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学(一)

 经方人生 2022-05-26 发布于四川

/ 本能医学/

引言:针对中药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理念,如:何为中药、西药、药理、四气、补泻、解毒、七情十九畏十八反、温凉并进、君臣佐使等,《药学》从本能医学角度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药学(一)

编者:李景白    校对者:王雨山

图片

1

何为中药

(1)中药与食品

药是商朝的伊尹发明的,也有人说是药王。伊尹制的汤药,是饮食文化的内容。中药来源于饮食文化,直到今天还带着它的色彩。中药的制剂就来源于饮食,饮食中鱼丸子、肉丸子是丸子,中药也有丸子。丸、散、膏、粥、汤、饮,都是饮食。

药和食物,在中医里非常难以分清,这是中医的理念造成的。中医不是用药治病,是用智慧治病,所以它不用药。它用的东西之所以叫药,是因为有病时吃它才叫药。如果没病时吃,就不叫药(比如拔丝山药,不拔丝,蒸熟了醮糖也好吃,不醮糖也能吃饱了。人参煮煮能吃饱了)。它们放在方剂里就成了药,放在饭桌上就成了饭菜,给畜生吃就成了饲料。

所以,中医用的药在饲养员那里是饲料,在厨师那里是道菜。厨房离不了大葱和生姜。炖肉时加点桂皮、加点生姜大葱,没人说这是加药了。做菜的时候搁姜,也不叫搁药。包粽子放枣,也不叫放药。中药只有在中医笔下才是中药,而且在中医底下,所有的东西都是药。猪蹄、大葱、生姜、萝卜、羊肉,在中医眼里统统是药。萝卜消痰下气解毒。大葱也是药,《伤寒论》白通汤里有大葱白。

桂枝汤里没有药,但这几样东西放在一起给病人吃就叫药,而且就这一会儿叫药。那桂皮,可以炖肉当香料,还可以把它的油拿来做其它各种用途(雨山按:关于桂枝的作用,及其与桂皮之间的区别,点击桂枝(桂皮、肉桂)一文参看)。大枣挺甜挺香,可以作为食物做菜做饭当干果做糕点。甘草可以提练出甜味素来当糖吃。等到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放在一起,他说这是一张方子,叫桂枝汤,也没说是药,后来都说这是一付药。生姜大枣在桂枝汤里那是药,只有在医生的笔下,加上智慧,用来增加津液、出汗,这才是药。吃了桂枝汤以后再喝的那一碗热粥也算药,不是只有从药店里拿来配在药里的才算药。中药很多是食品,在餐桌上是食品,治病的时候就是药品。

(2)中药有别于化学药

青霉素是药,炖肉不能搁青霉素,喝粥也不吃青霉素,只能是注射进去,干别的什么事都不行。所以,中药绝不能和化学药相比拟。

中医治病和其他医类不同,它是帮助本能的。中医拿中药一用就好病,好病就停用。比如,虽然大黄没有国界,但西医用大黄的思路是搞对抗。不大便就让你吃大黄,却并没有把不大便的原因解决了。天天不大便就天天吃大黄。为抵抗大黄的毒性,本能系统就会应变,让大黄进来后不起作用。越加量,耐受能力也越高。最后用量加到一定程度,就不敢再多用了,只好停止了。

现在,药厂标榜的生物制药,其实是用生物原料来制造化学药。虽然原料物质是生物的,但加进去的是化学物质,所以提炼出来的就不是生物的了。用化学试剂从生物中提取的单物质,都和生物制药挨不上边。恰恰中医用的都是生物药,从山上割来草,晒干切碎了煮煮喝,这是纯生物的。

(3)“快乐”也是药

祖先造“药”这个字的时候就知道,人在欢喜中不生病。快乐的乐上面加个草头——快乐草,就是药(藥)。如果去了草,快乐,还是药,它不是植物药,是另一种药(雨山按:“药”的内涵很广,远不止于此)

2

中药作用

(1)药性依赖于本能

任何一个中药,它既是药又不是药。而且人作出来的任何反应,都不是这个药的作用,而是病人本能系统作出来的反应。这么说,似乎医就没用了,但如果没医,这个道理没人说给你听。医生不仅有用,而且生死之际有大用。

