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击秦帝国(四)敬业的始皇帝

 奥卡姆剃历史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摘要

可能那个时候秦始皇已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问题了,因此更加迫切地想寻求长生不老之术,这也给了那些术生方生可乘之机。后来导致“坑儒”事件的发生,也是因为一个名叫卢生的方士因无法满足始皇的长生要求而心生怨恨,口吐了几句恶言而致坑儒。

 《秦始皇》 作者 裴季桐 版权所有 请勿他用 

秦始皇是一个专业且敬业的皇帝。

说他专业,是因为他似乎天然地就知道该如何以一己之力而统治这个强大的帝国,他把自己的意志通过塑造意识形态、打造行政体系、规范百姓行为而强有力地贯彻到了帝国的每一寸疆土;

说他敬业,是因为他不辞劳苦,竟然给自己规定了一个KPI:每日必须批阅一石重(大约30公斤)的文件方可休息,当然这么重是因为文字都是书写于竹简之上的缘故。即使是在他著名的出巡途中,这个指标也必须完成。

而他五次著名的出巡,更是他专业且敬业的证明。

秦始皇出巡,自然不只是简单地游山玩水,当然他对自己帝国的新版图会具有天然的兴趣和自豪感,但事实上,统治者定期视察其疆域,自周王朝就已是加强统治的一种手段,让百姓亲眼目睹天子的威仪,是更直接地一种“示强威,服海内”的举动。

秦始皇继承了这种传统,而且在传统的宣示威权、展示皇权神授(第二次出巡封泰山、禅梁父)之外,更多了一层实地考察,以定国策的意味。

秦始皇五次出巡的故事就不多说了,大家都很了解,至于期间的发生的诸多怪力乱神的故事,听听而已,比如逢大风迁怒于湘君而伐湘山赭其石;比如因方生一句“亡秦者胡也”就命蒙恬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等等,都是无稽之说罢了。

我们只说说始皇五次出巡和他这十年统治的关系。

就拿蒙恬北伐匈奴这项重大的国防战略决策来说,此事在《史记》与《资治通鉴》中均记载于公元前215年,“卢生使入海还,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伐匈奴。”继而又于公元前214年记:“蒙恬斥匈奴,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蒙恬常居上郡统治之,威震匈奴。

按记载,事件的起因是公元前215年卢生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术入海,回来时只带了一本书,上面说“亡秦者胡也”,始皇认为“胡”即北方边疆的匈奴,因此令蒙恬发兵北伐,公元前214年蒙恬打匈奴,筑长城,但一句“暴师于外十余年”令人有了矛盾之处,如果从公元前215年算,暴师于外十余年,蒙恬领兵在外十年,也得到了公元前205年左右,但仅仅四年之后,始皇死,二世胡亥继,随即便处死了蒙恬。可知记载之不确。

我们从始皇第一次出巡的路线来看。公元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至鸡头山,过回中焉。

也就是从国都咸阳出发,前往陇西方向,经甘肃庆阳、鸡头山。整个范围大至在北地和陇西的西北地区,这一地区一直是游牧民族的活跃地带,咸阳离这一地带并不远。

帝国初定,始皇将自己的第一次出巡定为西北边防地区,固然有震慑西北散落的游牧民族,让他们知晓秦国已经一统天下之意,但也有可能秦始皇不仅仅是震慑,而是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游牧民族切实的威胁。

事实上,此时的匈奴,正在从散落走向统一,匈奴有记载的历史,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匈奴部落进入到冒顿单于的时代。

很难想象,始皇出巡一番,面对匈奴这个老对手,会仅仅只是看了看,而无实际动作?

