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要义(下)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编者按:《<三字经>讲记》是李向东老师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弘德义塾所讲,日前己整理成书,并交付印制。现将部分内容予以分享。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今天接着往下讲。

下面是:“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这几句在讲什么?讲“礼”,也就是所谓“礼经”。其实,“礼”分为“三礼”。

刚才说“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这是指《周官》,也叫《周礼》,是“三礼”的第一礼,也是《十三经注疏》的“正经”。

《周官》这本书,传说是周公作的,《三字经》也这么说。但是,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一些搞学术研究的人,特别是学术上有一个派别,叫古史辨派,他们专门研究古书真伪:古书哪一部分是什么时候形成、来源是什么、怎么演化。他们经过研究以后认为,《周官》这个书不可能是周公作的。因为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周官》写的是一个完整的政府体系,如果周朝创立的时候确实“作”了这么一部书,就说明那个时候周朝已经有这么一套完整的政府体系。但是,为什么发展了四、五百年,这个体系反倒不完整了?《周官》记载的很多内容反倒没有了?也就是说,这个书只能是后人造的,不过托周公的名。什么时候造的?有人说它是“战国阴谋之书”。为什么说是“阴谋之书”?因为造书的人想通过它推动统一。实际上,稍微一翻就知道,《周官》反映的是大一统思想。这种思想只有到战国时期才能出现,再早不可能有。这是《周官》产生的时代背景。

《周官》的内容,就象书名一样,讲各式各样的官职。这些官职分六大系统:天官、地官、春官、秋官、夏官、冬官。但是,在传承过程中《冬官》这一部分丢了,后人就拿《考工记》补进来。

这么讲,大家可能觉着没意思,给大家讲一下我对这个书的感觉。我读《周官》感觉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一本百科全书,什么都有。比方说,它讲做菜——什么菜怎么做,讲了很多方法。其实,研究美食的人应该认真看看这本书,然后照它讲的开发一些纯正的古代宫庭菜——什么酱怎么做、什么肉怎么做、什么汤怎么做,非常讲究!为什么要讲这些?因为它讲厨师——宫廷大厨儿这个职位,连带着也讲跟大厨儿相关的事。大家想一想,如果这样写,那还有什么不能包括进去!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既然这个书是后来造的,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也不是这样。从学术上讲,这个书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很多搞考古的人发现,一些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文物上刻有很多官名,这些官名有的跟《周官》的记载一样。这说明什么?说明造《周官》的人不是凭空造的,有依据,而依据的内容也相当古老。多说了几句,这是讲《周官》。

下面是“大小戴,注礼记。”这是讲大、小戴记,也就是大戴《礼记》、小戴《礼记》,是“三礼”中的第二礼。大戴,就是戴德;小戴,就是戴圣,是叔侄俩。现在《十三经注疏》的《礼记》是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单独成书,独自流传。

其实,《礼记》也是一本杂书,是秦汉以前一些不知名的人讨论“礼”的大杂烩,只要跟“礼”沾点边、有意义都放到一起,最后由戴氏叔侄整理出来。前面讲过《大学》、《中庸》都是收在《礼记》里流传下来。从这一点,也能了解《礼记》内容多么庞杂。这是讲《礼记》。

实际上,“三礼”还有一礼,《三字经》里没有写,就是《仪礼》。为什么?因为这个内容春秋战国就已经看不太懂,离生活太远。

《仪礼》,从名字上就能知道,是讲各种仪式、礼节。比方说:冠礼。在古代,一个人成年了要举行冠礼,一般是二十岁——“二十而冠”嘛!不过也有例外,传说周文王十二岁举行冠礼,主要是为了继承王位。现在很多地方说要恢复冠礼,举行所谓“成人礼”。实际上,不过是做做样子,既没有古代冠礼的形式,也没有那时候的意义。古时候,冠礼程序特别繁琐,不像现在也就宣个誓,“我十八岁了,成人了!”古代举行完冠礼标志着真正成人,可以做成人才能做的事,像娶亲、参加祭祀、继承财产和王位,现在哪有这种意义!《仪礼》的内容还有很多,像婚礼、丧礼、射礼等等,都有各自相应的内容。

当然,《仪礼》这本书,说心里话,我也是勉强看了一遍,因为离生活太远,编《三字经》都不写它,何况是现在!

关于“礼”,我想再讲一点。孔子说过一句话,叫“礼失而求诸野。”因为时代变迁,“礼”失掉了,就要在当下的生活里寻找适合于社会、切合于生活的内容,用这种方式恢复“礼”,不能拿着古书恢复,这样的恢复是白费力气,行不通!

