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书法■莫言书法浅赏:雪落黄河寂无声

 微风读书会 2022-05-26 发布于陕西

点击上方微风读书会关注我

莫言书法浅赏:雪落黄河寂无声

文/魏锋

在所有著名作家中,因书法和绘画引为自豪的并不在少数,有的著名作家,书法和绘画的成就甚至高于文学创作的成就,这或许就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2019年8月25日,莫言微信说,他收到管峻送的两支笔,并说:你可跟管峻要几支他的专用笔,好使。莫言

莫言的书法籍籍无名,与其成就卓著的文学作品相比,或可忽略不计,其原委不知所以,但绝对与这个摘取诺贝尔奖章的文豪一直不善张扬的性格有关系。我们不妨关照如今沸沸扬扬的书法乱坛,如果莫言稍加用心、稍加泼墨,总不至于落得如今“雪落黄河寂无声”的场面。看看当下的书法视界,那个不是凭借了书法以外的权贵财势,浪得盛名,还有不菲的进账,傻憨敦厚的莫言如果早悟此道,稍加泼墨,引得碎银哗哗流淌,也不至于拿了诺贝尔奖金在北京买房惹得众人笑掉大牙。

莫言的书法,如其本人,既没有一惊一乍的震撼之处,也没有趋炎附势的萎靡之作,天然浑成,自走一格,与其振聋发聩的文学作品相比,确实不敢同日而语,有好事者真要拿其书法比肩文学,那不是撒谎就是吹牛,充其量,莫言的书法只能算一个中等水平,勉强的中等水平。

之所以把莫言的书法列为中等水平,是因为笔者把书法作品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上等水平的书法作品独创性较高,且已形成前不见古人的公认风格;中等水平的书法作品继承性较强,能够把书法经典同自己的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下等书法作品较多,除上中档次以外,随意性突出。

但是,这种水平的书法并不是没有可资欣赏的价值,正如高山有高山的雄伟,大江大河有大江大河的汹涌,低山丘陵也有低山丘陵的俊秀,微泉小溪也有微泉小溪的玲珑。莫言的书法总是给人一种不一样的审美享受,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

莫言的书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堂、条幅之类,一类是手札、签名之类。

从幼时起,莫言对书法便已兴趣颇深,莫言曾说:“我从来不敢把自己的字称为书法。过去不敢,今后更不敢,我涂鸦的这些玩意儿,充其量也就是毛笔写的字而已。如果非要给一点价值,那就是给方家提供一点笑料和供批评的”。书法作为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以汉字为载体传递着历史、文学、语言、美学等等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莫言作为当代文人,与文学、艺术密不可分,他用自然、轻松、率意的笔墨表达内心的情感,讲述内心故事,反映出真实的生活。我们从他的字迹中感受到行云流水的意境与气吞山河的磅礴,从作家的书法中能体会到的则是文人之于艺术的创作情怀。

莫言的书法给人一种随心所欲、自由挥洒的感觉。自然淡雅,没有丝毫做作与雕饰,他的书体有篆书、隶书、行书、楷书,制作有中堂、斗方、条幅,他的每一幅书法作品都给我们不同的审美体验,有的古拙宽博、潇洒秀美、老辣纵横,有的轻松俏丽,毫无油滑之态,全无流俗之弊,身为著名作家,莫言重视书写的素材有他特殊的个性,他积极追求的是书法与文学的相得益彰,他的书法作品既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也是特定环境下,心灵世界的写照。透过他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沉浸于古人的诗情画意之中,得意忘言,得言忘书,心手双畅,物我两忘,完全陶醉在书法艺术和文学艺术的融合之中。

如同文学创作一样,莫言在汲取生活养料之后,依靠缜密的构思进行字的造型、篇的造型,并十分注重造型之间的关系。艺术构思是作家在素材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创作动机驱使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莫言巧妙地运用这种构思,指导和完成自己的书法创作,把汉字作为素材,把情感作为艺术发现,将汉字变为书法符号,经历繁复的碰撞、解体又重新聚合,最终将两者结合起来挥毫泼墨,形成自己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跟他的文学作品一样,是内心情感的表达,把书法视为个人情感过程,并把这个过程升华为书法追求。欣赏莫言的书法作品,情感跃然笔下,恣肆发挥,不受限制,不讲究藏锋漏锋,但对浓淡疏密、节奏变化和谋篇布局都有独特的表现,纵观他的书法作品,一以贯之的是轻松、愉快和自然而然,用厚实的古典文学修养作为底气,“道法自然”的书写感觉作为核心,淳朴良善的心性作为支撑,在正义善感的澎湃激情下,挥洒自如,水到渠成,天然书就。这种看似无意的书写正是大家通常惯用的手法,下面两幅字就比较恰当地佐证了这一手法。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书法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古老汉字的书写艺术为蓝本,自古以来很多文人的字是写得很好的,莫言概莫例外。

