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瓶梅》时代的物价与购买力

 殘荷聽雨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从《金瓶梅》的记载看,西门府上平素动辄是七碟八碗,妻妾服饰也是四季服装绸缎布锦一应俱全,亲友来往都有银钱礼物,家中请客均叫歌伎小优,西门庆包占妓女更是不惜每月花费五十两银子,可真算是花销无算、“幸福”无边了。更别提宴请客宾,官员们凑的份子都是象征性的“湿湿水”,更多还是吃西门庆这个“大户”,比如第四十九回,宴请蔡御史、宋巡按的酒席“费勾千两金银”;第六十五回,西门庆宴请黄太尉那一场,有御史、巡按、统制、制置、守御、都监、团练等上千人,比上次排场更大,花费更当在千两白银以上。

那么,金瓶梅时代为何以银子结算居多?晚明时期真实的物价水平怎样?那时银子的购买力如何?西门庆的这些花费占到他收入里面的多少比例?

明代的币制和商业

《金瓶梅》是“以宋写明”之作,要了解明代的物价,首先要知道当时使用什么货币。

在历史上,我国两宋时是铜铁钱兼用,也用金银,更是由官方发行了纸币“交子”、“会子”。这是货币史上的划时代之举,纸币解决了货币的轻便易带、标准统一问题。此前唐朝有“飞钱”,但那是汇票性质,而非用于流通的货币。元朝统治后,禁用铜钱,大量发行纸币,由于通货膨胀造成大量贬值,《元史·赵孟頫传》记载“今二十余年间,轻重相去至数十倍”,物价飞涨至几十倍,百姓因此对纸钞极不信任。

明初时,仿元朝做法,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发行了大明宝钞,面额最大一贯,中间有图为钱贯,十串为一贯,其他面值有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共六种。每贯等于钱一千文,合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洪武时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违者罪之。不久又设立宝泉局开始铸钱,实行钱钞并用,以纸币为主,铜钱为辅,一个铜钱为一文。“百文以上用钞,百文以下用钱”(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有异于前朝的是,明朝两百多年钞票的名称和币值一直保持统一,即使后来通货膨胀也没有发行大钞。永乐帝即位后,户部尚书请求更改宝钞年号为“永乐”,永乐帝也没同意,此后明朝的钞票始终用的都是“洪武”年号。

到明朝中后期,通货膨胀导致宝钞贬值,纸币信誉急遽下降。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洪武初欲行钞法,至禁民间行使金银以奸恶论,而卒不能行。及乎后代,银日盛而钞日微,势不两行,灼然易见。”正统元年后,银禁渐开;景泰三年,京官年俸准价折银;正德以后,官吏的俸给,十分之九给白银,十分之一用铜钱。嘉靖以后,交易中各种的铜钱都与银价联系,大数用银,小数用钱,实际上是银钱两本位制。到后来,万历九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所有租税都用白银折纳,在货币上实际推行了银本位制。

由于经历过元末疯狂的通货膨胀,所以明太祖十分重视稳定物价,“洪武初,命在京兵马指挥领市司,每三日一校勘街市度量权衡,稽牙侩物价;在外,城门兵马,亦领市司。”(《明史·食货志五》)虽然明代社会仍是以农业为主,对商业是实行既不限制也不鼓励的政策,但重开大运河、允许漕运船夫携物交易、改实物纳税为以银纳税等措施还是为商业流通创造了条件。《明史·食货志五》中记载“凡商税,三十税而取一,过者以违命论”,也就是说税率只有3.3%,比之田赋的“税十取一”优惠多了。政府对商业的“无为”而治,使其得以喘息的机会。所以,“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李鼎《李长卿集》卷十九),商人的辛勤劳作,丰富了市场,才有了西门庆的锦衣玉食。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御史朱式昌奏本提出对江南的苏州、常州、松江、镇江、杭州、嘉兴、湖州的店铺和商品都不征税,嘉靖皇帝竟然准奏了。这也是晚明苏杭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见《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

