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永成朗诵王巨才经典散文《回望延安》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2-05-26 发布于陕西
Image

经典散文朗诵

Image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中国散文学会选编名家经典散文,邀请著名艺术家朗诵,篇目如下:

一、《回望延安》  作者:王巨才  朗诵者:白永成

二、《又是月季芬芳时》  作者:周明  朗诵者:王茜华

三、《静悄悄的昆仑山》  作者:王宗仁  朗诵者:毕彦君

四、《秋雨中谒马克思墓》  作者:石英  朗诵者:尹虹

五、《白石屋》  作者:叶梅  朗诵者:陈爱美

六、《东渡 东渡》  作者:红孩  朗诵者:郑凯

七、《我所认识的钱钟书》  作者:吴泰昌  朗诵者:郑小宁

八、《远去的马蹄声》节选  作者:贺捷生  朗诵者:朱佩君

制作:中国散文学会“小桔灯艺术团”

策划:朱佩君

监制:安 军

剪辑:马 恬

2022.5.23

Image

朗 诵 欣 赏




Image


朗诵者:白永成

  著名影视剧导演、演员,梅葆玖先生的亲传弟子。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得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联合国TIPS东方文化中心委员,第十一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21年第十三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影视剧代表作品《一个都不能少》《苦乐村官》《大案组》《正道无敌》《岳父太囧》《秦香莲》《大明王朝1949》《谁主中原》等。


朗 诵 内 容

1

作者介绍

Image

  王巨才(1942年12月——),男,陕西子长人,曾任延安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陕西省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

  2012年10月29日,当选为当选为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其作品有文艺评论集《退忧室散稿》,叙事诗《老石匠》、《拦羊汉》、散文《回望延安》等。

2

朗诵内容

回望延安 (党旗礼赞) 

王巨才

Image

  那是一个奋发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一个党和人民、领袖和群众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创造英雄史诗的年代。

  多少次了,当我徜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陈列大厅,脑海里总会回旋起这些炽热的意绪,心底总会涌动强烈的、难以遏止的感动。

  不只是因为气壮山河的战争风云,也不只是大智大勇的雄韬伟略。让我感动并引以遐思的,往往是那些并不奇崛的寻常故事。那些飘落在岁月风尘中的历史散叶,和历经时间淘洗总不磨损的民间记忆。

  说起延安,人们自然会想到那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那几个遒劲的大字,是一个时代的传神之笔,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图腾。

  苍茫的陕北高原,沟壑纵横,地瘠民贫,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自然灾荒,边区军民一度陷于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的地步。毛泽东说: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这一严峻的问题提给全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巨大的困难没有吓倒“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随之实行的精兵简政,使革命再次转危为安,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原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它的发扬光大,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极力倡导,率先垂范,精心培育的结果。

  毛泽东那张站在黄土院子里,面容清癯,目光凝聚,身穿补丁裤,双手前伸,向席地而坐的学员演讲的照片,早已珍藏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史册里,见者无不动容。但另一些故事也许并不为人们熟知。

  一天下午,延安留守兵团的司令员萧劲光到毛泽东住处汇报工作,见他围着被子斜躺在床上办公,以为是病了,正要询问,毛抬起头来指指地下的火盆笑说,棉裤洗了,还没烤干,起不了床,起来就要光屁股了!萧劲光鼻子一酸,指示警卫员赶快到兵团去领一床被子和一套棉衣。毛泽东一听,连说不行不行,领来我也不要,现在大家都困难,我若要搞特殊,讲的话就等于放屁,没人听,他们会说你不是真革命,是蒋介石,是封建皇帝!过了会儿,又说,劲光啊,我不能搞特殊,你也不能搞,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搞。你要记住这句话:我们共产党人绝不能搞特殊!

  人们都知道作为诗人和政治家的毛泽东,有着常人一样的丰富感情,但在违法乱纪、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面前,他同时也有一般人少有的“毒蛇在手,壮士断腕”的霹雳手段和决绝气概。

  1937年10月,曾经参加长征的26岁的抗大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爱情纠葛枪杀了女学员刘茜。审讯时,黄亮出浑身伤疤,请求法庭免于一死,准其戴罪立功,战死疆场。毛泽东接到报告,给审判长雷经天复信:“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触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和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严格的纪律。”

  与这个事件相辅相成的,是毛泽东的“挨骂”。1941年6月,边区政府召开各县县长联席会,讨论公粮征收工作。会议进行中,天气骤变,一个炸雷击中礼堂梁柱,延川县代县长不幸触电身亡。消息传开,议论纷纷,有位老乡借机发泄对公粮负担过重的不满,指名道姓地责骂了毛泽东。边区保安部门闻讯,认为这是一起严重反革命事件,要严肃追查,公开处理。毛泽东从警卫员口中知道了这件事,立即进行制止。他对保卫部门的同志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点儿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的对立面。对清涧群众负担过重的问题,要边区政府认真调查研究,该免的免,该减的减,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1945年7月,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那个关于历史周期率的著名提问时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世界学联代表团成员当年访问延安后曾这样由衷赞叹:“边区司法充满了平等和正义的精神!”

  60多年过去,这些激情的言说,仍如晨钟暮鼓,穿透时空,悠然回响。

  日月如梭,岁月不居。岁月深处,有一个民族迅速崛起的精神宝藏,有昭示未来、导引前行的智慧密码。

  1949年9月29日,为祝贺新中国成立,延安各界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去贺函。毛泽东接到贺函,“十分愉快和感谢”,他在复电中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他“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党: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并且强调“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

  新世纪以来,历届国家领导同志多次去延安看望老区人民,指出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延安精神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任何时候,延安精神都不能丢!

  毋忘延安。毋忘老区。毋忘那些卓励奋发的红色岁月。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话虽旧,真理不会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