再下面是:“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这是讲《诗经》。

我们上中学都学过《诗经》,什么“风、雅、颂,赋、比、兴”,当时说,这叫“六义”。实际上,“风雅颂”和“赋比兴”指的内容不太一样。“风雅颂”讲什么?先说“风”。“风”是国风,就是把诗按国别分类。古代的《诗》都入乐,能唱出来。我们现在读《诗经》感觉有的不押韵,那是因为语言变迁,最早的《诗》都押韵。语言学家就是根据押韵情况研究古音怎么发声、怎么变迁。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诸侯国流传最广的民歌、小调。从这样的角度看,“国风”更多是自然感情的流露。比方说:《诗经》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讲什么?爱情!古人说,这是讲周文王和太姒的爱情。是不是呢?不好说,但确实是讲爱情。还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流行歌里也唱,就是从《诗经》来的。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等。这是讲“风”。“雅”是什么?古人注释“雅”这个字,解释成“夏”,华夏的“夏”。《说文解字》说,“夏”是“大”的意思。所以雅音就是夏音——大音,也就是正音,就像我们现在说普通话、正语。前面讲《国风》可以拿方言唱,但是“雅”必须用正音唱。《十三经》里有《尔雅》,《尔雅》类似于字典,讲字的读法、意义。这里面“雅”也是这个意思:讲字的正音、正确读法。为什么“雅”要用正音唱?因为内容比较正式、庄重。比方:《小雅》第一篇是《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首诗是用来做什么的?古人宴会的时候要奏乐,这首诗就是宴会用的。正式宴会演奏,当然要用“雅声”。这是讲“雅”。有人可能会说,“曰雅颂,号四诗”,算上前面的“风”和后面的“颂”,这才三个呀,怎么叫“四诗”?雅分大雅、小雅,这样加在一起是四个,所以叫“四诗”。那《颂》是什么呢?刚才大家读《论语》八佾第三:“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两句就属于《颂》。《颂》是庙堂上演奏的音乐,现在却用在季氏、孟氏、叔氏家里,所以孔子说“奚取于三家之堂”,皇家音乐怎么能用在卿大夫家里呢?这是《颂》。

当然,《诗经》的内容太庞杂了,刚才讲的只是一个轮廓,因为时间原因,只能简略介绍一下。

再往下,“诗既亡,春秋作。”《诗》亡了,没有了,《春秋》开始创作。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诗经》收录诗的年代跟《春秋》开始记载的年代基本上是衔接的,《诗》创作的传统没有了,《春秋》的记载就开始了“春秋”是什么?历史!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历史叫《春秋》?实际上,古代对史书有很多种叫法。记不清哪本书里(注:《孟子·离娄)有这么一句话,叫“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各个诸侯国叫法不一样,但都是指史书。中国人是一个特别注重历史的民族,很早就形成一种制度,叫“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就是《尚书》,“事”就是史书,鲁国叫《春秋》,楚国叫《梼杌》,晋国叫《乘》。后来,最有名的是《春秋》,《春秋》也就成了史书的代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夏冬》或者《冬夏》?有人说,远古的时候一年只分两季:春季、秋季,所以用“春秋”表示年份。是不是呢?代表一种说法吧!也可能是把“夏”和“冬”省略掉了。

说《春秋》是史书,但又不仅仅是史书,因为据说孔子修过《春秋》,所以暗含了孔子的褒贬。怎么暗含褒贬呢?举个例子:春秋时代很乱,子弑其父、臣弑其君的事很多。《春秋》写这些事有一些特殊写法。比如:《春秋》里写“赵盾弑其君”。实际上,当时晋国国君不是赵盾杀的,是他没管住手下人,手下人杀的。孔子认为,这事赵盾应该负责,所以写成“赵盾弑其君”。按照正常写法,不这样写。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寓褒贬”于其中!再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的第二霸,在外流亡很长时间,后来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最后成为一方霸主。称霸,就要诸侯会盟,这是必须的仪式。举行会盟,他当然是主盟者。那时候,周天子已经徒有其名。但是,摆设也还是要的,否则太不像话。所以他把周天子召过去。孔子认为,哪里有诸侯召天子的!所以写成“天子狩于河阳”,也就是天子到这个地方去打猎。这就是所谓“作《春秋》,寓褒贬”。

当然,《春秋》有经有传。刚才说的是经,还有三传。也就是《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偏重寓褒贬,《左传》偏重历史。《左传》有很多有名的故事,以前给大家讲过一个夏姬的故事,非常离奇、曲折,如果拍成电影、电视剧,估计不次于好莱坞大片。今天因为时间原因就不讲了。

这是讲“六经”,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古人一直讲,孔子整理“六经”,从那时候开始往下传。后来,因为“六经”的内容离社会现实越来越远,陆续又把《论语》、《大学》、《孝经》、《尔雅》加进来,成为后世的“十三经”。

无论“六经”还是“十三经”,都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精神传承,这种传承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教育!《礼记》有一段话讲这种目的,讲得非常好、十分到位!

