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第350课:成语“跛鳖千里”中,“跛”是什么意思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足”部的两个汉字:“踣、跛”。这两个字,既不是生僻字,也不是常用字。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1、踣。读音有两个:
(一)bó。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踣,僵也。从足,音声。《春秋传》曰:‘晋人踣之。’”形声字。本义是向前仆倒,这里提到的《春秋传》指《左传·襄公十四年》,现在的版本写作“与晋踣之”。

(向前仆倒)
《尔雅·释言》:“斃,踣也。”郭璞注:“前覆。”邢昺疏:“前却颠倒之名也。斃又谓之踣,皆前覆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踣与仆音义皆同。”《左传·襄公十四年》原文是:“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杜预注:“踣,僵也。”孔颖达疏:“前覆谓之踣,言与晋共倒之。”《左传》这段话的意思是:譬如捕鹿,晋国人抓住它的角,各部戎人拖住了它的后腿,和晋国人一起让它仆倒。

(《左传·襄公十四年》书影)
也指倒斃。《三国志·吴志·鲁肃传》:“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这是周瑜写给孙权的遗言:让鲁肃代替我,我死(斃命)之后,我就没有惦念的事了。

(周瑜之死)
本义之外,踣还有其他用法。比如:
(1)陈尸。《玉篇·足部》:“踣,僵尸也。”《周礼·秋官·掌戮》:“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郑玄注:“踣,僵尸也。”孔颖达疏:“踣者,陈尸使人见之。”
(2)颠覆;败亡。《左传·襄公十一年》:“队命亡氏,踣其国家。”杜预注:“踣,斃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丧君灭族,灭国亡家。
(二)pòu。《广韵》、《集韵》均有这个读音,有两个用法:
(1)同“仆”,《广韵·侯韵》:“仆,倒也。踣,同仆。”《集韵·侯韵》:“仆,僵也,或作踣。”
(2)毁坏。《吕氏春秋·行论》:“累矣而不毁,举矣而不踣。”
踣的小篆写法如图:

(踣的小篆写法)
2、跛。读音有三个:
(一)bǒ。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跛,行不正也。从足,皮声。一曰足排之,读若彼。”形声字。《说文解字》给了两个本义,但在这个读音下,本义为行步偏跛不正。《易·履》:“‘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大意是“眼盲强看”,不足以辨物分明;“脚跛强行”,不足以踏上征程。比如《红楼梦》的跛足道人,他行走不正的样子叫跛,至于他跛足的状态,起于他的行路不正;

(《红楼梦》跛足道人与甄士隐)
又比如:《荀子·修身》:“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跬步指半步,意思是跛脚的鳖不停地走,也能走千里地,“跛鳖千里”后来发展为成语,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大的成就。

(跛鳖千里)
(二)bì。这个读音出自《广韵》,也是《说文解字》所说的“读若彼”。有两个用法:
(1)足排之。徐锴《说文系传》:“跛,足排之。读若彼。”至于“足排之”是什么意思,目前没有统一说法,暂存疑。
(2)立而偏用一脚。《广韵·寘韵》:“跛,偏任。”《礼记·曲礼上》:“游毋倨,立毋跛。”郑玄注:“跛,偏任也。”孔颖达疏:“跛,偏也,谓挈举一足,一足踏地。立宜如齐,双足并立不得偏也。”《礼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走路不要露出傲慢的样子,站立时要双腿挺直,不可一腿直立,一腿打弯。”
(三)pō。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古代人名用字。《集韵·戈韵》:“跛,人名,楚有薳跛。”
跛的小篆写法如图:

(跛的小篆写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