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一农田坍塌,发现168座墓,考古专家大喜:还有6座皇帝墓

 丘山三也君 2022-05-27 发布于重庆

《策林》有言:“动必三省,言必再思。”考古工作之精髓,乃是谨慎三思。考古之工作,常为不可逆之过程,稍有闪失,则损失难补。故,考古之人不可急躁,不可得意忘形。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墓葬一直是人们十分看中的事情。在今天,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未曾探知的古墓。它们静静地沉睡在地下,等待着世人的发现。对于考古工作者而言,每一座古墓的发现,都意味着新的历史证据的出现。

今天的人们对于许多古墓的位置,都是通过历史相关资料而确定的。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历史资料往往存在很多偏差和谬误,会对考古工作起到误导作用。尽管如此,这些历史资料依然具有不俗的参考价值。

在河南一处坍塌的农田里,考古专家发现了168座古墓,甚至其中还有6座皇帝陵墓。这6座帝陵的发现,意味着会有重大考古发现,这让考古工作人员大喜过望。那么,这处古墓群是如何被发现的?这6处帝陵又是哪几位皇帝的?而后来又发生什么呢?

这件事情发生了

2007年,当时河南洛阳一带的白草坡村即将迎来铁路建设工程。由于河南洛阳是历史上的古都,所以每次工程建设之前,都会有考古人员进行实地勘察。白草坡村的这项工程自然也不能例外。

在当时,白草坡村只是洛阳一处十分普通的村庄,考古人员对此处并不抱有新发现的希望。然而,当他们进入白草坡村之后,他们的观感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考古工作人员在这处村落里,发现了许多汉代时期的石砖,这种现象十分异常。

在走访了一些村民之后,考古工作人员得到了答案,

原来这些砖石都是村民在附近捡拾到的。这么多的汉代砖石代表着这里一定存在大工程,但是这个大工程具体在什么地方呢?

为此,考古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地毯式搜索,不放过一点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考古队最终在一处坍塌的农田里发现了线索。

在这处坍塌的农田下面,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处古代建筑遗址。

经过发掘,考古专家通过建筑遗迹,基本确定这是一处东汉陵园的遗址。在查阅相关史实资料过后,

考古专家推测这是一处“寺园吏舍”,换句话说,这处遗迹是守陵人的住所。

守陵人住所的发现,让考古专家大致确定了陵墓所在的范围。之后,考古工作队开始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了仔细勘察。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调查,调查结果让在场所有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甚至让后来知情的上级领导也大为震惊。

经过勘测,考古工作人员在此地共发现了168座墓葬,这里是一处大型的墓葬群。不仅如此,在后来的深入调查中,考古专家断定这里存在6座皇帝陵墓。对于这个结果,考古队的所有人员都大喜过望。

考古专家将这一惊人的调查结果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上级部门的有关领导意识到此事重大,急忙召开了相关会议。在会议上,一些考古专家表示应当对全部或者部分陵墓进行发掘工作,以进行东汉时期丧葬仪式和习俗的研究。

对于考古专家的建议,有关领导并没有立即同意,而是进一步对墓葬群的情况进行了解。

在了解到墓葬群并未遭受盗墓贼盗扰的情况后,出于稳妥考虑,领导拒绝了考古专家的建议,转而要求对白草坡村墓葬群进行保护。

尽管墓葬发掘工作没有批准,但是通过墓葬群已有的发现,结合相关史实资料上的内容,考古专家对于这处墓葬群有了一定的推测。

考古专家推测这处墓葬群应该是东汉帝陵的“南兆域”。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东汉时期的帝王陵墓分为了“北兆域”和“南兆域”,其中“北兆域”的位置已经探明,位于今天的洛阳邙山之上,而“南兆域”的位置却一直未被发现。所以白草坡村的墓葬群基本确定就是“南兆域”。

结合史实资料,专家推定这里分别存在刘庄、刘炟、刘肇、刘隆、刘缵、刘志这6位东汉皇帝的陵墓。

虽然“南兆域”暂时无法被发掘,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考古专家一定会对这处墓葬群进行考古研究,里面沉睡千年的文物也会出现在世人面前。考古工作应当秉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不应采取冒进的策略。发掘工作一旦开始,就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文物一旦发生损坏,就会造成永久的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