音乐美是莫言书法的显著特色,在旋律的架构上,他采用气势恢宏的叙述手法,将整幅汉字布置在意蕴磅礴或缠绵隽永的框架之中,给欣赏者以完整的审美体验,既纵横恣肆、信马由缰,又循规蹈矩、层次分明,在宏大叙事的把控上,放得开,收得住,如同一曲交响乐,既有如雷贯耳的震撼,又不至于滑落为噪音,以此为核心,在单个汉字的书写上大胆而随意,不拘一格,每个字如同一颗珍珠,或一组音符,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功效,在各个汉字的排列组合上,如同绝色音乐中的不同音节组合,精当而又奇妙,远近高低,大小肥瘦,这些具备单个美感的汉字经过笔端神奇地组合,呈现出一种结构美,或犬牙交错,或秩序井然,落差分明,曲折幽深,让欣赏者驻足案头,自然而然地从耳际回荡起优美动听的音乐,高亢处,如江河奔腾震撼人心,哀婉处,如梨花带雨牵肠挂肚,明朗如云破日出霞光万里,缠绵如雾里看花迷离朴素。

形体美是莫言书法的核心,这在他的任何一件作品中都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几乎每件作品无一例外地坚守了这一核心。一个是单字的形体美,汉字本来就比较讲求字形美,不论是繁体汉字,还是简体汉字,均沿用了这一概念,也不论是甲骨文、石鼓文、金文,还是由其演变而来的大篆、小篆、隶书和其它字体,都在字形上刻意追求美感,在书法层面,莫言同古今大书法家一样,都不约而同地把汉字的单体美作为书法艺术的一部分,莫言的单体字敦实淳朴,端庄秀美,给人以真实清爽之感觉,同时,他还利用渊博的文学知识将字的内涵同外在形体结合起来,使汉字产生了饱满壮实的意蕴;在书法整体结构上,他同样关注形体美,该横幅表达的,绝不竖轴书写,该竖轴书写的,绝不横幅表达,有时为了体现整篇的形体美,宁愿变换角度,更好地泼墨表达。另外,在书法行列编排上,他竭力讲求单字、行列融合之美,细心排列,巧妙整合,精心研磨,准确地将每一个汉字放置在每一个恰当的行列上,将每一个行列布局在精准的篇章,如此,使整篇书法作品给人以由里及外、由小到大的形体美。

清新流畅和质朴典雅在莫言的书法作品中溢满芳香,看似随意落笔,实则功力深厚,这是众多底蕴肤浅和笔力不及的书家绝不可以抵达的境界,既要古为今用达到清新流畅,又要标新立异质朴典雅,这不是一般书法家能够做到的,要么清新流畅,要么质朴典雅,但将二者有意无意地结合起来,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但莫言做到了,不论它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不论它书写怎样的内容,也不论他在何种境况下书写,他的作品总能突出清新流畅和质朴典雅这两种不同的特色,并且这两种不同的特色相映成趣,一个反衬着另一个,让整个作品呈现出无穷的韵味。

魏锋,陕西省彬州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微风读书会”微平台主编,“陕西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入选作家之一,《中华文学》杂志签约作家。代表作品:《春天里放飞梦想》《微风轩书话》《俯瞰文学高原——评论家李星文学评论生涯与陕西“茅盾文学奖”三大家》等,评论文章曾入选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分析,文章曾在《人民文学》杂志海内外游记征文、全国报告文学征文、全国职工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奖。

走进微风读书会 品读经典好书

签名书绿色通道

全民阅读■ 陕西咸阳:“微风读书会”受众读者突破200多万人次

本文为微风读书会 〡授权或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如需授权转载

移步微风读书会

后台留言申请

编 辑:宇星 |  审 核:魏 锋

点赞分享朋友圈,给小编一点点鼓励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