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古钩沉】从徐霞客的片言自述看人性之不可考验

 奥卡姆剃历史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煌煌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奠定了徐霞客的历史地位,我们从小就知道,徐霞客是我国伟大的地理学家、旅游家、文学家。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他从22岁出游,直到55岁病逝,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在外游历。

大家有没有这种疑惑:徐霞客一不作官,二不事生产,哪来的银两供他一辈子游山玩水?

当然徐霞客并非出身一般家庭,其祖上是江阴望族,曾祖父是当地富商,史书载他家有良田万亩,还是著名网红唐驳虎的好朋友,但家道中衰,直到他父亲一代时又有了些起色,但几十年的游历,而且每次出游,都有书僮仆人跟随,负责他的饮食起居,还有挑夫帮他干一些粗重的活计,这无疑是一笔巨大开支,一般富裕家庭也是很难承受的。

    其实,徐霞客除了家中钱财、朋友资助、向人借贷之外,为了完成自己的壮游事业,也曾干过一些上不得台面、薅国家羊毛的事儿。

大家知道,古时官府有驿递系统,相当于今天的邮局,对于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非官府人员是无权使用驿递系统的。明崇祯时,驿递系统成为腐败的一大高发部门,据说推翻明朝的李自成,他起义的一个原因就和驿递系统的腐败有关。

崇祯十年,徐霞客游历广西,囊中羞涩,他盯上了国家的驿站系统。他通过各种关系,从广西中军唐玉屏那里弄到了了一块马牌。所谓马牌,就是军事人员给驿站出示的证明公务身份的证件,驿站见到马牌后,就要提供食宿和出行等各种服务。

徐霞客凭着这块马牌,摇身一变成为了公务在身的公务员,就这样坑蒙拐骗,一路蹭吃蹭喝蹭招待,依靠着官府源源不断的供应保障,游玩得不亦乐乎。

徐霞客在《粤西游记三十》中自叙,他无论走到那儿,都有村民用轿子抬着他,不但抬着他,他的仆人也摆起了谱,也让村民抬着,还有十多个杂役抬行李一路伺候进。有次碰到有一个村里的人手不够,其实是村民听说有官员要来征挑夫,早就跑光了,徐霞客居然强迫两个妇女为她抬轿(二妇人代舆),更过分的是,当连妇女都找找不到时,他还强迫孩子为他抬轿(童子代舆)。这还不算完,徐霞客搜刮沿途百姓,让老百姓煮蛋献浆以鲫为供割鸡取池鱼为饷。这些个鸡鱼肉蛋可都是老百姓平时不舍得吃用来换钱的好东西啊,就让徐霞客这样吃到自己肚子里了。

有一次徐霞客驱赶着夫役们来到下一站所在的村子,已是傍晚时分。夫役们连续多天赶路,疲惫不堪,不胜其烦,到了驿站边就打算交差,四散跑开了。恼羞成怒的徐霞客抓住了一个夫役,五花大绑捆起来,牵着进了村子。

徐霞客在日记中说:“我凭着官府的证明信,这个老头不敢不出来接待我,因为他的儿子是个瘸子,跑不远,老头害怕我抓住了他们,用鞭子抽打他的儿孙。”(“老人惧余鞭其子若孙”“叱令速觅夫,遂卧”……)

徐霞客日记中多有此类自叙,或许当时社会风气使然,徐霞客对自己的行为并不以为意,反而记载得非常详细。

怎么样,诸位?看了徐霞客的所作所为,有何感想?光辉的形象是不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实这都是发生的当时历史环境、条件下的事情,脱离了具体的环境评价任何一个人,都是耍流氓。我们的文化传统、思维习惯总是要把一个伟大的人塑造成一个完人,一个神人,其实,世界上哪有什么完人、神人,人之为人,首先在于人性,而人性是复杂的。还是同样的徐霞客,他除了薅了一把国家羊毛、欺压了几个老百姓之外,在旅途中其实他还是很艰难的,屡次遇强盗、屡次身无分文等等,但他都挺了过来,而且勤于著述,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功业。

有人说,人性是不可考验的。确实,不要轻易考验人性,把你换作徐霞客,在那个时代,当有官员朋友要送你一张管吃管喝的VIP卡时,你要还是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