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帽子上的“两粒扣”,有什么作用?看完就知道有多高明了

 zzbjackie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在很多影视作品当中,对于塑造抗日战士形象方面不够严谨,在现实的历史当中,抗日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条件都是非常艰苦的,战士们“小米加步枪”,历时多年,才终于打赢了这一场艰难的战争。

虽说国共联合抗日,可八路军和新四军在着装上还是没有办法和国民党部队相比,不过我们也更加讲究“实用性”,特别是帽子上两颗排列整齐的纽扣,其实是非常高明的安排。

文章图片1

一个真实的帽徽

帽徽,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其实有很大的关系,军装在战争当中,本就是一件“粗中有细”的事情。

而军帽的设计历史,就由来已久了。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很快就进入了军阀混战分割天下的状态,全国混战的局面也进一步恶化,争夺地盘,也成为了各路军阀的首要任务。

不过那会,各路官兵所穿着的军服也和清末时期相同。

文章图片2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军装所蕴含的含义有很多,比如赫赫有名的“中山装”,四个兜代表着“礼义廉耻”,而门襟五粒纽扣更是代表着“立法,司法,行政,考试,检察”。

可在后来,由于物资匮乏,在设计服装的时候通常考虑不到那么多的要素,只能考虑制作成本和实用性,毕竟,给广大战士们使用的东西,最好是“少而精”。

北伐战争之后,南京方面的部队就开始换发了新式军服,新式军服也就同样配套了新式军帽。

那会的军帽,总体而言还是“直筒式帽墙设计”,两粒纽扣,在那会其实就已经出现了。

文章图片3

当时的两粒纽扣出现在帽围的两边,平时帽围在帽顶,设计者就已经考虑到了冬天的情况,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帽围处可以放置下来,一直延伸到颈部。

这种帽子的设计,很大可能是参考了其他国家军队的帽子。

以前德军的山地帽也有两个扣子,这两个扣子解开折叠下来,可以防寒或者护耳,就算在不解开扣子的情况下,也能直接拉下来,而扣子本身就具有美观的属性。

可在头型上,亚洲人和西方人本身就有着区别,必然要考虑到实际作用。

文章图片4

椭圆形的军帽在亚洲就变成了圆形的,在帽子的整体制作细节上也有所删减,单从美观度来说,和德军的军帽来比还是有所差距。

当然,这也和当时的生产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有了红军之后,红军战士们多佩戴着非常经典的八角帽,而在那段时期,各方的帽子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桂系、粤系部队通常戴着老式的大檐帽,而南京方面的嫡系部队则佩戴着非常经典的新式军帽。

从1937年7月7日开始,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全面抗战就开始了,由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成为了双方的共同目标,因此,早在西安事变以后,国共走向了联合抗日。

文章图片5

8月22日,红军主力部队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而那些在南方8省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的军队,被改编为“新四军”。

而在这段历史之下,红军也被纳入了国民革命军的序列当中,部队的编制、机构设置和服装都要基本和国民党军队相同。

在当时的一些历史照片中,也印证了这种情况。

而在近些年来,比如《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影视剧大热,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但是,这两部电视剧当中都在八路军、新四军的军帽帽徽上出现了错误,少了国军的军徽,这也是“美中不足”的一点。

不过,这些军帽道具还是基本还原了史实:两粒扣都有了妥善保留。

这两粒扣出现在帽徽上,绝非是“好看”,在当时的背景下,考虑最多的,必然是实用性。

文章图片6

在艰难的战争时期,战士们身上的每一件物品都绝不可能是只起到修饰作用的,它们必然都有着实际意义。

在同时期,日寇那种“屁帘”戴在头上虽然非常难看,也同样有着很大的设计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通风、防晒,还能够防止蚊虫。

而八路军军帽上缝制的两粒纽扣,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也有人曾说过:“两粒扣顺下来看,有点像是阿拉伯数字'8’,无意间也迎合了我军的番号。”

其实,这样的说法只是从外观来看的而已,并不是当时所设计的初衷。

文章图片7

两粒扣的真实作用

军帽也算是一件消耗物品,在战争的过程中,任何资源都显得无比匮乏。

战士们长年在外行军打仗,经常会“埋伏”,也经常会躲避攻击,那么帽头的部位就总能会贴到地面,这就让帽子很容易出现“窟窿”。

文章图片8

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就得考虑到这些问题,在资源紧张匮乏的时候,必须要想着如何节约成本。