(2)中药的作用

①不懂药也会治病

不说药的作用,只教你可以用什么药治这个病,这是先人的智慧。这样就算不懂药,你也会治这个病,这是中医自古就有的特点。你先学会治病,以后有工夫什么都学。

②病方药互证

《本草》应该这么学:通过学一个病,达到了解一张方子、了解几味药的目的。

在具体的方里,能看出某个药治什么病来,在这个病里它起什么作用,在那个病里它起什么作用。如果三张方子都用它,它的作用可能是三个、两个。

③掌握方药的作用

不要停留在方子治什么病上,要研究方子能起什么作用。说它有什么作用,这个表达就是准确的。说它治什么病,这样表达就不准确。因为一个方子能治什么病,10个人能说出10种病来,都是用它治的。

如果不是真正掌握上百种药的本质,就算会治病,你也没有发展。等到认识药的本质了,你可以发挥。别人不会治这个病、不会用这个药,你可以在这个地方用这个药,这是你的发明。

④仲景用药特点

看用药的变化,就能知道病的变化。看病的变化,就应该知道用药的变化。张仲景用药有一个规律:他用的这个药,在任何地方都用的是这个作用。所以看到他的用药,就要知道这个证应该是什么。

我们今天说的也是规矩。把这个规矩打破了,说法外之法。如果症有变化,你得把药掌握准了才能应变。如果真正掌握准了三四十味药,就可以发生无穷的变化。哪一味药,都有它的个性。找一些个性很强的药,掌握了它的个性,就算认识了它。

(3)中药作用提炼举例

酸枣仁治失眠还治嗜睡,并不是个性有两重性。

黄芪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并不是有两种作用。治甲疽、治痈疽久败疮,用的都是同一个个性。真正地懂这一点,才算懂了它。以为作用一大堆,那是根本没懂它。等你从一大堆功效里归纳出一个作用,就算懂了。黄芪实际上就是增加微循环的交换。不管是生死肌、治败疮、治百毒还是大补元气,都是这个作用派生的。补元气的药很多,人参也补元气,但不一样,个性之间还有差异,这才叫真正的个性。人的个性不定,但药是物质,个性是固定的,必然有的存放时间越长越好,有的一定要新鲜,陈旧就不好。

药的作用和所在方子的作用有区别。比如,不要先把大枣定一个位,要看整个病程里,大枣在其中是什么位置,这才是大枣在这个病程里起的作用。你如果单独说大枣,说不清。“大枣除肠中癖气”。癖是不通,慢性病,不通的病,这说的是共性。在具体方子里的大枣,那才是它的个性(雨山按:中药的作用要在方子治病的过程里去说)


3

药理学

(1)中药起作用的条件

物质的纯度高低,不决定能否被人体吸收。只有生命自己制造的物质,才能被吸收。要想不经过人的生化程序制造,直接给他吸收利用,不行。现在有打人血白蛋白,想不经过自己制造直接给他,就是想代替胃肠,直接给养料、药让它吸收,不行。药进去要经过消化以后才能被吸收,要经过代谢以后才有作用,提纯了不行,而且中药也没法提纯(景白按:因为不知道是哪些成分起作用)。

药是通过机体起作用,再通过大便、汗、尿把它排出去。比如吃药后,肠蠕动、胃蠕动、分泌器官也蠕动。大量的活动,组成一个向外排异的行为。如果提纯了,药直接注射进入血液就不行。比如大黄,就是因为到肠里才促进了肠蠕动,注射到血里就没法上肠里去促进蠕动。

(2)生命环境的特殊性

相同数量的病菌,分别放在试管和体内进行杀菌,结果前者需要的药量是后者的几倍。这是因为试管没有生命,我们是生命。细菌在生命过程中,比在试管里,自我保护能力要低得多。

(3)不只是作用在病位

药的作用有一定的部位,可是,并不是哪里有病,就只作用在哪里。当归、川芎是活血药,它活的是受者身体内的血。它愿意向哪里走就向哪里走,本能系统知道向哪里走最好。它是最大的智慧、最大的愿力,跟天地、大自然同样大

