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贞观十八学士

 南国飞鱼 2022-05-26 发布于广东

唐十八学士,又称贞观十八学士,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做秦王建“文学”时,收聘十八位贤才而组成的文人集团。

唐十八学士,是个人才济济的文人集团,他们追随唐太宗李世民,发挥自己各自的特长,为当时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和文化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贞观十八学士铭刻

今天我们来说说他们的组成结构,以及为唐朝作出的贡献。

一。唐十八学士的组成背景及其人员结构

1.组成背景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归来,高祖为了奖赏他的战功特加封其为天策上将,并准许他设立天策府,置官属。李世民便由武功转为文治,因感慨自己以前读书太少,特开设了文学馆,并网罗当时的英才大儒,入馆与自己讨论经史子集。先后被招入的共有十八人,故号称“十八学士”。

李世民对“十八学士”很重视,给他们的待遇是:不但一律配享五品俸禄,而且吃食有鱼、外出有车,他还让画家作《十八学士写真图》,挂在凌烟阁中,命文豪褚亮为各人的图配上赞颂的词文,以彰显礼贤之重。这些入选的文人们也被人羡慕,称赞进入文学馆是“登瀛洲”(即成为仙人)。

2.文人集团的人员结构

有幸入选“十八学士”的是: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

《十八学士图》局部

不难想象,一般的人是不可能进入此集团的,入选者必须是博览古今、明达政事、善于文辞的文人。该集团的人员结构可分为三类:一,以文学著称于世的,有虞世南蔡允恭褚亮薛收薛元敬许敬宗等人。二,以学术名重一时的,有孔颖达陆德明盖文达颜相时姚思廉李守素等人。三是房玄龄杜如晦李玄道苏世长于志宁苏勖等人,他们各自以其擅长之处而闻名于世。

入唐前,这“十八学士”中的大部分人已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知名人物了;入唐后,他们追随唐太宗李世民,发挥各自的特长,为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和文化建设,共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唐十八学士做出的贡献

在唐初政治舞台上,“十八学士”是一个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人集团,他们分别作出的贡献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十八学士精典图

1.在国家统一和稳定方面

在唐初统一全国的几次大战役中,“十八学士”中的房玄龄杜如晦功勋卓著。他们堪称是太宗群臣中的实干家,他们在战争期间为太宗收纳人才、荐举将才,分别以“善谋”和“能断”帮助太宗打天下,尔后又直接策划玄武门事变,帮助太宗夺取太子之位。最终成为太宗的心腹,整治管理国家,共创“贞观盛世”。

除房、杜外,最得太宗之信任者要算虞世南,他是太宗身边最重要的秘书侍从,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和书翰,曾被太宗称为“五绝”。另外,薛收许敬宗薛元敬曾专掌军府书檄和朝廷诰令,深得太宗之赏识。褚亮在战争期间,“尝预秘谋,有裨补之益”。就是浅学与嗜酒的苏世长,也在贞观年间,出使突厥为大唐王朝赢得了荣誉。

唐朝十八学士图

2.文化建设方面

太宗贞观年间的文化建设工作基本上是由“十八学士”完成的。如在儒学研究上,“十八学士”中的孔颖达、陆德明、颜相时盖文达,表现最为杰出。而孔颖达的《五经正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则闻名于后世。盖文达是当时著名的《春秋》学者。颜相时与其兄颜师古齐名,共同研究儒学出名。在文学创作上,“十八学士”中的大部分人皆有诗、文传世,其中影响最大者是许敬宗虞世南

3.辅佐太子工作方面

“十八学士”中除李玄道李守素盖文达苏世长薛收颜相时六人,其他十二人都曾先后在太子世民、承乾、李治的东宫中做过僚属,其中于志宁孔颖达房玄龄等人因辅佐有功,还多次得到唐太宗的奖赏。而于志宁又是其中以辅佐太子最闻名的,综观其一生,几乎都是从事辅佐太子的工作。

唐太宗李世民

综上所述,“十八学士”在唐初的贡献,主要有如上三点,而这三点正是唐太宗立国、治国的根本。可以说,“十八学士”是唐太宗平天下、入东宫、治国家的重要助手。最后要交代的是:“十八学士”中的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三人,还被后来唐太宗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以纪念他们为大唐王朝建立的不朽功勋。

总之,唐十八学士,是个人才济济的文人集团,他们追随唐太宗李世民,发挥自己各自的特长,为当时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和文化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非常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