特别是我军,从工农红军开始一直到解放战争的前中期,都属于贫弱的状态。

帽子要是去设计冬天和夏天两套,那么在生产的时候就得是当时情况的两倍之多,而生产一种通用的样式,那么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也都能够使用,哪位战士的帽子丢掉了或是实在出现了磨损的情况,那么只需要再补上一顶就可以了。

制作军帽的粗布是面料,根据地的生产工艺也很难满足部队的需要。

文章图片9

在日寇最为猖狂的时候,他们也是“以战养战”,大量的棉花被侵略者所掠夺,而老百姓门也同样需要棉花,关键是当时所生产的纺织品数量远远无法达到八路军的实际需要,甚至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别说稍微精细一些的军帽,很多部队连基本御寒的衣物都是匮乏的,很多连队棉衣都不够穿,只有哨兵在站岗的时候才能穿上棉衣。

那么,军帽作为八路军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装具,很多士兵在进入部队的时候,只能发到一顶军帽和一个臂章,自然还是得考虑到成本问题。

仔细观察军帽,其实能够发现军帽上有两个像耳罩一样的布条横在上面,而这两个“耳罩”一样的东西,其实有个非常专业的名字:帽耳。

文章图片10

抗日战争最开始全面爆发的时候,北方的压力很大,而北方的气候本身就是冬天异常寒冷,军队在很多任务执行的时候通常是在夜晚,这也是武器装备和作战策略所决定的。

因此,若是耳朵经常暴露在极端严寒的环境中,那么就非常容易被冻伤,甚至有被冻掉的风险。

这个时候,帽耳就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

在面对寒冷天气的时候,战士们便可以将军帽上的这两粒纽扣解开,贴在耳朵上面,则可以起到充分的保暖作用。

文章图片11

通过最初时候的照片能够看出,那会的帽耳其实也比较单薄,只能适用于一般的严寒天气。

到了后来,部队逐渐有了在东北地区的作战任务,那么单薄的帽耳也就不能很好完成使命了,从那以后,帽耳也有了一些改良。

而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十分炎热,若在蚊虫较少的环境中,只需要将帽耳收回到纽扣之下,也同样显得非常干练。

那么,这两粒纽扣最大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经得起磨损;其二是能够防寒。

按照历史年代来看,那会部队行军打仗都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时候,八路军的基本吃穿都遇到了问题,更不会对帽子有着过多的要求。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帽耳其实也同样具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文章图片12

我军在抗日战场上通常以山地游击战居多,战士们也需要面临一些困难的自然环境。

山上的小虫子有很多,很多时候更需要隐蔽。

若有的时候让耳朵里钻进了虫子,那么可能一个不经意间的动作就会暴露出目标,对整个战局形成了不利因素。

有了帽耳的遮挡,那么小虫子就不容易进入到耳朵当中,平时帽耳也能够收回到纽扣之中,非常实用。

此外,帽耳还有一个作用:保护听觉。

战场上通常是炮火连天的,如果面临到了轰炸,那么战士们就可以将帽耳放下来,这样能够防止耳朵被炮火的声音震住。

文章图片13

而且,被弹片割伤了面部也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特别是耳朵,本身就非常柔弱,若是没有任何掩护,耳朵被割伤的概率更高。

虽然帽耳只是两片布条,依旧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的作用。

随着解放战争逐渐接近了尾声,人民军队自己的制式军服也逐渐开始走向了设计之路,也同样借鉴了很多过去的实用性经验。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关于军帽和军服也在不断改良,比如后来的“55式军服”、“65式军服”等,都是关于军帽的全新思考。

过去的帽子虽然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新形势,不过它所承载的,依旧是一代国人的战斗情怀,也深深印在了大家的心目当中。

当下的中国也更加繁荣昌盛,中国军队也有了更加先进和完善的装备,不会再受到其他国家的欺负,新式军帽的种类也非常多,有注重礼节性的,也有偏重于不同作战条件下的,两粒扣,已然成为了历史。

文章图片14

参考

张加龙. 还八路军、新四军一个真实的帽徽[J]. 文史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