

文章图片3

《曹全碑》局部

结语

从以上对于《曹全碑》的艺术特点简单分析, 再到对于其学习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众多的隶书学习爱好者, 特别是对学生群体隶书的学习。书法文化传播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推进, 相信此文能够引起书法爱好者、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