4

化学药

(1)因势利导才是中药

不管哪里来的,天生地长的,一切大自然给人类贡献的万物,都可以是药。但是,中药不能离开中医,中医不能离开系统思维、和谐理念。“以中医思维指导,用化学药治病”,这不是中医景白按:因为化学药的制作理念就是对抗,无法用顺势利导的理念指导用药治病)

如果在药上说,一定是医生认识生命规律,用因势利导的理念使用它时,它才是中药。对于中药,这么界定是比较严谨的。

黄连是不是中药?要看谁用,是用于对抗还是用于因势利导。如果用化学试剂从黄连里提取分离出小蘖碱,就已经不是中药了。中药用的是复合的、很多物质的组分。大自然把这些分子弄到一起,非常稳定。我们不管用了其中哪几个组分,甚至把它对人产生的其它各个影响都算进去,最后得出一个数值,产生因势利导的作用,这是中药。

(2)中药提纯不是中药

凡是用化学试剂提出来的单物质,用线性思维去使用,就不是中药,而是化学药。青蒿素、黄连素虽然是从植物提取的,但不是中药。第一,它们是用化学试剂提出来的单物质。第二、使用的时候不是中医理念,而是用对抗理念要去杀死什么。认识生命规律,在顺势利导用药的方剂中,它们才是中药。不是只要地里长出来的、树上摘下来的、大自然生出来的就算中药(雨山按:翻来覆去就是为了讲明一个道理,用来治病的才是“药”,顺应本能治病的非化学药才是“中药”)

(3)化学药不治病

阿司匹林、水杨酸钠这类化学药,叫清热药。说明书上说这个药有个副作用——发汗。有的中医,把阿司匹林叫发汗药。认为作为发汗药,它也能治感冒。用来治感冒,有治好的,但好不了的是多数。而且会造成一种假象,吃了以后人不热了,以为病好了。但过一会又烧了,你还吃,总有一天不烧。死不了人,也好不了。都说病好了,其实患者饭不想吃,干什么都没劲,进入了现在说的亚健康状态,实际上这个病没好。这个现象说明,阿司匹林治的病很多,其实一个也没治。

常吃化学药,能吃成亚健康,最后病毒、细菌、什么病都喜欢找你。现在人们要求高了,不满足于那个好了:我不舒服就是病没好。长期吃抗生素的人非常衰弱,因为把益生菌都灭得差不多了,人就失去了一个依赖。这东西不能老吃,它杀有害的,也杀无害的、益生的。中国人有智慧,绝不用化学制剂来解决这个问题。用有毒的药物治病,将来一定成为笑话。

一切化学药对人都是有害的,人只是被迫接受它。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就求助于化学药,一旦了解就不信了。接受了也不要紧,我们人还有一个系统,能去改变它。

激素和抗生素不是一回事,反正都治不了病。抗生素、激素,只能说是个内线作战的东西。中医不是内线作战,中医是把它赶出去、排出去。比如内部自己的问题、障碍,靠自己去调节,而不是请外人来主导,生命自己有能力调节自己。现在,我们认识到生命了,起码已经跨进生命科学的大门了,但还没有登堂入室。

(4)激素的作用

每个人都会自主产生激素,它是用来调节生命活动的物质。激素如果是身体自己产生的,用多少就产生多少。如果产得多了,就有器官把它灭掉一部分,所以总是处于最适当的水平。因为身体有一个自主调节系统,能调整到不多不少、均势平衡(功能是均势,物质是平衡)。

比如胰岛素是二种激素,一个是升糖的,一个是降糖的(雨山按: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需要的糖多,而身体里的糖又不够,就会把肝脏里储存的肝糖原拿出来分解成糖,把脂肪游离出来转化成糖,这是升糖素的能力。糖多了,降糖素出来了,把糖合成肝糖原存在肝脏里,再把多余的糖合成脂肪存在脂肪库里。所以血糖总是保持均势平衡,这是激素的作用。

(5)用激素治病的危害

如果激素分泌不够,不能让糖进入细胞利用,人就会浑身没劲、也没精神,糖尿出来了,血糖水平高了。降糖的激素不够就打胰岛素,糖很快降下来了,但糟糕的是,你得天天打。原来胰岛还工作,一打胰岛素就用不着胰岛工作了。长期休息不工作,功能丧失了,就不产生胰岛素了。一个壮汉在床上躺三年下来,也产生应变了,不会走路了。这是激素造成的一个祸害。

