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红妆》秋暮题图
文/格林 2016
霜枫曼弄暮秋红。染胭脂、逗玉容。
奈何娇媚隐幽衷。眸凝伫、泪蒙瞳。
心诗无力过初冬。夜难寐、恨悲空。
坐对吟窗邀月饮。歌一曲,酒三盅。

七律 立冬
文/格林 2016
黄花簌簌落东墙,瘦叶零零挂柳塘。
月览雕窗风物冷,云遮碧瓦雨情伤。
春葩夏卉霜前去,鸟迹虫丝雪后藏。
一曲乡音归故里,何人催我换冬妆。

七绝 南国立冬
文/格林 2016
南国阳春报立冬,画眉叩问雪行踪。
轻霜抖落墙头草,海榴新枝绽丽容。

七律 题图 孤舟棹唱
文/格林 2016
逝水匆匆一叶舟,烟波淼淼几春秋。
新词九曲和云逸,往事千杯对月酬。
傲骨红梅花仰面。虚心翠竹叶低头。
长篙短棹桃源客,胜似充书汗马牛。

七绝三首 芭蕉花叶 三首
文/格林 2016
(芭蕉花)
緑蜡搓珠成佛焰,红绡卷蕊著奇葩。
钩窗引月迷蒙看,疑是笼灯透碧纱。

(芭蕉叶)
夭摇玉扇已多情,卷袖舒心百媚生。
自是春诗吟不尽,翻嫌解雨闹盈盈。

(芭蕉叶二新韵)
得意丹枫染仕途,痴情绿蜡守宋株。
心期曙雀怜蕉叶,留与藏真写草书。

七绝 题图
文/格林 2016
临水翩然感逝川,轻舟棹日已从前。
船头翘望无高论,敢是朝山不放言。

《欸乃曲》一曲渔歌三已心
文/格林 2016
孤棹蓑衣中水深, 之江千里谢安吟。
风烟不识欸声意, 且教群山回覆音。
停棹躬身随雨侵, 孤篷蓑笠任浮沉。
谁能悟解楚波趣, 一曲渔歌三已心。

五律 小雪
文/格林 2016
淅沥竞婆娑,敲窗乱琢磨。
南枝惊鹤梦,北第令鸾歌。
越岭催头白,穿江冻短蓑。
晚虹藏不见,何事惹青娥?
1.青娥 :即青女。主司霜雪的女神。 明 刘基 《锺山作》诗之十一:“ 青娥 不分秋容寂,故染枫林似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恨 封姨 欺花偏紧,怨 青娥 侵荷忒劲。”2.北第:靠近北阙的宅第。《汉书·夏侯婴传》:“ 孝惠帝 及 高后 德 婴 之脱 孝惠 、 鲁元 於下邑间也,乃赐 婴 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 颜师古 注:“北第者,近北阙之第, 婴 最第一也。故 张衡 《西京赋》云:'北阙甲第,当道直启。’”后遂指功臣的宅第。 唐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 唐 刘禹锡 《和董中庶古散调词赠尹果毅》:“上将赐北第,门戟不可窥。”3.鸞歌:鸾鸟鸣唱。 南朝 陈 张正见 《重阳殿成金石会竟上诗》:“鸞歌 鳷鹊 右,兽舞射熊前。”亦比喻美妙的声音或歌乐。4.中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七律 秋心
文/格林 2016
飞舟百里几知音,棹浪千层论古今。
笑语迁时多白首,开颜往日满青襟。
抬头憾叹双亲远,把盏幽思独酒斟。
借问秋江花月夜,谁能解我感怀心?

七律 秋月
文/格林 2016
寒星缱倦伴冰轮,晩叶婆娑别色尘。
菊野招风花露冷,塘清惹雨水波粼。
醉翁预约黄昏后,居士函邀对饮人。
有悔姮娥心几悟,生辉顾盼夜三巡。

七律 小雪薰风绽山樱
文/格林 2016
北疆小雪玉龙璇,南国薰风别洞天。
百丈阴霾遮大厦,千章细雨浸丝绵。
游湖羁客忙搓汗,闭户文人懒笔研。
兴有山樱偷破蕾,石门秀岭几支鲜。

七律二章 咏梅
抖落秋霜傲雪开,横枝奋袖破春来。
芳心不羡三花树,秉性偏登独秀台。
韵味琦行千古赞,诗情醉意几人猜?
亲知俗世知音渺,愿嫁先生伴鹤徊。

看取寒风料峭茫,娥眉粉黛寿阳妆。
惊春倩影知晴暖,破腊柔声解雨长。
梦入瑶台邀月印,心涵汉水寄云章。
琴箫一曲谁三弄,笑引襄阳觅暗香。
1.三花树:即贝多树。一年开花三次,故名。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槃多》;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馀基隐嶙,仍知万岁之亭;古木摧残,尚辨三花之树。”2.先生: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北宋著名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3.三弄:《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4.襄阳:诗人孟浩然(诗星、孟襄阳 )。唐开元年间,在襄阳鹿门山到大王洲的汉水沙滩上,诗人孟浩然(诗星、孟襄阳 )总是在沙滩上走来走去。人们好奇地问他是否在寻找什么东西时,孟浩然抬头答道:“我在寻梅”。乡亲们再看他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真像是一朵朵“梅花”散落在大王洲上。因此有人送了孟浩然一首打油诗:“数九寒天雪花飘,大雪纷飞似鹅毛。浩然不辞风霜苦,踏雪寻梅乐逍遥。”而孟浩任在风雪中骑驴过灞桥,踏雪寻梅,也成为我国古代诗人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