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才明白,把子女培养成“老实人”,是家长的“失败”

 阳光ewi5000 2022-05-27 发布于广东

文/大琦

导语:教育的成功从来都不是学生考多少高分,因为教育包含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原生家庭”的问题,因为原生家庭影响着学生的为人处事还有性格。

我们身上总有一些家长留下的痕迹,这些可以称作是“基因问题”,也可以理解成受环境影响的原因。

现在家长们已经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们也懂得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在家长看来将学生培养成一名老实人才是教育的成功。

将子女培养成“老实人”才是教育的失败

老李是一名普通工厂的员工,自己本身也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尝尽了生活的苦。他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上心,老李经常告诫儿子

“我们家里条件一般,也不能培养你学习特长,学习才是你唯一的出路,在学校不要与同学打架”。

相信许多学生在小时候都听过类似的话语,家长说这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一般,不要给家长惹事。

这种话听得确实也没有毛病,但对学生而言这可能是一种无形的打击,如果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学生很有可能会成为谨小慎微的性格。

而这种性格我们常常被说是“老实人”,我们在外出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人夸奖别人的孩子老实,家长可能在沾沾自喜,但学生的内心可能会非常痛苦。

老李的儿子成绩不错,没怎么上过补习班但还是考上了一本院校,可等到学生走进职场的时候才发现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从来不让家长担心的他却给家长打电话说自己要抑郁了

自从毕业开始他接连换了两份工作,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同事和上级将最不好做的事情留给他,原来他还以为是自己“得到重用”了。

等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自己太好说话了,并不会拒绝别人。

这位父亲能体会到儿子的痛苦,也能体会到应届生的不容易,他将这段属于自己的经历分享到网上,无奈感慨:人到中年才发现,将子女培养成老实人才是一种失败。

老实人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吃亏

许多家长都认为“老实”是一种夸奖的意思,有的家长甚至会觉得自己家学生老实得益于自己的教育。

确实是因为教育问题,但这种教育让学生受益的几率并不大。老实的学生在学校内很容易吃亏,可能还会遭受到别人的“恶意”。

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学生阶段很容易分帮分派,有的学生为了突出自己厉害,就会欺负那些看上去老实的学生。

老师的学生基本上也是敢怒不敢言,因为家长教育自己不要随便惹事。所以学生决定忍让,但忍让的结果就是“变本加厉”。

如果学生的成绩一般在班级中没有特殊的表现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如果家长也不注意这方面问题的话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学生原以为在学校里面忍一忍就过去了,可等到学生进入职场的时候才发现人际关系变得更复杂了。

过于老实的学生很容易在职场中被忽视和被欺负,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要服从安排,善解人意。

但家长却没有告诉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当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走出社会的时候也想着改变自己,但真的太难了。

“因材施教”可能更适合当代家庭的教育方式

其实有的学生本身就毛毛躁躁的,遇到事情只想用武力解决,如果家长不约束学生那么以后的发展方向我们可想而知。

也有的学生天生就内向不爱说话,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就要让学生明白“不惹事也不怕事”的道理。

所以“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大家的教育方式,家长要慢慢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育好学生。

笔者寄语:

家长应该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不要过度束缚学生的自由,如果小时候不培养学生拥有独立的思想,等到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很容易任人摆布。

今日话题:

大家认为怎么教育学生才能让学生“不老实”?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