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长工找到南昌起义部队后,主席说:长工,我还要打你的注意

 兵说 2022-05-27 发布于云南
四野战将系列:何长工4
作者:桅杆
何长工1901年生于湖南华容,自小家境贫寒。因何氏在当地是大家庭,他得已入何氏家族的私塾、小学读书。由于天赋高,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3岁升入岳阳第三联合中学。之后考入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大专),毕业后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后还当过华容县民团团总。
良好的教育和复杂的经历,参加秋收起义后,表现出相当强的军事才能。在红军时期,经常承担急难险生的任务。例如我军第一次改造绿林武装、第一次改造起义部队,都是何长工负责完成的。本文就来说说改造绿林武装的一些事。
(一)主席再次“打何长工的主意”,派去改造绿林武装
何长工寻找南昌起义部队返回井冈山不久,1928年1月的一天,主席对他说:“长工,我还要打你的主意,决定派你上山,去做王佐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井冈山有两支绿林武装,一支是袁文才的,驻山下的茅坪;一支是王佐的,驻山上的茨坪,两人是结拜兄弟。当时,秋收起义部队与这两支武装建立了联系,但只是合作关系,尚未对其进行改造。
袁文才有文化,思想也比较进步,1926年加入组织,已经接受秋收起义部队的领导。王佐则比较草莽,没有读过书,绿林习气更浓,是改造的重点和难点。所以主席派何长工上山,并且是一个人去,明确他的工作目标,“就是要他们请我们的人上山”。
一个有文化、留过洋、当过民团团总的人,要独立去改造一支绿林武装。这个反差真的有点大。在主席谈话时,何长工是有畏难情绪的。
对此,主席耐心引导,革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当时我们的力量还很弱小,需要团结各个方面的进步力量共同奋斗。这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造人。主席说:“中国有三山五岳,山大王、地方武装多得很。”并特别强调,把这支队伍改造好了,一来可以壮大我们的力量,并稳定根据地;二来可以为今后改造旧武装摸索出经验;三是可以扩大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
为便于开展工作,主席还专门给王佐写了一封信,交何长工带上。就这样,何长工只身一人上山,名义是到王佐部当党代表。
王佐是农民出身,种过田,做过裁缝,因不满地主欺压而愤然上山的。他一身好武艺,为人豪爽,自尊心强,重义气,讲情面,但疑心很重。他对主席、对秋收起义部队,是以宾客相待,态度友好,但存有很强的戒心,主要是怕被“吞并”。
何长工
(二)何长工巧施妙计,一战击毙王佐的死敌
王佐的队伍打着农民自卫军旗号,当时有约500人,多是当地农民,属于雇佣性质的季节性武装,有事时上山打仗,无事时回家务农。
上山后,王佐表面上对何长工十分欢迎和尊重,内心里是敬而远之:故意把他安排在远离司令部的一处房子中单独居住,并派一名勤务兵负责“照顾”,还对他说:“你初来山上,人生地不熟,不要随便走动,以免发生意外。”这简直就是威胁,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何长工不要“私下活动”。
对此,何长工抱定的态度是以诚相待,与王佐坦率交流,阐明革命道理,逐步取得信任。在第一次交谈中,王佐就特地提到井冈山地区7县民团总指挥尹道一,与山上队伍结下血海深仇,说:“不把这个贼子灭了,我决不甘心!”何长工准备以此为突破口:设法消灭尹道一及其民团,一方面可以取得王佐的信任,一方面也为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清除一大障碍。
何长工了解到:尹道一的民团人多势众,当地绿林武装多次吃过他的亏。因此,尹道一对王佐很轻视,每次与王佐的队伍交战都穷追不舍。何长工经过思考,在王佐再次提及尹道一时献上一计:诱敌深入,选个有利地形打他个伏击。王佐一听,说“此计甚妙”。
然后,两人一起研究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尹道一司令部在永新县东乡的拿山。茨坪与拿山之间,有一处叫旗锣凹,位于两山之间,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于是决定:王佐带队去佯打拿山,何长工带一支部队在旗锣凹两边的山上设伏。
做好准备后,两人在一个晚上分别带队出发。拂晓前,王佐在拿山打了一阵,天一亮就回撤。尹道一与往常一样,带领民团紧紧追赶。中午时分,尹道一率部追到旗锣凹,何长工乘其不备突然发起进攻,民团死的死、逃的逃,尹道一当场被打死,脑袋也被割下带回山上。
(三)经主席建军思想改造,绿林武装成为英雄部队
回到山上后,王佐见到尹道一的脑袋,极为高兴,向何长工竖起大拇指,连连说:“毛委员派来的人,就是有办法。”并立即大摆宴席,庆贺胜利。这是从没有过的大喜事,整个茨坪热闹了好几天。王佐及官兵的思想情绪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部队的改造工作随即展开。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要树立威信,光会讲道理是不够的,还得有真本事。
经过何长工1个多月的努力,2月上旬,王佐决心接受组织的领导,和袁文才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2团,袁、王分别担任团长和副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在袁、王的要求下,主席又派了20多位干部到2团工作。
实际上,这支部队的改造过程是极为困难的。就废除打骂士兵这一条,在2团就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在旧军队,打骂士兵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是“教育、培养”士兵和树立军官威信的重要手段。当时的说法:“鸟是养出来的,兵是打出来的,不打不骂怎么成?”
更困难的,是建立士兵委员会,遭到军官的强烈反对,说“什么都要士兵讨论,还要军官干什么?”连队建立伙食账公开制度,连长说“是不是认为我贪污”。此外,官兵中的流氓习气、自由主义非常严重。
何长工等人通过反复做思想工作、建立相关制度、分批到1团参观学习以及在实战中锻炼等办法,这支绿林武装被逐步改造成了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由这支部队扩编而来的红8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后来在攻打长沙的战斗中立下大功,成为一支英雄的部队。
想想当年红4军的构成:北伐军官兵、武汉军政学校学生、旧军队官兵、湘赣两省农民、安源煤矿工人以及绿林武装等等。这样一支成分极其复杂的军队,在建军思想的指导下,逐步改造成新型人民军队,并日益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
每每回顾那段历史,无不叹服主席思想的伟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