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赋能工作坊 | 家居设计避“坑”指南

 悦英女性领导力 2022-05-26 发布于北京

蒲导读

理想的家,惬意又浪漫的自由所在。

可是杂乱的玄关、够不着的挂衣杆……你是否天天生活在将就之下?

十六期蒲公英赋能工作坊启航了!一期以“陪你一起打造理想家”为主题,配以全新出品的蒲公英专属私享会,佐以角色饰演体验化学习的全新工作坊受到十六期种子的喜爱。它从亲密值、整洁值、个性值、科技值、成长值等五大全新维度提供独特思考和专业化整体家居解决方案,为所有参与者深度赋能。

  本文长度约4000字,阅读全文大概需要9分钟。

4月23日,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周六下午,蒲公英女性领导力研究院种子工作坊第一期活动惊喜举办。

No.1

“陪你一起打造理想家”精彩启航

蒲公英16期种子王晟,是北京集意宴空间设计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同时作为一名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她和她的团队为参与工作坊的种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陪你一起打造理想家”的主题分享会。

图:正谷有机食品公司提供了非常温馨的场地和茶点

图:正谷有机食品公司的树玲学姐在现场提供周到的服务

图:大家对正谷食品和饮料的美味赞不绝口

大家彼此自我介绍和熟悉了之后,进入活动主题。王晟为我们娓娓道来“家装那点事儿”。干货很多,因此基于演讲实录做了部分精简,分享给蒲公英的姐妹们。

No.2

聊聊家居中你踩过的坑

王晟首先引入前万科地产集团的女总设计师提出的“住商”概念。住商跟大家熟悉的情商、智商类似的,下面以时间轴展开,与大家一起来一波回忆杀。

1978年到2008年,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6平米到2008年的28平米,这个数据翻了10倍都不止,2022年,这个数据仍在不停上翻。可以说,我们中国人无论从居住面积到居住品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到了今天,甭管多大的房子,甚至住40~50平米的小户型,都跟设计师说要一个独立的衣帽间,收纳需求的变化最是明显。

从2009年到2018年,很多姐妹都经历过买房、卖房、装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踩过很多“坑”。有些未必是真正的坑,因为室内设计这件事情其实跟生活有直接关系,不仅受潮流趋势、审美取向的影响,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没有对与错,没有标准答案。但归根结底,它是基于人的需求。

所以这部分王晟为我们总结了一些装修中的“坑”。

01

玄关

进门一堆鞋,或者到了双11的时候,家里进门的地方是不是堆满了各种包裹,回家的时候门都打不开。玄关的概念已经很普及了,其核心是一个从室外到室内的一个过渡空间。

02

电视背景墙

作为一个彰显了家庭的经济实力的特定时代的产物,往往华而不实。

03

客厅

以前标准的沙发、茶几、电视柜外加背景墙曾经是标配,到现在只保留沙发,装个投影,没有电视了,客厅客家安静舒适。这里的核心是我们如何更加智慧地、更加多样化的利用空间。

04

厨房

典型的中国厨房模式,被称之为“孤单的厨房”。为什么会孤单?做饭的人背对着外面的环境。如图的做饭环境,其实是会影响人的心情和行为。

05

卫生间

相信很多姐妹们已经脱离了一体式卫生间。在房间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或者在空间充足的情况下没有合理地做分离式卫生间都属于一体式卫生间。在国民动画片中,连小头爸爸都经历过这种排队上厕所的窘迫。

06

万家灯火

大家是否知道3000、4000、4500指什么吗?我的答案是颜色的从暖到冷。那么哪个更适合于家居氛围?是暖色,越暖越好,就是数字低的更好。当然有人讲孩子护眼要用到偏冷一些的光源,但是很多家庭会出现特别白的光,不经意又按在了餐桌上面,然后做了一桌菜,灯光打上去非常冰冷。其实并不是做的饭不好吃,而是光没有选对。

许多生活中的将就,虽然没有什么切肤之痛,但真的会降低生活品质。大家对照上图看看有几个躺枪的,比如,被家具挡上的插座,切菜的时候是黑的……。

最后特别提醒姐妹们,一是谨慎看待免费设计。羊毛出在羊身上,免费提供的设计实际上会转嫁扫施工环节、主材环节。

二是不主张大家选择过于年轻的设计师,因为家装这个行业其实跟生活阅历非常相关,设计师的见识远远大于设计功力。

三是好的设计赋能美好生活,设计是有价值的。

No.3

后疫情时代,你需要知道这样的家居

时间轴来到2019年到2024年,我们将它定义为后疫情时代的家。这个阶段是新的一波浪潮,发生了很多思路上的变化,从行业内从业者的视角看,我们也觉得有很大的变化和创新。

左侧图为10年前漂亮的样板间,右侧是C端客户自己打造的家。左侧样板间的说辞叫造梦,即刺激消费,右边图则是针对自己生活的需求。

的背后有很多的焦虑其实是跟我们当下的生活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每天的焦虑,大家都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升职、收入、情感等,但是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家其实是咱们焦虑的一个隐性推手。