我们知道,明太祖多次禁令民间开采银矿,他认为“银场之弊,利于官者少,损于民者多,不可开”。有提议开采陕西银矿者,太祖斥之曰“言利之臣,皆戕民之贼也”,还把提议开矿的临淄丞给罢黜了。永乐帝后,才开采了少量官办银矿,但屡开屡停,有官宦借开矿之名横征暴敛,看中富户的豪宅田产,就说下面有银矿,强令搬迁,因此闹出多起人命案来。成化年间,湖广开矿采金,在武陵等十二个县中开了二十一个金场,投入五十五万民夫,只得到三十五两黄金,可算是劳民伤财。隆庆朝时,河南巡按姚思仁曾上书力陈开矿八弊,被后世认为是点出了“明亡之先兆”。中国本来就矿脉不丰,也不乏由于当时技术手段有限,所以中国当时的白银产量是无法支持其作为支付工具之用的。

那么,《金瓶梅》中的人物基本上使用银子,明朝中后期哪儿来这么多白银呢?

明太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海上贸易,永乐帝时虽然郑和多次下西洋,所涉多为东南亚国家,而东南亚经济较为落后,并没有与欧洲发生接触产生贸易。

明代经济真正发展起来是在中叶以后,这从当时瓷器、家具、丝绸、书籍的精致制造工艺和在民间的大量普及使用就可略见端倪。目前流传下来的瓷器、铜器、木器、漆器多是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后的。正统、景泰时开启银禁,隆庆时部分开禁海上贸易,对内生产得到了发展,对外商品出口也大大增加,同时进一步刺激生产。那时的大宗出口以丝绸、瓷器、水银以及茶叶为主,明代中国垄断着世界市场上的瓷器,换取了大量白银。

美洲白银流入的意义

中国虽然早就有用银作支付工具的历史,但真正的白银货币化,还是在明代正统年间放松银禁开始。而白银在中国成为货币,使得中国产品在世界的流通有了统一的交易工具,对提高明代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福建广东一带,由于对外贸易频繁,万历年间已完全使用白银。中国素来白银产量有限,产量最大时是北宋,南宋后矿藏多已枯竭。南宋后白银大都靠外国输入,而明时的白银多是从美洲和欧洲途经马尼拉流入中国的。

1492年(弘治年间),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发现了美洲大陆,从而开启了银矿的开发。1545年和1548年在秘鲁的波托西和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先后发现银矿,随后美洲白银开始流遍世界。西班牙人于公元1570年侵入吕宋岛,后又占领马尼拉,而当时菲律宾的华侨多是依靠同中国的贸易。因此西班牙银元便流入中国。因为白银在日本的购买力低于中国,所以也有大量日本白银流入中国。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部分开禁海上贸易。最早直接到中国做买卖的是葡萄牙人,当时称为佛郎机人。他们在正德年间就来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带来大量白银或银币。葡萄牙被西班牙统治之后,更大的银元供应者是西班牙,德国学者弗兰克甚至认为,没有中国对白银的需求,就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当时中国人对白银的殷切需求给西班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曾引述塞巴斯蒂安·芒里克的话说:“中国人不惜下地狱寻找新的商品,以便换取他们渴求的里亚尔(银币单位)。他们甚至用结结巴巴的西班牙语说,plata sa sangre(意为白银是血)。”

1621年一位葡萄牙商人在一篇关于白银的文章说,它“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从1600年到1800年这两百年间,中国获得了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引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弗兰克说:“全球市场的轮子是用白银的世界性流动来润滑的,欧洲人在美洲发现了银矿后才能够加入到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中。这整个贸易活动只是由于有了共同接受的货币形式的套利转换才能展开。”

当时欧洲靠白银来换取亚洲或中国商品的模式,引发了弗兰克的深入思考,从而使他彻底清算了现代社会理论和世界历史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神话。他提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为什么欧洲需要亚洲的商品,却不能用自己的商品同亚洲交换而必须剥削美洲的贵金属?为什么亚洲可以向欧洲出口商品,却要求用贵金属支付而不进口欧洲的商品?161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全部出口中,货物只占6%,贵金属则占94%;从1660年到1720年的60年间,贵金属占东印度公司对亚洲出口总值的87%。这并不是因为它不愿向亚洲出口商品,而实际上是因为欧洲并没有更多的可供出口亚洲的商品,换言之,当时欧洲只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次要和边缘的部分。他说,这是否意味着在这数百年间亚洲乃至中国一直处于执世界经济之牛耳的地位?从16世纪到18世纪,世界一直是亚洲时代,确切地说,中国和印度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

