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争取反对势力:看康熙的统驭之术

 奥卡姆剃历史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当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康熙的一道谕旨由京城发往全国各地,康熙宣布特开博学鸿词科,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由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省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举荐,皇帝亲试录取。

所谓博学鸿词科,就是在正常的科考之外,再为汉族知识分子开辟一条特别的仕途之路,由官员推荐,皇帝亲试,其实是含有施恩天下儒士的意思。

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大多是经过杀伐征战而来,新的统治者面对旧朝遗留的各种上势力,如何弥合矛盾,稳固统治,是对新王朝统治者极大的考验。

特别是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中原的王朝,少数民族统治广阔的汉地和众多的汉民,其挑战不仅是军事上的反抗,更是思想上、文化上的不认同。

军事上的反抗,只有强力镇压,这是维护统治必须要做的。

清顺治时期,由于刚刚入关定鼎中原,各地起义不断,南明的几个小朝廷也在组织反清复明,而顺治时期又实行了剃发、圈地、逃人、迁海等民族高压政策,民致民族矛盾空前对立,而且,他们对效忠清朝的汉官也极为歧视,同一官职,满官的品级是高于汉官的,如满洲大学士、左都御史等官居一品,而汉人大学士只有五品,尚书、左都御史为二品,在品级上就差了很远。这些汉官也深感耻辱,哪里还谈得上为清朝出力办事,大多是应付差事,混日子而已。

直至康熙继位后,最后一个南明政权永历被消灭,清王朝开始出现一统天下的政治局面,后来虽有三藩之乱,但已不能影响大局。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开始思考如何保证统治的稳固性。

01

此时的反对势力,已从军事转移到了文化层面,大量的汉族知识分子、士绅阶层是否支持清朝的统治,已成为清政权是否稳定的最大影响因素。

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汉族知识分子依然充满着反清思想。顺治初年,清军下江南时实行的“留发不留头”的民族压迫政策,引起了江南人民的极大反抗。“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惨景依然历历在目;且南明小朝廷覆灭不久,许多明朝遗臣依然存在,他们强烈要求恢复汉族人的天下。

康熙意识到,若想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彻底平息汉族人的叛乱,只有取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

康熙深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他先是逐步修订“逃人”“圈地””投充”等激发民族矛盾的政策、法令。

圈地是清入关之初,为重建农奴制庄园而采取的野蛮手段,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圈占,许多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无业游民,引起汉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下令永久禁止圈占土地民房。

同时对朝中汉官也一再宠络,下令把满汉官员的品级划一,不再是满高而汉低,其实在各个衙门中仍然是满官说了算,但起码在形式上满汉官员平等了。

废止侵占底层人民利益的政策,笼络上层汉族官员,而中间影响最大的就是汉族的知识分子和士绅阶层了。

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国占据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广大汉族知识分子深受其影响。

要让汉族知识分子归心,康熙必须表现出对儒家思想的尊重,而事实上,康熙确实自幼就受汉族传统文化熏陶,对儒家思想也有强烈而浓厚的兴趣,他知道自己的统治必须依靠儒家思想。

02

康熙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诧的举动。

康熙八年(1670年),康熙亲率诸王、百官举行拜孔大典,由大成门步行至孔子牌位前,亲自己行了两跪六叩之礼。

这一举动,向天下儒士表明了清王朝的尊孔重儒的治国之道。

紧接着,康熙又颁布了《圣十六条》,通行晓谕八旗并直隶各省府州县乡村人等切实遵行,推崇儒学。

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汉族知识分子的不满情绪。

但是,只表明决心还不够,要有实际行动,也就是要给汉族知识分子一条出路。

当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康熙的一道谕旨由京城发往全国各地,康熙宣布特开博学鸿词科,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由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省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举荐,皇帝亲试录取。

所谓博学鸿词科,就是在正常的科考之外,再为汉族知识分子开辟一条特别的仕途之路,由官员推荐,皇帝亲试,其实是含有施恩天下儒士的意思。

早在顺治时期,就于顺治三年(1646年)首次举行了科考,实行八股取士。

但康熙认为,八股取士,对于热衷功名的年轻土子可能有吸引力,但对于那些眷恋明朝、拒绝与清廷合作的名士则不一定适合。

所以他决定另开博学鸿科,一方面沿袭旧制网罗汉族土子,另一方面采取荐举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笼络遵从儒家思想的名士,从感情上消弭汉族士子与满清贵族的矛盾,使之为清朝统治者服务。

谕旨发出后,经过各地官员的荐举,一共有170余名オ学之土进入了“博学鸿词科”考试。

能被推荐进入博学鸿词科考试的,大多是当时的名人学士,但也还是有很多抱有强烈民族情感的名士,以各种方式方法逃避这种推荐,如顾炎武,当时已经65岁高龄,当听说自己被征诏时,当即表示宁死不从,如定要相逼,就只有一死,最后地方官也只得作罢。

