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厉害吧,但在明代太监中他只能排老三。明代第一个真正专权的太监是明英宗时期的王振,然后是刘瑾,再之后才是魏忠贤呢。 当年明月评价王振道:一个人犯一次错误不难,难的是从头到尾都犯错误,类似王振如此愚蠢而不自知的人,实在是天下少有。对于这位司礼监先生,我已经无话可说,抛开他的恶行,单单他的愚蠢和无知,就足以让他遗臭万年,为万人唾骂。 俗话说“效力不如投缘”,人和人要是对眼了,也是没谁了。英宗就是喜欢王振,即便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英宗做了俘虏,复位后还不忘了给死在土木堡的王振“招魂”, 下诏为其正名。英宗啊,对不起这个“英”字,糊涂是真,只有停止“殉葬制度”英了一次。 五百年的时间里,智化寺几度兴废。上个世纪初,寺院残破,有人惦记上寺内的古树、家具乃至国宝级的藻井,鼓动寺僧盗卖寺内文物。两方国宝级藻井就是在那个时候流失海外,现在在美国费城艺术馆和纳尔逊博物馆。 现在,智化寺作为博物馆开放。正殿的壁画、藏殿的转轮藏和藻井、如来殿的佛像和近万个小佛龛,以及每天在正殿演奏的有“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之称的京音乐,一个都别错过。 ![]() 智化寺在禄米仓胡同,建成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 ![]() 智化寺曾经是明代英宗时期最专权的太监王振的家庙。《明史》上有记载“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可见当时寺院的规模和奢华。 ![]() 宦官王振,深得英宗宠幸,使其无所顾忌的专权,开了明代宦官专权的坏头。在“土木堡之变”中死于乱军中,也算罪有应得。 ![]() 现在的智化寺只剩中路建筑,四进院落,现在只开放到第三进如来殿。 ![]() 智化殿是寺院的正殿,左右有东西配殿。西配殿为藏殿,里面还有明代转轮藏。东配殿办一些现代展览。 ![]() 智化寺用了黑色琉璃瓦。黑色琉璃瓦是明代高等级寺院才能用的。 ![]() 正殿智化殿内景。这三尊佛像不是此殿原物,是从如来殿后的大悲堂移来的。这个殿内的三尊佛像现在在大觉寺。 这个大殿还是京音乐的演奏现场。 ![]() 每天固定时间有京音乐演出。他们不是寺院僧人,都是京音乐的传承人。京音乐是从明代宫廷里传出来的,在智化寺演奏了五百年,现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最可惜的就是这个大“窟窿”,智化寺国宝级藻井啊,上世纪初流失海外。 ![]() 在佛像后身的抱厦中有一幅身世成谜的壁画。没有人说得清它是不是寺内原物,或者在什么时间从哪里移过来的。反正,现在它就在这。 仔细看,和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朝元图”的画风都相似。 ![]() 这个抱厦内还有从其他地方移过来的佛像,组成一个小佛堂。 ![]() 这个非常精美的转轮藏是明代原物,也是北京地区仅存的明代转轮藏。 ![]() 转轮藏八角形,每个角有角柱,雕刻精美图案。每个面都有很多小佛龛,雕刻精美鎏金小佛像。 ![]() 转轮藏,就是“书架”啊!每个小佛龛就是一个小抽屉,里面放经卷的。 ![]() 转轮藏上面雕刻精美的大鹏鸟和龙女、花卉等。 ![]() 藏殿里有一方智化寺仅存的藻井。 ![]() 转轮藏和藻井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合体,一尊佛像仿佛端坐在百花丛中。 ![]() 第三进院落中有现存的寺院内最高的建筑,一个两层异名的建筑,上层为万佛阁,下层为如来殿。智化寺流失另一方藻井就是二层万佛阁的。 ![]() 建筑内遍布的佛龛,据说小佛像有九千余尊,所以这个建筑也叫万佛阁。 ![]() 殿内也还有藏经橱。 ![]() 一进门就可以看见这三尊大佛像。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大梵天、帝释天作为胁侍。 ![]() 穿过鎏金的释迦像,可以看到其后面墙上都是小佛龛。 ![]() 两尊胁侍衣饰用细腻工笔手法,沥粉贴金,绘有龙、凤、狮子、麒麟等吉祥动物纹饰。 ![]() 穿过造像,看到的还是满墙的小佛龛,鎏金小佛像熠熠生辉啊! ![]() 侧壁略大的佛龛。每龛内都有鎏金小佛像。 ![]() 满墙的小佛龛和内檐的雕花,华丽之极。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北京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