1640年,葡萄牙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后,这一时期,葡萄牙商人不再与西属马尼拉做生意,商船减少了一半还多,减少了白银的运输;另一方面,在1630年到1640年,美洲银矿的大肆开发导致银价已到谷底,此后开始趋于上升,市场上白银供应量衰退。这一时间恰恰是明朝灭亡前后。虽说明朝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亡于李自成、张献忠等的农民起义,尔后又被满清趁机侵入而征服,但白银短缺在其中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阿特韦尔总结说:“明朝的垮台一部分是因为它没有继续运转的资金。”(见《白银资本》)

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军力和政府开支,与明朝后期财政的巨大亏空有关,而当时世界性的白银紧缺加上国际贸易锐减,又造成白银的流入大大减少;还有,就是很多银子被商人和贪官窖藏了,金德尔伯在《消费者和囤积者》中说得很有意思:“从西方挖出钱来,仅仅是为了再埋在东方。”仅正德五年时,太监刘瑾被抄家就查出藏有黄金一千二百五十万七千八百两,白银两亿五千九百五十八万三千八百两(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三),而当时国库(太仓)每年的入银只有二百万两。所以,《亚洲华尔街日报》2001年曾把太监刘瑾列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尽管史家都认为崇祯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但多方原因因素再加上国际贸易因素,使他已无力改变局面。

这一说法多少令我们对当时世界的景象有了另外一种视角。全球白银的多寡甚至决定了明代中国的最终命运,这也是以往中国史学家所忽略的视角。

白银购买力的国际比较

中国当时的物价曾让到中国旅行的欧洲人非常兴奋,欧洲旅行家卡勒里记载,1695年一块薄薄的银洋“可以买到足够吃六个月的世界上最好的面包”,他雇佣一名中国厨子,每月只需一块银洋;他另出一两银子,又雇佣了一名贴身仆人,此人随他到北京,四块银洋就够安家。另一位传教士拉斯戈台斯神父在1626年的记载既有新奇又有抱怨:“中国一切商品的价格定得很合适,人们很少付高价买什么东西。只有欧洲人因为相信卖主诚实无欺而受骗上当,因为中国人经常把用平价买来的东西加价卖给他们。”(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

那么,中国与欧洲同期的白银购买力对比会怎样呢?

明朝之前,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物价较难比较,因为中国历代的货币不统一,而且币值变动太大。自中国正式用银后,便可以方便地比较了。意大利神父利玛窦在其《中国札记》中说“作为中国人食谱上主要食品的大米产量远比欧洲富裕得多”,譬如英国不产米,大米是奢侈品,而小麦产量很大,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两相比较物价,用小麦最有说服力。14世纪后半中国小麦的价格大致相当于米价的八成,每公石约值十三四公分白银,英国在同时期是每公石约值三十四公分白银(一石值1.0737公石,一两值37.3公分),我们由此可以看出:14世纪后半白银在中国的购买力要比英国高一倍以上。(见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而对读书人来讲,书价最为敏感。嘉靖年间,日本人来中国买书,一部《鹤林玉露》四册,费银二钱,每册仅五分;《文献通考》是一部三百四十八卷的巨著,卖价只有九钱。而欧洲印刷术应用较晚,同时期的意大利,一册书籍通常要卖到合白银十三两到二十六两。1447年,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教授的月薪折合白银五两四钱,三个月收入才够买一本书;而中国与之相埒的国子监五经博士月俸折银为四两二钱,收入与前者相差不大,但每月能买《鹤林玉露》那样的书八十四册。在意大利一般教授和律师家藏书只有三十到五十册,而中国元明两代稍有成就的学者家中都有几千卷到数万卷的藏书,如明代学者胡应麟家有藏书四万余卷,杨维桢家藏书数万卷,毛晋的藏书量更是高达八万四千册。(见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这实际上也证明了明中叶之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明代的物价和购买力

学者们认为,白银的盛行,不但刺激了中国经济,也对当时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脱离了纸币的控制,实际上是脱离了当时统治者的控制,使得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更加不受当局的束缚。嘉靖后长篇小说的纷纷涌现,与士人的自由度和市场需求旺盛是有极大关系的。

我们从《金瓶梅》可以看到,当时百姓的整体识字率较高,潘金莲识字,妓女郑爱月识字,连韩道国、王六儿的女儿韩爱姐也识字。她们既家世普通、又是女子,可以想见一般男子的识字率会更高一些。当时的文化生活也较丰富,西门庆、花子虚等人经常请当地的“流行歌星”到家演唱,这是衣食无忧达到小康后才会有的景象。