激素退烧机理我们不知道,反正会破坏生态。该发热不让你发热,让你紊乱了、不烧了。身体有个自主程序,你打乱我了,我自己还调整。调整过来了,我还得发热。你不让我发热,那只能跟你玩命,就继续烧。你继续压制我,我就继续烧。这是生命跟错误在争斗。最后,生命胜利了,自己排出去了,就烧退了。

性激素、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有许多激素,都属于内分泌。多了少了都不行,刚好合适才行。生命有一个调节机制在调节,血压需要高就调高。你不让它调节,就害了它了。

现在,时代变了,变成了用激素治病,连黑膏药里面都搁激素。一给你用激素治病,把你身体给弄紊乱了,于是就该痛不痛、该烧也不烧了。有个孩子长期吃激素,肾就衰竭了。在医院里透析,花完了钱就死了。有个老头牛皮癣抹激素,抹着抹着肾衰、透析,把钱花后也死了。

(6)合成物有害

合成的激素是有害的,不是我们自己产生的,会使我们中毒。所以,激素造成的祸害非常深,造成药源性疾病最多的是激素。身体里激素太多了就是病,太少了也是病。你只要干预它,它不是多就是少。

维生素只要是合成的,吃多了就要中毒!它和蔬菜、瓜果里的维生素不一样。大自然给我们造的吃多了,加排出去不要了,人不会中毒。

5

中药的安全性

(1)中西药的差异

中药和西药不一样,千万不要用化学药来理解、来类比中药。化学物质吃多了是真不行。中药不是药吃不对头就会死,安全性是百分之百,毒性绝对是零,偏差率百分之百没有,一百个人吃药一百个人见效。就像本来两个馒头的饭量你吃四个,结果不过是晚上你不想吃饭了,别的反应没有。

如果药吃得不对就会死人,中国早就没这么多人口了。人有一种能力,天天打一顿、不给饭吃也能活着,药吃差了也活着,药对了三分  病也好了。所以,生命是大智大慧大原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有故无殒

有一个比喻,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正确的:不管好人坏人,只要真是帮助我们,我们都会接受。所以,中医有时用有小毒的药治病,也不伤人,这和西药绝对不同。比如,番泻叶、巴豆叶子有毒,吃了就通便,挺舒服。因为它帮我们,没有毒害我们。甚至吃巴豆霜(把巴豆去油,要那霜,毒性就大大降低),就算会起倾泻作用,也不中毒。

(3)举

1、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一个老太太吃三钱雄黄,吃了两天才有点反应,不舒服,别的没事。如果化工合成的雄黄,再少也得死。天然的东西就不死,因为分子特别稳定。它进去了以后还是这个分子,很不容易分解。可能是这个原因,要不然一钱也死了。信石是三氧化二砷,一钱就死人。吃到胃里就吐,这是排异反应。吐着吐着就拉,上吐下泻。剧烈腹痛、折腾,肠穿孔,烂一个窟窿内出血,不到24小时就死人,3克就有这个作用。雄黄也是砷,吃了三钱,吃两天,老太太还在街上溜达(雨山按:雌黄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3S2),雄黄的主要成分为四硫化四砷(As4S4)。氧化燃烧含砷的矿石后生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信石是三氧化二砷的天然矿物,也可以由毒砂(硫砷铁矿,FeAsS)、雄黄加工制造而成。信石进一步加工也是砒霜。信石和砒霜两者有时候混称)

2、比如孕妇肝硬化腹水,吃了很多舟车丸(舟车丸里有巴豆,巴豆霜是有毒的),一天比一天拉得厉害。天天这么大的药力,肚子还能一天比一天大。生命多么聪明!她就是要保护一条顽强的小生命。

3、有人说,口袋里装着麝香,孕妇前这么一过,那个胎就掉了。这是撒谎!生命怕什么麝香啊?那麝香不是杀人的东西,是治病的东西。见过多少例,把麝香做成栓剂,放到孕妇子宫里,那胎就是不掉,何况只是麝香过一过。不管是吃还是外用,麝香绝不是堕胎的药。麝香通窍,原来不通,用了麝香就通了,这叫通窍。

声明:本文思想源于郭生白先生,由李景白整理和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