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地理 | 日俄之间,千岛群岛

 ldtsg1957 2022-05-25 发布于四川

千岛群岛,位于(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岛之间,有海峡沟通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全长1300千米,陆地总面积1.56万平方千米。在英语中,千岛群岛的名称是“Kuril Islands”,其中的“Kuril”一词源于当地原住民的语言,意为“云”或“雾”,或与当地海雾缭绕及火山喷发烟雾迷漫的景象有关。

图片

注意,堪察加半岛是俄罗斯最大的半岛(呈东北—西南延伸),总面积达37万平方千米,东濒白令海和太平洋。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当地地震频繁,有火山160多座,其中最高峰克柳切夫火山海拔4750米(部分高山有冰川)。该半岛上大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凉,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下。

千岛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各岛均由火山岩礁组成,(岛弧)濒太平洋一侧海沟岛上地势崎岖,山峰耸立,河短流急,多石滩、瀑布。该群岛的海岸大部为悬崖陡壁,岸线曲折,多有良港。千岛群岛受季风影响较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潮湿、多雾(海雾成因与沿岸寒流及寒暖流交汇有关)。

图片

千岛群岛的东侧沿海(太平洋侧),受千岛寒流(日本名为“亲潮”。日本暖流,日本名为“黑潮”)影响,多有浓雾弥漫(且寒冷),而对马暖流(日本暖流分支,经日本海而北上)则使南部岛屿西侧(鄂霍次克海侧)温暖。冬季,当地受阿留申低压的吸引,温带气旋(锋面气旋)频繁过境,常有暴风雪降临。此外,当地因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渔业发达,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千岛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扼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故历史上日俄两国围绕千岛群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55年,俄日双方决定,千岛群岛南部归日本,北部属俄国,萨哈林岛(库页岛)暂作悬案。1875年,两国签订相关互换条约,将日占萨哈林岛南部与俄占千岛群岛北部相交换。

图片

注意,萨哈林岛(满语称黑龙江为萨哈林乌拉,意为“黑色的河流”,该岛位于黑龙江河口而得名。中国传统名称为“库页岛”),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岛屿(总面积7.64万平方千米)。它西隔鞑靼海峡与东北亚大陆相望,南隔拉彼鲁兹海峡(即宗谷海峡)同日本北海道相对。

1945年(二战末期),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将千岛群岛纳入自己的版图。如今,千岛群岛属俄罗斯萨哈林州管辖(岛上原住民为阿伊努族,与日本北海道“土著”是一样的)。但是,日本未承认千岛群岛的南部群岛(日方称“北方四岛”,陆地总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属于苏联(俄罗斯)所有,故多有争议。

图片

注意,千岛群岛的南部群岛,不仅资源丰富(如金、银、铜等矿产资源及沿海丰富的水产资源),而且扼守“黄金水道”,是俄罗斯出入北太平洋的捷径之一,也是俄罗斯往返堪察加和楚科奇以及北美各口岸的必经之路。其中,部分岛屿拥有许多港阔水深、天然不冻的良港,建有俄军的军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