明代的白银以锭为主,就是俗称的元宝,大元宝是五十两一锭,普通小元宝是五两一锭。白银性软,使用时,拿钢剪或凿子凿下一块,用戥子来秤。如《金瓶梅》第十四回中,李瓶儿往西门庆家转移财产,开出箱子,“搬出六十锭大元宝,共计三千两,教西门庆收取寻人情,上下使用”,这里就是五十两一锭的大元宝。第七十一回中,何千户要买夏提刑的住宅,所费一千二百两银子用二十四锭大元宝来付,也是这种五十两的元宝。

但实际上,银子的成色并不都相同。比如第一回中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大家兑钱请客,交来的三分、五分散碎银子中,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黄的,说明成色很差。

《金瓶梅》的武松打虎一节,知县给的赏钱是五十两银子,而在《水浒传》的相关章节中,武松得到的赏钱是一千贯。且不说一千贯钞票值多少银子,从币制上就能印证出二者写作年代的不同,实际上与专家的考证暗合,即《水浒传》是元末明初,而《金瓶梅》全用白银,明显是明朝中后期。

我们看看当时的银价、米价。因为大米从明代到现代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虽然时代不同、技术不同、产量不同,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没有改变,最能反映每一时代的物价指数,而米价的变动也最能影响其他产品的价格。

明洪武年间,以宝钞一贯折米一石,到永乐元年(1403年)改为十贯折米一石,洪熙元年(1425年)加为二十五贯一石米,五十年间米价涨了二十五倍。

而洪武九年钞一贯或银一两折米一石,到三十年白银一两可折米四石;钞票却要二贯五百文折米一石。到宣德八年(1433年),民间已不用钞,专用金银,白银一两值钞百贯,等于洪武九年的一百倍。英宗即位后(1436年),取消用银禁令,宝钞的购买力更是逐年下跌,到景泰三年(1452年),五百贯钞仅值银一两。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五千贯钞折银一两,宝钞实际上已没有任何意义。

邓之诚《骨董琐记》卷一《银价米价》条中载:“明时京师钱价,纹银一两率易黄钱六百,崇祯末,贵至二千四百。顺治新钱初行时,以七文作一分,一千文作纹银一两四钱,后不能行,改为一厘,渐减至每百五分。当时苏州钱价,一千文可直银二钱,或一钱六七分,银成色低,只直五成耳。米每石千三四百文,麦七八十文,豆百文,成为其昂。天启四年,因催粮,米价始腾至每石一两二钱。万历乙丑,吴中大饥,斗米一钱六分,当时传为异事。”

历朝各地米价记述较多,需要综合分析。这是从各种资料中采集的明代米价表:

明代米价表

年号   每公石价格(单位:银两)

洪武(公元1368-1398年) 0.461

建文(公元1399-1402年) -

永乐(公元1403-1424年) 0.285

洪熙(公元1425年)    -

宣德(公元1426-1435年) 0.291

正统(公元1436-1449年) 0.254

景泰(公元1450-1457年) 0.413

天顺(公元1457-1464年) 0.256

成化(公元1465-1487年) 0.441

弘治(公元1488-1505年) 0.518

正德(公元1506-1521年) 0.475

嘉靖(公元1522-1566年) 0.584

隆庆(公元1567-1572年) 0.591

万历(公元1573-1620年) 0.638

泰昌(公元1620年)    0.638

天启(公元1621-1627年) 0.927

崇祯(公元1628-1644年) 1.159

(资料来源: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一石等于1.0737公石;一公石以156市斤计。

按这个米价,当时的一两白银折合现在多少元人民币呢?我们有几种比较方式,一种是以现在国际市场上的金银价格来衡量,再一种是以米价折算一两白银的购买力。

第一种算法,2010年4月国际市场的黄金报价是1145美元/盎司(250元人民币/克),白银报价是18美元/盎司(4元人民币/克),而明代的每两相当于1.3盎司,按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计算,一两白银只相当于人民币163.8元。由于现在的货币是金本位制,黄金的地位很高,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过后,金价上升较快;而白银已退出货币地位,加之实行工业化开采,成本很低,且主要用于工业和装饰,所以这个价格显然不能代表白银在当时的购买力。

