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发展至今,累计有10,641家企业发行过债券,尚处于存续状态的发行人约6,328家,存续规模约58.59万亿(包括:信用债、同业存单等),没有债券存续的4,313家。过去十多年,信用债市场不断扩张,同时也经历了信用风险的数次考验,在此过程中,大浪淘沙,有些愈发强势,有些已然凋零。结合信用债市场的具体情况,笔者以为最近3年(2020-2022,实际周期约2.5年)发行过信用债的群体基本代表了当前发债主力。从数据来看,近3年有6,001家发行人发行过债券,占比约56.40%。可能有些人认为中长期债券,比如5年期更有代表性。从近5年的数据来看, 7,333家发行人发行过债券,占比约68.91%。  总体来看,在债券市场出现过的约1万家发行人中,约60%左右依然是当前债券市场的常客,剩下的则很可能已经渐行渐远。 从区域分布来看,发债主体的数量与当地经济情况基本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具有代表意义的是长三角的江浙沪和珠三角的广东,发行人合计3,850家,占比约36.18%。 当然,需要强调的就是,即使不统计数据,也可以推测出,相对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越大的区域,国企占比会越高。 从企业属性来看,在这10,641家企业当中,国有企业合计7,372家,占比69.28%(含: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等),民企3,269家,占比约30.72%。 有存续债券的6,328家中,国有企业合计5,171家,占比81.72%,民企1,157家,占比约18.28%。 无存续债券的4,313家中,国有企业合计2,201家,占比51.03%,民企2,112家,占比约48.97%。 大浪淘沙,债券市场也不例外,那些渐行渐远的发行人,有些可能出于变更,有些可能出于消亡,而更多的则应该在于自身的信用崩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