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两个老子”(朱元璋的开国与失国)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国学100秒》陪伴您第124天

经常读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废除了宰相。这样,他就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有人说,这纯属个体户思维,大小上下一把抓。

朱元璋可能是历史上出身最贫贱的皇帝,当过乞丐,做过和尚。不过,能开创一代王朝也说明了他超常的能力,当然也有常人不曾遇到的大机遇和不曾经历的腥风血雨。

这种经历造就了朱元璋能力超强又猜忌多疑的性格,面对狡兔死,走狗烹不烹的局面,他选择了最极端的做法,不仅要狠狠地,顺带还废除了宰相,连“狗窝”都拆了,当然也把自己推上了治国理政的最前线。

不仅如此,对自身能力的过分自恃,让朱元璋做了很多在后人看来是荒唐的举动。

为了显示无所不能为、无所不可为,朱元璋在正式的国家法律之外,又制定了说法律不是法律、说道德不是道德的《大诰》、条例、律令,似乎要把人世间的一切都统管起来,像什么级别的人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住什么房子,农民什么季节播种、什么时间出工,几乎无所不包。

甚至不顾草莽出身,要在文章上和文人、士大夫一争高下。

最令人咂舌的,是吏治的残酷,贪污、受贿60两银子,不仅要杀头,还要剥皮实草,摆在大堂上。

无论怎么说,朱元璋确实是个有能力的皇帝,事必亲躬的做法也有一定成效,但他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他打造的这套制度对于他也许适用,但子孙后代很少有他那样的能力,更少有他那样的勤政。

正是这种疏忽,导致了他孙子建文帝和他儿子燕王朱棣之间的那场无异于改朝换代的战火,也导致了填补宰相空缺的宦官干政,更导致了下层官吏“天高皇帝远”下的为所欲为,正是这后两点葬送了大明江山。

说到这里,想起了前段时间提到的两个老子”——一个是作为帝王师的入世老子,一个是作为个人修炼的出世老子。

实际上,这两个老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入世的一面,体现的是俗世追求。但这种欲求过分强烈,就会陷于利害纠葛,蒙蔽人的心志,降低人的智商。要避免这种弊端,还要保持出世的一面,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朱元璋在打江山时,较好地维持了两面的平衡,可以说“工于料人,最终取得了天下。但胜利却冲昏了他的头脑,让他走向了极端,可以说拙于谋己,一开国便布下了失国的局。

更多《国学100秒》:

《道德经》里的两个老子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了凡四训》和《西游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