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碎语杂记 | 读书为了什么(20220204)

 昵称815848 2022-05-27

网上读到一句话,说是培根说的。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百度搜了一下,出现最多是一种肉制品,作为人的名字也有好几个,看了一下介绍,第一感觉,大概率应该是弗朗西斯·培根,后来发现,应该就是弗朗西斯·培根。
 
百度关于弗朗西斯·培根的资料说,这个培根生活中四百年前的英国,是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伙计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过英国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后因宫廷阴谋被逐出宫廷,不再玩政治,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大批在近代文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另外,他还以哲学家的眼光,广泛思考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集成《培根随笔》。
培根身体孱弱,他把雪填进宰杀之后的鸡肚子里准备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时,受了风寒,引发了支气管炎,病情恶化不治而死,真正的为科学献身。
 
上面那段话,按字面意思,读书的目的应该是寻求真理,增长智慧,更好地认识世界,而不应该是为了吹嘘炫耀。
这样说,从正能量角度,倒也很正确。
 
其实这句话的出处应该是弗朗西斯·培根一篇名为《论读书》的小文章中的一句话,这篇文章网上能搜到,有人还同时列出了三个版本,差别挺大。
通读一下全文,对读书的问题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有些文字,单独挑出来读,和放在整篇文章中读,意思不完全一样,至于外国人说的东西,因为经过了翻译,可能也不是原味了。
 
说说个人对读书目的的一些谬论。
 
读书有广义的读书和狭义的读书,广义的读书有时候是指上学或者更广的学习,狭义的读书就是看书、阅读。
广义的读书包括狭义的读书。
有些关于读书的论述,其实很难分清广义还是狭义,感觉都合适,一般同志又不是做学术研究,也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
 
中国人对待读书,似乎比培根上面那句话更功利一些。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好文武艺,卖于帝王家,都是流传了百年千年的古训。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做大官、骑大马,一直是过去读书人的终极追求,儒林外史上鲜活的案例很多,比如范进中举。
我当年上学时,老师还谆谆教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父母整天批评,好好学习,没事别看那些乱七八糟的闲书;整天看闲书,把眼都看坏了,等等等等。
据说现在最新的提法是好好学习,考985、211……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的读书目的都像上面那样高大上,我上学时,就经常上课偷着看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被老师没收过很多次,借同学的一本线装《儒林外史》被老师没收后没了下文,还和书主打过一架。
那种读书,纯属是追求舒服愉悦,听说还有更黄赌毒的,更刺激。只是听说。
 
个人感觉,读书目的很重要,也不重要。
所谓重要,有明确的目的,你就可以有选择地读。现在,人已经陷入知识的海洋,到处是书,多的都不愿意读了,很多人看到书就烦,这种情况下,最好有所选择,读得效果更好。
所谓不重要,读总比不读好,不管是抱着做大官娶美妻的目的还是抱着解放全世界拯救全人类的目的,读些书总是好的,很多时候,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被启发,被感动,被教化,一些错误的想法会慢慢扭转纠正。从哪出发不重要,最后到了哪里更重要。
 
说到底,书是好东西,还是多读点好。
我赞成还是不分门类地多读些书,天文地理、诗词小说都读点,别局限于课本和老师指定的那些参考书。
不用担心孩子读书读坏了,坏人很少是读书读坏了的。
 
关于读书的用处,其实弗朗西斯·培根在《论读书》一文开头就说得很清楚明白了。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能怡情,能博彩,能长才。
很多情况,三种功能都具备。为了什么是一回事,最后的收获,都有。
 
没事儿多读点儿书。

2022年2月4日

END


公众号IDkbwdwys0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