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坤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名乾清宫。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 坤宁宫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坤宁”为坤地宁定之意。 ![]() 坤宁宫 从乾清宫再往北行经交泰殿便可到达坤宁宫。中路内廷“后三宫”的最后一站——坤宁宫,人们一定不会陌生。明朝时,坤宁宫是皇后的居所,清朝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场所,东暖阁改为皇帝新婚的洞房,规定凡是在未成年就即位的皇帝,在结婚时要与皇后在此度过3天——康熙、同治、光绪三位不满18岁的少年皇帝无一例外。坤宁宫是帝后大婚的喜房。在坤宁宫成婚的皇帝与皇后,竟然都没能拥有圆满的婚姻。这里的龙凤喜床、双喜宫灯、色彩鲜艳的 “百子帐”和“百子被”似乎在讲述着皇后大相径庭却殊途同归的命运:康熙皇后赫舍里氏备受宠爱却英年早逝;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满怀悲愤吞金自尽;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揽尽权力却无缘爱情。 ![]() 坤宁宫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时,崇祯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是在坤宁宫自缢身亡的。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先是命人将太子和诸位皇子送出紫禁城外。执剑逼迫后妃子嗣自尽以免成为囚徒受辱。他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周皇后在坤宁宫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领命后回到自己的居所翊坤宫悬梁自尽,不料绳子断裂,袁贵妃跌落地上昏厥,不久醒来。崇祯帝一狠心,用剑对其乱刺,认定她必死无疑后离去。没想到袁氏命大,伤在肩部,并没有危及生命。她被入关后的清廷择府赡养,但日日悲伤,不久就死去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出禁城自缢前提着剑直奔长平公主的住处宁寿宫。拿着剑指着她,双手止不住地颤抖。年轻的长平公主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父皇,您要杀我吗?您为什么要杀我。”崇祯掩面说道:“汝何故生我家!”随后,“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崇祯以为长平公主已经死了,又跑到昭仁殿,杀了年仅6岁的昭仁公主。朱由检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懿安张皇后自尽。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了紫禁城,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崇祯皇帝朱由检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吊在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下自缢而死,终年34岁。随后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崇祯皇帝临死前在他的皇袍衣襟上写下了遗言:“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没想到明朝灭亡得这样快,所以生前没有为自己建造陵墓,崇祯皇帝死后葬于十三陵思陵。 清朝真正在坤宁宫里住过的皇后并不多,只有几位皇后曾在这里住过,即顺治帝废后孝惠章皇后,康熙帝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等。清顺治十二年坤宁宫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 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的洞房,清朝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的大婚都是在坤宁宫东暖阁举办的。大婚后帝后只在坤宁宫洞房住三天,然后皇帝回乾清宫或养心殿,皇后到东西六宫择殿居住,如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生前住在长春宫,嘉庆帝孝淑睿皇后生前住在毓庆宫,道光帝孝全成皇后、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光绪帝孝定景皇后住在钟粹宫等。 ![]() 坤宁门 坤宁门为坤宁宫后台阶下正中面北之门,北通御花园。坤宁门是内廷的后门,向北开,面阔3间,单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明间设门,中一间安装宫门两扇。清代选“秀女”时,秀女们在此门候选。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北京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