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汗国爆发大瘟疫,五十岁的噶尔丹策零于九月在伊犁染病去世。这个时候,汗位继承又发生了问题,噶尔丹策零有三子,长子喇嘛达尔扎,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幼子策妄达什。根据噶尔丹策零生前遗嘱,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以母贵受命嗣位”。但是此时的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只有十三岁,根本只是一个无知孩童,准噶尔内部权力斗争日趋严重。长子喇嘛达尔扎虽为婢女所生,但却是个能干而颇有野心的人物。之后,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和喇嘛达尔扎便开始了争位,汗国内部为争夺权力连续发生内讧,汗国显现出颓势。 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即位后,年幼无知,无法处理政事,其姊乌兰巴雅尔便代管了诸务。但是,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却听信属下谗言,怀疑其姊乌兰巴雅尔欲自立为汗,于是便将其监禁,并处死了很多无辜的台吉和宰桑。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之后,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计划谋害庶兄喇嘛达尔扎。 而噶尔丹策零的长子喇嘛达尔扎的本事则要比这个弟弟强得多。他的“喇嘛”称号源自他早年出家当过喇嘛,乾隆六年(1741年),受父命,偕色布腾引兵经斋桑湖北上,远征哈萨克,执左部哈萨克苏勒坦阿布赉,迫右部哈萨克汗阿布勒班毕特称臣。乾隆十年(1745年)父死,因母出身贫贱,被剥夺继位权利,由异母弟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尔嗣为准噶尔大台吉。 终于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喇嘛达尔扎受姊夫赛音伯勒克、宰桑衮布等拥戴,俘虏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并将其禁锢于阿克苏。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最终死在狱中。同年,喇嘛达尔扎成为准噶尔部最高统治者。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达尔扎从西藏达赖七世噶桑嘉措那里,取得“额尔德尼喇嘛巴图尔洪台吉”的称号。在准噶尔内部,大部分准噶尔族人也都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够带领准噶尔部走向强大。 但是,即位不久,达尔扎就原形毕露,他比弟弟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更加凶狠暴戾。 乾隆十六年(1751年),大策零敦多布之孙达瓦齐召集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沙克都尔(阿睦尔撒纳之兄)、杜尔伯特台吉达什及其弟车凌乌巴什与和硕特台吉班珠尔等人,商议举兵攻打喇嘛达扎尔,欲立噶尔丹策零幼子策妄达什为准噶尔汗。 ![]() 阿睦尔撒纳塑像 但是,达瓦齐的这一计划却没能实现。杜尔伯特台吉达什、车凌乌巴什和沙克都尔,暗中派人将密商事宜报告了达尔扎。达尔扎遂处死了幼弟策妄达什,以绝后患。同时,他又命令宰桑额勒哲依和博尔勒岱两人,率兵一万,开赴叶密立河畔的察罕呼济尔,与杜尔伯特台吉达什及车凌乌巴什、辉特台吉沙克都尔配合,攻打达瓦齐等人。杜尔伯特台吉达什诺颜奉命率兵封锁勒阿尔泰各口,以防达瓦齐等人越过阿尔泰。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九月,额勒哲依宰桑奉达尔扎之命,率领一万大军来到察罕呼济尔。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和班珠尔不敌,于是只得率领所属五千余人退到和通哈尔垓。这个时候,达瓦齐等人面临绝境,前有达什诺颜堵截勒阿尔泰山口,后有杜尔伯特车凌乌巴什领兵追杀,万般无奈之下,达瓦齐等人只得向北逃入哈萨克汗国地区。 乾隆十七年(1752年)七月,达尔扎要求哈萨克汗阿布赉交出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等人,阿布赉没有答应。达尔扎大怒,遂命宰桑赛音伯勒克和纳默库济尔噶勒于九月初领兵三万,征讨哈萨克汗国。听到这个消息,阿布赉汗害怕了,为了平息战乱,他打算将二人献出。但是消息却走漏了,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逃出哈萨克汗国,潜回叶密立河东北的察罕呼济尔和绰尔郭一带。 ![]() 哈萨克斯坦1993年版的100坚戈面值纸币上的阿布赉汗头像 潜回察罕呼济尔和绰尔郭之后,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等人展开了秘密活动。阿睦尔撒纳怨恨其兄沙克都尔,他潜回绰尔郭后,领兵袭杀了沙克都尔,夺取其部众,扩充了人马。紧接着,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精心制定了一项潜兵袭击达尔扎的计划。他们瞒过了达尔扎的耳目,暗中派人与伊犁方面取得了联系,又争取到了达尔扎身边和硕特台吉沙克都尔曼济的支持。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一月,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秘密带领精兵一千五百余人,由塔勒奇岭山路突入伊犁,袭杀了达尔扎。 ![]() 达尔扎死后,达瓦齐登上了汗位,为表彰阿睦尔撒纳所立的汗马功劳,将塔尔巴哈台牧地赐给他,对清朝则采取归附态度。但达瓦齐为人荒淫无度,不理政事,相比喇嘛达尔扎的无道有过之而无不及,使得准噶尔怨声载道,故归降的纳默库济尔噶乘机起事,欲取而代之。达瓦齐在阿睦尔撒纳的帮助和策划下,粉碎了夺权活动,杀死了政敌。但阿睦尔撒纳觊觎准噶尔汗位已非一日,只是因为他不是准噶尔直系血统,得不到贵族支持,因此以拥立达瓦齐为名,积极培植个人势力,抢夺地盘,妄图取而代之。 面对准噶尔统治集团的内讧和残暴统治,天山南北各民族人民或反叛逃亡,或投奔清朝,大批厄鲁特部众离开了准噶尔地区。早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准噶尔宰桑萨喇尔率部众千余户内附。乾隆十八年(1753年),杜尔伯特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不满与准噶尔的排挤欺凌与控制,认为:“依附准噶尔,也不是长远之计,不如快点归顺大清。”所以率部众三千七百多户,一万五千余人内附。 乾隆十九年(1754年),达瓦齐亲率兵马直至额尔齐斯河进行征伐,阿睦尔撒纳不敌,陷于绝境,同年秋,为借助清军之力翦除政敌,阿睦尔撒纳最终与杜尔伯特部台吉纳默库、和硕特台吉班珠尔率所部两万余人,归附清廷,封为亲王。这对于一直将多位先祖多年未完成统一西北大业而耿耿于怀的乾隆皇帝来说,不仅削弱了准噶尔部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准噶尔部的各种情况,为出兵准噶尔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