最大的可能是,就在始皇出巡之后不久就命蒙恬北伐匈奴了,这一年至公元前210年蒙恬死去,正是十年的时间,“暴师于外十余年”,这十余年,蒙恬在北方征服的区域包括黄河北部河套内的鄂而多斯地区以及更北的今天内蒙古和西北的甘肃省兰州等地。

另外可资佐证的是,始皇第一次出巡后,有记载“治驰道于天下。”治驰道,也就是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了,这一方面是民生项目,便利天下交通,但又何尝不是军事项目呢?大兵北伐,后方的给养运输是一定要保证的。

这就是始皇的第一次出巡。

事实上始皇统治期间的各项重大政策,无不与他的出巡有关。

如移民政策。第一起移民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19年(当然公元前221年迁12万户豪强大族入咸阳不算,那是统一之初针对六国贵族势力而做出的一项大决策),当时始皇正在他的第二次出巡之中,在东部沿海的山东南面的琅琊住了三个月,秦始皇看到这个地区人烟稀少,因此迁民三万户到琅琊郡定居,这三万户的平民,因此而得到了免除劳役12年的奖励。

随着始皇对帝国版图的日益了解及北伐、南征后对领土的治理需要,移民政策一直为始皇所青睐,公元前212年,三万户居民被迁到骊山(并非修骊山陵墓的刑徒,是平民),五万户口被迁到蒙恬直道南端的云阳,他们被免除劳役10年;公元前211年,三万户被迁往鄂尔多斯地区,每户升爵位一级,这意味着他们将享受到更少的赋税和劳役。

再如他的治理六国旧地的政策。始皇出巡,除第一次外,都是六国旧地,其目的很明显,就是威慑六国旧族,你们眼中的复国,就是对帝国的叛乱,六国已灭,帝国一统,天下皆是帝国子民,这个新观念要树立起来。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堕坏城郭”就是拆除六国王宫,消除六国王室对遗民的影响力。天下只有秦帝国一个国家,因此天下只能有咸阳一个王都,六国的王都可以存在,但王宫必须拆除。

 “决通川防”就是疏通天下河道,春秋战国,各国纷争,上游的诸侯国筑引洪坝将洪水引入下游国家,这就是“以邻为壑”的由来。秦始皇大规模疏通天下河道,将有利的水利工程保留,将引洪坝全部拆除,让天下河道兴利除害。

“夷去险阻”就是修复官道,取消原各国边境关卡,以此加强各地区的联系,消除旧有诸侯国意识。

还有吏治政策。《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为什么如此加强基层官吏的管制?也许是在始皇出巡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地方官吏的贪污、枉法,而且是普遍性的,这令始皇很是不满,所以出此政策。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楚国贵族余党项梁、项伯常年游走于江湖,时不时会犯法生事,但他们在地方官吏的保护下,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安然无恙。

这也很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的法网织得再严密,还得由具体的人来实施,而这具体的人,也就是基层官吏,你任用的原则又是宁用奸人不用善人,奸人可能在做事时不计手段效率突出,但也心思难测,当他们察觉到不一样的政治风声时,他们会有自己的选择。

秦始皇也许是在出巡中感受到了基层官吏队伍存在的问题,遂加强吏治管制,想必那时秦帝国的官场是一片风声鹤唳吧,不知道有多少基层官吏在这次大整顿中被送去了修长城或发配到了南越之地。

秦始皇依然对楚地不放心,两年后,他开启了自己的最后一次出巡,目的地主要就是楚地。

对始皇影响很大的求仙以长生不老的思想,也是在出巡途中遇到术士而起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临幸山东海滨,他第一次遇到术士徐市(徐福),听他讲了神仙居住的蓬莱仙岛的故事,然后耗费巨资让徐市带数百童男童女来了一次海上大探险,结果徐一去不回,据说他们成了日本人的祖先。

可能那个时候秦始皇已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问题了,因此更加迫切地想寻求长生不老之术,这也给了那些术生方生可乘之机。后来导致“坑儒”事件的发生,也是因为一个名叫卢生的方士因无法满足始皇的长生要求而心生怨恨,口吐了几句恶言而致坑儒。

无论如何,秦始皇作为一个皇帝的专业和敬业都是无可指摘的,他用出巡的方式宣示着帝国的威严,贯彻着自己的意志,训诫着大众和官吏。

但是,帝国的危机也在始皇出巡的过程中时时出现。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