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白到霸主,齐桓公是这样炼成的(上)

 奥卡姆剃历史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摘要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的成长史,齐桓公名小白,从小白到霸主,再到最后凄惨的死去,齐桓公的一生颇多传奇。

因本文字数较多,特分上下两部分推出,这是上部。

众所周知,春秋第一霸主是齐桓公。齐桓公有个很可爱的名字,叫吕小白。齐国是太公吕尚的封国,所以齐国王室是吕氏。

小白的父亲是齐僖公。

虽说小白生于王室,但他还是经历了一番坎坷,比如他并非齐僖公的谪子,而是庶子,后来还被鲍叔牙带着逃亡国外多年,最后又经历一番磨难才回国,励精图治成就了一番霸业。

01
混乱家室

一个好好的王室贵公子,为什么要流亡他国呢?

这事儿,还得从根上说起——小白所在的这个王室之家。

齐僖公的长子名叫诸儿,齐僖公还有一个女儿,叫文姜,生得貌美如花。诸儿和文姜是同父异母的兄妹,诸儿比文姜大两岁。

这兄妹两人从小就形影不离,玩耍嬉闹在一起,慢慢地两人长大,一个玉树临风,一个如花似玉,都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但两人还是天天耳鬓厮磨,终于铸成大错,干出了违背人伦的苟且之事。

齐僖公一看出了这事儿,赶紧嫁出去吧。齐国势大,愣是连蒙带唬把文姜嫁给了鲁国的鲁桓公,兄妹二人分离,这事儿也就遮掩了过去。

齐僖公死,诸儿继位,就是齐襄公。

有一次鲁桓公带着夫人,也就卫姜访问齐国,兄妹二人再次见面,竟然不顾各自身份,又行私通之事,而且,让鲁桓公撞了个正着。

鲁桓公也是一国之君,哪里受得了这种侮辱,登时大怒,齐襄公一看事情败露,竟然起了杀心,他备下酒席,假意致歉,将鲁桓公灌醉后,命力士彭生将鲁桓公抱上马车,在车内就将鲁桓公拦腰拉拽而死。

消息传回鲁国,鲁国群情激愤,大战一触即发,狡猾的齐襄公把彭生推了出去,说是他害死鲁桓公,并将彭生斩首,以此平息了鲁国的愤怒。

这就是公子小白所处的家室,王室多奇葩,可也没有这么奇葩混乱的王室了吧,齐襄公如此昏聩暴戾,齐国好好的一个大国被他搞得朝政混乱,纲纪松驰。

这时,有人看不下去了,这才导致了小白的出走。

02
逃亡与回归

齐国也不是没有能人贤士,管仲和鲍叔牙此时就在齐国当大官。

著名的管鲍之交,说的就是这两位,他俩都是治世经国的大能臣。

这两位一看齐襄公这么无道,认定他的行为会惹得天怒人怨,引发动荡,从而将齐国陷于亡国之境。

这俩人一合计,为了咱大齐国的江山社稷,得早做准备啊,这样吧,咱俩从诸公子当中,一人挑一个,分别流亡到别的国家,等齐国动荡起来了,再回来重整江山。

要不说人家是能人贤士呢,这俩人虑事周密且长远。

计划一定,立马行动,管仲挑选了公子纠,鲍叔牙挑选的就是公子小白,分别逃到了鲁国和莒国。

事情果然如管仲与鲍叔牙所预料的那样发展,公元前686年,齐僖公的侄子,齐襄公的堂兄弟公孙无知作乱,杀死了齐襄公,而且自立为君,第二年,公孙无知又被齐国大夫雍廪所杀,齐国陷入了动荡。

管仲和鲍叔牙都听到了消息,认为是时候回去收拾残局了。

管仲和鲍叔牙千虑万虑却没料到一件事——小白和纠,应该立谁为新君呢?

