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的中年人身上会散出“老人味”?

 牛牛书屋512 2022-05-26 发布于湖北

有些中老年人身上有一种奇怪的味道,俗称为老人味。从中医来分析,这与阳虚气化不利相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老年人周围常常能闻到一股很特殊的气味。有人说闻着好像是烂苹果味,也有人说是烂白菜或者尿臊味……尤其是在冬春季,老人洗澡的次数减少,屋里通风的时间少了,闻着味道更明显。

民间把这种不少老年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称为“老人味”。日本研究人员甚至专门创造了一个词来形容老人身上的这种特殊气味,叫做“加龄臭”。

为什么会出现“老人味”呢?

日本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气味中有一种被称为2-壬烯醛的物质——脂肪酸和过氧化脂质结合产生的一种带有臭味的不饱和醛。它的分泌量会随着衰老而增加。研究人员对26-75岁之间具有体臭的人进行了分析,发现2-壬烯醛这种物质只出现在4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身上。。

从中医来分析,这是阳虚和湿热两种病机所产生的。就阳虚而言,阳主气化,阳虚则气化功能下降,导致痰浊水湿热毒等代谢产物容易积滞于体内。就湿热而言,湿与热叠加,最容易造成怪异的气味。比如,脚臭、狐臭、口臭等都由湿热而产生。

我的观点是,凡是出现“老人味”的人,都偏于阳虚体质和湿热体质,且二者兼有。从生活中来观察,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年人身上出现了“老人味”,即与这两种体质兼有相关。

一方面,中年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经常处于焦虑紧张之中,容易耗伤阳气,造成阳虚;另一方面,由于过食肥甘厚腻以及吸烟、喝酒,容易造成湿热内滞。久而久之,就容易散发出湿热的味道,即俗称的“老人味”。

随着年龄增长,阳气变虚,人体的脏腑功能下降,容易造成湿热内滞。若洗澡不勤,就会有异味从脖颈、耳后、胸口、腋下等湿热容易积滞的地方散发出来。

而且,男性散发出来的“老人味”往往比女性更明显,这种味道会在50岁后更加浓烈。男性之所以比女性“老人味”更重,原因之一就是有吸烟喝酒的坏习惯,容易导致皮脂增多释放的2-壬烯醛随之变多,味道就变得更难闻了。

那么,中年人当如何避免出现“老人味”呢?

一则,注意个人卫生

最好能经常洗澡,即使是冬天。这样有助于清洗皮肤,减少皮肤表面滋生的细菌,从而缓解异味的产生。

冬天如果不出汗,不一定每天都要洗澡,但建议一定要清洗面部、颈脖、腋下、腹股沟和脚。夏天会出汗,建议要每天洗澡,不但让人感觉清爽,更可去除皮下的异味。

二则,清淡饮食

人到中年,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少油少盐少糖。清淡饮食好处甚多,其一能养脾胃,脾胃主运化,脾胃旺则气血化生充足,从而使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得以濡养,人会更健康;其二能减少湿热的来源。清淡饮食不容易增湿增热,有助于缓解脾胃的压力,同时也能减少异味的产生;其三能调和五脏的平衡。五味各入五脏,过重的口味伤损五脏,导致五脏功能失调。

建议少吃垃圾食品,多属高油高糖高添加剂食品,会增加肝肾的代谢负担,也会造成湿热内生。

尽量少喝酒或不喝酒。酒性偏湿,白酒则偏湿热,啤酒和红酒则偏湿寒,都容易伤肝伤脾,导致湿热内滞,进而诱发异味产生。

三则,积极运动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毒素垃圾顺利排出,可以更好的控制体重。多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血液含氧量。

从中医来分析,运动能宣畅阳气,加强阳气的气化功能,从而及时排出体内积滞的湿热浊毒,有助于避免产生异味。

况且,运动能调畅心神,让心主神明的功能和畅,从而让五脏六腑归于和谐,亦有益于健康。

四则,保证充足的睡眠

我们都要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安养五脏,从而使身体状态稳定,正气健旺,不容易患病。

建议尽量在晚上11点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保证每天7-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有助于中年人身体健康,且能避免异味越来越严重。

五则,戒烟

生活中我有体会,吸烟的人身上和口中总是散发出难闻的味道,甚至令人作呕。现代医学认为,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甚至会促使基因突变,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导致体内积累的毒素越来越多,影响健康。

从中医来分析,烟性热而燥,容易燥湿成痰,化为痰热,郁滞于肺胃,发为异味。

当然,适当饮水也是必须的,有助于排出浊毒。但饮水当适度,以感觉舒服为度。我不建议每天要喝八杯水,或要喝2000毫升水。若体质偏于阳虚,更兼喝水太多,气化不利,容易造成水毒积滞,反而会伤肾。

我的观点是,生命以阳为本。所以,对付一切疾病都要重视养阳,如果能让人体阳气健旺,则五脏六腑气血和畅,不但健康,亦不会产生异味。反之,若阳气不足,气化不利,就容易产生各种痰浊水饮湿毒等代谢产物,积滞于体内,既会导致疾病,亦会产生异味。

那么,中老年人当如何养阳呢?我有如下建议:一则,多晒太阳,尤其是冬天;二则,忌食寒凉食物;三则,积极运动;四则,适当用灸;五则,必要时可用汤药。比如,阳虚或寒湿体质者可服小剂量的四逆汤或理中丸等,即有温阳养阳之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