这段话在《礼记·经解》篇,是对《六经》教育意义的一个总结。它说:“诗教”能产生什么效果?温柔敦厚。接受《诗经》教育的人会比较宽厚、比较柔和、比较朴实,这是《诗经》教育的作用。那么,“书教”——《尚书》教育的效果呢?疏通知远。就是说,接受《尚书》教育之后,会通晓很多上古之事,了解古代帝王、大臣治理国家的方法。“乐教”的效果呢?广博易良。大家听没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一段时间很多人在说,就是“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这就是“乐教”、音乐教育的效果。这种效果跟“广博易良”类似。当然,这一点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还做了总结。那么,《易经》、《周易》呢?絜静精微。就是能把事物变化中一些细微隐密的事、不容易发现的事看明白,对事物发展过程有非常透彻地了解,也就是察微知著、以静显动。“礼教”呢?恭俭庄敬。我们一直反复讲“礼”,要孩子们知礼,在心里装着别人、惦记别人,这样反复涵养的结果,就是恭俭庄敬。那么,《春秋》呢?这是刚讲的内容,叫属辞比事。学好《春秋》会擅长写文章,懂得褒贬,善于辞令。

这是《礼记·经解》篇的《六经》之教。我曾经看过别人讲这个内容,讲到这儿就不讲了。我当时说,这么讲不对,因为这仅仅是《六经》之教的前一半,还有后一半,《礼记·经解》篇的话还没说完。

比如:《诗》教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什么?其蔽也愚。就是说,《诗》读得太多、走了极端,人会变傻、变成书呆子。《书》教的弊端是什么?诬。什么是“诬”?就是说话不着边际、天马行空。我觉得现在一些知识分子就是这种状态。比方很多人喜欢讲政治,问题是你接触过实际政治吗?还是大学里读的政治学专业?这些都不是,只是看了几本书,知道一些空洞的名词,了解一些忽忽悠悠、漂在天上、不接地气的抽象理论,就以为“真理”在握,能把天下治理好,这就是“《书》之失,诬”。下面是《乐》教,《乐》教的弊端是奢——奢华的“奢”,太讲排场,这个不用多说。《易》教的弊端是什么?《易》之失,贼。学习传统文化,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曾经有这样的人,号称研究《周易》,正吃着饭呢,就来一句:给你起一卦吧!《周易》是这样研究、这样对待吗?当然,他有他的目的,更多是想利用《周易》谋利。这就是“《易》之失,贼”。那么,《礼》就不用说了,看看《仪礼》就知道了,太繁琐,甚至古人都认为它“烦”,现代人就更难接受了。《春秋》教的弊端是什么?乱。我们前面讲过,卫宣公娶了他父亲的小老婆,后来给儿子聘个媳妇,看着长得漂亮,又变成他媳妇。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春秋》里一大堆,就看从哪个方面理解、借鉴。

这是《礼记·经解》篇完整的《六经》之教。我感觉讲得太好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分成两点:第一,传统文化重中之重是讲“做人”。大家想一想上面这些内容,哪一个不是讲做人?!哪一个是让人背书、学知识?!经典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把教育内容落实到生活中、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对我们的气质、人格、对我们孩子的气质、人格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影响。第二,凡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消极的一面。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积极的方面尽量多发挥作用,消极的方面尽量少发挥作用或者不发挥作用。这也是传统文化讲的中庸之道。

今天讲的时间太长、超时了,就到这儿!

更多《<三字经>讲记》:

《<三字经>讲记》代序及后记

人之初,性本善?

禀性与教养,先天与后天?

没有不教育,只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教育

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黄香暖席,孔融让梨(让孩子知道爱别人、懂得分享!)

孝悌与见闻,孰先孰后?

“才”、“纲”、五行、七情、十义杂论

孔子与《论语》(上)

孔子与《论语》(中)

孔子与《论语》(下)

孟子与《孟子》

《大学》、《中庸》要义

“孝”之原理和“六经”要义(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