管仲这对好朋友,此时想的却是,一定要立自己辅佐的那个公子。管仲辅佐的是公子纠,鲍叔牙辅佐的是小白,小白在莒国,公子纠在鲁国,莒国相比于鲁国,距离齐国要近。

管仲担心小白先到齐国,于是就从鲁国借兵,先行出发,很快追上了鲍叔牙和小白,管仲确实是办大事的人,此时他毫不犹豫,拉弓就是一箭,直向小白射去,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上。

管仲一看,认为小白已死,立即撤退,返回鲁国,接上公子纠,不急不慌地向齐国而去。

哪知管仲这一箭,恰巧射在小白的带钩上,小白只是受了惊吓,身体并无大碍,鲍叔牙带着他快马加鞭,很快赶回齐国。

等管仲带着公子纠回到齐国,小白早已在鲍叔牙的谋划下,在齐国贵族高、国两大家族的帮助下,夺得了齐国国君的大位。

管仲长叹一声,只得又带着公子纠返回鲁国,但他知道,他们再无安生日子可过了。

03
礼遇管仲

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公子纠。毕竟纠也是齐国公子,放他在外,自己这个国君的位子总还是受到威胁的。

在大位面前,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啊。

于是齐桓公发兵鲁国,在乾时(今桓台县)大败鲁军,随后逼迫鲁国杀了公子纠,交出了管仲。

齐桓公还记得管仲射他的一箭之仇,想杀了管仲。这时鲍叔牙站了出来,对齐桓公说,如果你只想治理好齐国,那么有我就足够了,管仲你想杀就杀,无所谓的事儿;但是你如果想成就天下霸业,让诸侯国皆服膺于你,我是不行的,只有管仲能帮你完成称霸的大业。

齐桓公想了想,终于放下了个人恩怨,也正由此起,公子小白进化成了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开启了自己的争霸之路。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放手让他治理国家,对管仲极其礼遇。

管仲经过商,了解社会状况,深知社会的积弊在哪里,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管仲很快开启了大规模的内政改革。

管仲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开始整顿地税制度,将田地根据土质与产量的好坏、高低而分成若干等级,按等级征收不同数量的田税。二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调整行政管理办法,将都城和附近区域划分为二十一个乡,按士农工商各自定居,不许杂处要,不许随便迁徙和改变职业。三是为了巩固国防力量,实行户出一卒的制度,也就是每家必须有一男子出来当兵,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则进行军事训练,这样齐国拥有了一以稳固的强大军队。

管仲的这三项改革,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经济上增加了税收,政治上禁锢了人民的流动性,军事上保证了兵源。

管仲不愧是千古名相,他这么搞,齐国想不强大都难。

04
争霸第一战

齐桓公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眼看着国内被管仲安排得明明白白,所以齐桓公就动了心思,想出去试试自己的力量究竟如何了。

管仲当然不大赞同,他认为这么干有些操之过急,毕竟这刚一年的时间,实力还是有些不允许啊。

但是齐桓公不听,觉得可以去试一把,他把目光又瞄向了鲁国。

齐鲁相邻,齐桓公要想称霸,怎么也得先把鲁国打服了再说,于是齐桓公出兵,刘鲁两国暴发了著名的长勺之战。

之所以说这场战争著名,不是说这是齐桓公称霸的第一战,也不是说这一战齐桓公败了,而是鲁国那边,出了个奇人曹刿,这是个军事理论家,他带领鲁军与齐军对垒,等齐军擂响了三通鼓之后,曹刿才后发制人,一鼓作气而击溃了齐军。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就是由这场战争而留下的。

齐桓公的第一次出征,就这样以失败而结束了。

按说齐桓公这心心念念的争霸第一战,就这么以失败而结束了,齐桓公怎么也得郁闷甚至生气吧,但齐桓公此时已具备大政治家的胸怀,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回去后就向管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管仲此时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与鲁国讲和休战,集中精力发展生产,整顿内政。

齐桓公于是致信鲁庄公,两位领导人于是在柯地举行了高峰会谈,齐桓公为表诚意,还把齐国在乾时一战中夺得的鲁国土地归还给了鲁国。

鲁国在实力上本就处于劣势,眼见齐桓公如此的低姿态,于是顺手人情,两国讲和休战。

这样齐桓公也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关起门来埋头发展自己力量的和平环境。

(未完待续,明天推下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