顾炎武的朋友,陕西李顒也被征召对象,这人以病为由加以拒绝,但最后却被连人带床一起抬到了省城,李绝食6天,大哭大闹要自杀,这才被放回家中。

大儒傅山都被抬到了京城外,却死也不肯入城,痛哭一番之后才被免征。

还有的如黄宗羲、魏禧等人不是以自杀相胁对抗,便称病重。

这些人名重一时,不愿以这种方式依附清廷,就是那些在名单中的应试者,大多也是抱着“走一遭”,应付一下皇帝与地方官员的心思而已。

但康熙不在乎这些,只要你们来了,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他就是要要好好利用这一机会,表明自己尊崇儒家文化的诚意。

03

当年十一月,各地被荐名土陆续抵达。康熙却不争于开考,他要把这事儿弄得越大越好,他关心地对这些名士说,北京冬天白天时间太短太冷,不利于各位オ学之士展示自己的才华,咱们把考试日期延后,等来年春天天气转暖之后再行考试。你们呢,就在京城里休养一段时间吧。

康熙想得很周到,还命令礼部妥善安置应试者的食宿,每月人发给银三两、米三斗,使应试者免除后顾之忧。

就这样一直转过年来春天,也就是良熙十八年(1679年)三月初一,这才举行了考试。

这一天,康熙一大早就先到堂子致祭,而后回宫登上太和殿。在礼乐和传呼声中,应试者排队进入太和门,在太和殿前聚集,然后至体仁阁下依次就座,准备应试。

一晃儿就十点了,康熙又赐宴体仁阁,让大家先吃点喝点,其实从来会试、殿试、等等皇上都是不赐宴的,康熙这么做当然是表示对这些文人学士的礼遇与重视。陪宴的大学士还对大家说,本来大家都是满腹经纶的,用不着考试,但考试更能显示才学,这是皇帝表示敬重的意思。

吃喝完毕,考试这才正式开始。

试题是《璇现玉衡赋》《省耕诗・五言排律二十韵》,这种试题,对于这些人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而康熙如此出题,也并不是真要选什么大学士,只是作作样子而已。

这些人心里也都明白,这场考试不过是一个形式,试题对他们来说毫无难度,而且又如此张罗赐宴,哪里是考试呀。

几个小时后,吏部将考卷收齐后,这场张罗半年的“博学鸿词科”便结束了。

04

考完次日,康熙带着试卷出京巡视,在河北定兴附近的十里铺村一连住了5天,又到达保定,十四日才返回京城。

在这出巡的十几天中,康熙把试卷浏览了一遍,大多还很满意,但也有一些应试者故意敷衍,比如诗句故意写得不通,甚至都不讲究合韵,有的是两道题只写了一道,作了一首诗而已,但康熙也不以为意,他认为对那些最有影响、名气极大者,要一律录取。

本着这一原则,最后取中彭孙等12人为一等,李来泰等30人为二等,并全部被授给翰林之职。

有的人因为被清廷授官,认为这是一种“失节”行为,心中极为不快,如李因笃授官之后不久,便数请“终养”,康熙也并不勉强他,最终让他回家奉养老母了。这场康熙主导的博学鸿词科,最终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但使清朝堂中满汉官员的对立情绪得到了缓和,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汉族知识分子减轻了他们对清王朝的敌视与仇恨,康熙帝收服人心之策取得了初步成功。

05

博学鸿词科是针对有影响有学问的文士,但汉族阶层中,还有一大部分是汉族地主、士绅这些有财势者,他们往往在当地举足轻重,为了争取他们,康熙也真是费了脑筋,想出了捐纳制度。

也就是允许汉族地主、士绅,可以出钱可捐得知府、知州、知县或者监生、生员出身等,这等于给这些人当官进入统治阶层铺了一条路,扩大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使他们自己的利益与清朝统治者的利益统一起来。

而且当时清廷的财政极为紧张正好借此一举两得。

这一办法很快便显出成效。清政府每年仅捐纳一项就可收入白银达200多万两,江南大批家有余资的地主文土中,每年都有相当多的人捐官、捐出身。此举在笼络人心方面比“博学鸿词”特科更加有效,且影响面也广泛得多。

但是,这种捐纳也有恶果,花钱买来的官,自然要想回本甚至赚钱,只能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最终会导致吏治败坏,社会出现不稳定局面。

康熙明白这个道理,捐纳只是权宜之计,绝非拣选人オ之法,所以康熙后期多次下令禁止捐纳,但是,恶行一旦开了头,就很难收住,康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后代子孙没把他的雄才大略学去,但是把这一弊政“发扬光大”,一再实施捐纳,最后使清朝的官场变成了市场,严重地损害和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