第二种算法,我们以《金瓶梅》的写作时代——隆庆朝和万历朝为准,不考虑丰收和歉收时米价涨跌的因素(二者相差很大),而取其米价的平均数,按一公石米用银0.6两计算。现在的米价按2010年4月份的行情,每公斤3.50~4.00元,取中间数每市斤1.9元。而一公石以156市斤计,一两白银能购买260市斤大米,则折合人民币494元。那么就是说,隆庆、万历年间,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500元左右。那么,一钱银子就相当50元人民币,一分银子相当于5元人民币。

知道了这个比率,我们就能了解当时的物价水平和银子的购买力了。热结十兄弟时,西门庆称出四两银子,“买了一口猪、一口羊、五六坛金华酒和香烛纸扎、鸡鸭案酒之物”,摆下两大桌宴席,花掉2000元钱。王婆为西门庆和潘金莲拉纤,挣得十两银子,相当于5000块钱。

西门庆聘请温秀才作秘书,每月工资是三两银子,相当于1500块钱,算是温饱水平吧。平时赏赐往来小厮都是二钱银子,相当于100块钱,放现在也够大方的。潘姥姥乘轿子来看潘金莲,轿子钱是六分银子,合30元。

如孟玉楼的原夫家杨姑姑去世,西门庆花了五两银子做棺材本,合2000块钱;而李瓶儿去世,西门庆买来了桃花洞棺材板,原价三百七十两银子,后三百二十两银子搞定,则折合160000元,价格相当于现在一部中级轿车了,说明西门庆真舍得下本钱。

在住房上

潘金莲、武大郎住宅:上下两层四间,两个小小院落,典金十数两。典是典当,是在一定期限内有使用权,不具备产权,这对买不起房子的人家非常实用,只相当于5000多元。

花子虚、李瓶儿住宅:这是花子虚在官司输过之后在狮子街灯市买的,门面四间,到底三层,临街是楼;仪门内,两旁厢房,三间客坐,一间稍间;过道穿进去,第三层,三间卧房,一间厨房,这是闹市区很像样的房子,价值二百五十两银子,相当于125000元。

常峙节住宅:两间两层,一间门面,一间客坐,一间床房,一间厨灶,要三十五两银子,合17500元。

王六儿住宅:门面两间,到底四层,一层做客位,一层供养佛像祖先,一层做住房,一层做厨房,这是西门庆为王六儿“献身”付出的代价,共花一百二十两银子,合6万元。

夏提刑住宅:门面七间,到底五层,仪门进去大厅,两边厢房鹿角顶,后边住房、华亭,卖价是一千二百两银子。这与西门庆扩建前的院落相仿,堪称豪宅了,价格是60万元。何太监真是有钱,一把手付清,根本就不用分期付款。

还有旧时特有的人口买卖,西门庆为王六儿买了使唤丫头,只花四两银子,合2000块钱;而西门庆死后,吴月娘发卖春梅要十六两银子,合8000块钱;而王婆转卖潘金莲,要价是一百两银子,后来陈敬济娶了妓女冯金宝,也花了一百两银子,值5万块钱,正与潘金莲身价相当,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讽刺。

我把与《金瓶梅》写作时间相若的《醒世姻缘传》中的物价(用银计算的)也列出来,供对照和参考:

棉花每斤一钱六分

青布夹袄每件四钱五分

潮蓝布每件三钱二分

绿梭布每匹四钱五分

平机白布每匹四钱八分

儿童学费(官家)每月一钱

儿童学费(中等)每月五分

小米每担五六钱

肉每斤一钱五分

好马每匹八十三两三三钱

走骡每匹五十两

中等房子每月三两

地每亩二两

大松梁每根五六两

花红毛边纸每刀六两

谷每石五钱至八钱

粮每石五钱至一两八钱

教私塾(几个学生)每月一两

一家三口生活每月一两

细色稻米每石一两

房子一栋四十五两

赁三间小房连家具每月一两

旱磨每盘八钱

草驴子每头一两二钱

白麦每石九钱

绢罗每面五分

橄榄每斤一钱二分

松木棺材每具三两二钱

(资料来源: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与现在对比起来,明代的物价不算便宜,但一般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还是不差的。由此也可以推断出当时的生产力和市场发展水平是不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