在搬家,或者决定装修之前,最重要的是先把需求梳理清楚,再去做设计,而不是一味地讨论颜值。颜值是有潮流的,很快就会过去,但需求是不变的,比如说现在有叫“八爪鱼妈妈”,在以前的一个小屋子里,孩子喊妈妈,让妈妈也又忙又乱。但是现在我们讲究空间的变化以后,八爪鱼的功能会让妈妈对空间的掌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tip:电器时代为我们的家务减负,会带来特别高的幸福指数。所有用过洗碗机的姐妹们都说知道得太晚了,没有一个人会因为用了洗碗机而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我们可以总结为四大焦虑,情感、教育、时间和健康。比如说关注健康的客户,有睡眠困扰就很焦虑,好的卧室环境,通过智能化家居,包括新风健康指标的优化,可以说是一个隐性的推手来帮助你解决和缓解健康焦虑。

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个人的需求都不是一样的,但是根据我们设计师的经验,除了颜值之外,无论装成什么风格,收纳和功能都是最重要的。此外,大家都越来越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有爱的连接。

No.4

五大维度破解家居整体解决方案

最后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场景,这是一个网红词汇。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如果周末恰巧在家需要处理一项不是非常严肃的工作,你就会觉得在一个开敞的环境下和家人融合在一起,这样做这个工作就会很放松。但恰恰家里没有这样的环境,迫不得已得去小黑屋里,甚至有更糟的情况就是在小黑屋里还得现找出一小块空间去工作。怎么办?今天我来帮助你。

我在2020年参与了一个住宅精细化设计的课题研究,把居家生活的场景提炼了出来。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出来,比如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提出来洁污分区,怎么解决外卖快递,怎么能够通过室内环境更多地陪孩子在家里做家庭娱乐,怎么能够给自己有换衣打扮、化妆护肤之类收纳空间,甚至包括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新家居方案的五个认识维度

1、亲密值

亲密值包括亲子关系的共建、夫妻关系、家庭成员的关系等。有一个英文简写叫 LDK,简单来讲就是起居室+餐厅+厨房,被称为典型的家庭核心区。我们认为在开敞的家庭核心区会促进我们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

像这种社交厨房,这就不再是孤独的厨房了,不再是孤独的厨房了。这张剧照来自《小欢喜》,陶虹虎妈给他们家孩子和客厅之间做个窗户,用了百叶帘,陶虹可以通过百叶帘来看到孩子是否在学习。真的是高手都在民间。这个需求对于虎妈来说很重要,是她需要掌控孩子。我们不谈对与错,存在即合理,希望给大家多看几个案例,给大家一点思路的启发。

这是一个客户家里的一个基本情况。一个150平米的房子,夫妻两人还没有要孩子,经济情况比较好,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会来帮忙照看,对先进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非常认同。他希望家里有一个能够和孩子读书写字还有一起玩耍的空间,要有多功能的大茶台,要单独做出一个衣帽间,希望厨房是可开放的,要有一个中岛大餐台。基于这些需求,我们看到设计师从整体上做的改动如上图。

2、整洁度

整洁度是后疫情时代提出的新要求,甚至现在有提出来叫入户门之外和室内双重玄关的设计。比如在室外的区域可以通通过这样的洞洞板的形式,将孩子的球、脏的滑板车,以及需要消杀的快递外卖等都可以在室外部分解决。在这个地方,可以设置监视探头,以及安防系统来预防丢失。

室内也可以进行分类,比如需要解决多少区域的收纳,玄关外收纳、玄关内收纳、餐厅内收纳、厨房收纳、中岛收纳、衣帽间半净衣区,这也是一个新概念,因为穿了好的套装,不可能天天洗,也不可能今天穿了明天再穿,这就是所谓叫半净衣区,挂放在哪个地方,以及生活用品囤货收纳等等。

在之前大家没有玄关,到后面发展成有玄关,到今天我们讲叫玄关库的概念。比如家里有孩子的姐妹们,婴儿推车有几辆,还有自行车、滑板车,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有二娃就更多了,足球、篮球有四五个。所以像洞洞板的形式,可以将空间不要集合在平面,而是把它立体化起来。宜家有非常成熟的产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3、科技值

现在更多的是说智能家居这是一块,我们讲一下白色家电。开发商做过大量的消费心理研究,现在有一个点叫白色家电种草。现在的女生们不太关心穿什么衣服、好不好看,更喜欢料理机、除湿机、干果机,以及各种各样的面膜冰箱,这些全部统称为白色家电。但是买了很多回家之后发现没地方摆,摆完了之后也没有电源插,这些都是坑。

所以一定要提前规划。嵌入式的厨房电器塔是未来的主场位,像微波炉、蒸烤箱、洗碗机,再次呼吁,有条件的一定要买洗碗机,生活质量会大大提升。

4、个性值

越来越多人开始有个性意识,体现为个性的需求,比如有在家里做舞蹈室的,包括现在女性地位的崛起,希望跟男士的收纳空间进行区隔,很多个性化的需求涌现出来。任何需求提前规划好,就可以设计出让自己舒适的空间。

5、成长值

很多年轻的家庭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随着一娃、二娃的诞生对于空间的使用和功能的设计会随之调整。这就要求设计具备完整的基础功能和丰富的可加载性,既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又为未来的变化留出足够的空间。

工作坊花絮

撰稿/夏鑫琪

美编/胡祉洁 田雨萱

审稿/王海茹

    主编/刘湜 凯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