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有约:杨艳玲

 飞龙湖文学社 2022-05-27 发布于江苏

蓝字

杨艳玲

你在山水之城

(组诗)


1. 鹿门寺

你一直在山中等待

绿色的风

吹不走鹿门寺的梵音。如果喜欢

就在这里安家,与孟夫子为邻

夕阳斜照

枫林生起丛丛烟火

明月登上望江亭,与一缕清辉对弈

更有三更钟声,抚平漫飞的芦花

2. 岘山红叶

绿色一点一点退却,枫林饮下夕阳

风雨携带秋的低沉

与熟透了的红叶交谈

总有一些分离,是不可避免的

总有一些失落,是不可言说的

寒声快了,时间慢了

若有一丝阳光的问候,凝固的相思

便会在一片红叶上燃烧

3. 腾龙阁

一定要登上塔顶。为你摘下少年时的

那轮月亮

多少曾经熟悉的名字,熟悉的面容

已渐渐生疏

腾龙阁,却仍是旧时的模样

我们的眼里,仍然有流星的光芒

秋风吹起衣衫

想象中,你过来拢了拢我的头发

一树蔷薇,开满繁花

4. 襄阳古城

最初从东南江面而来,风一直吹

迅速扩张的城市与码头

无视人间的经纬

岘山里的植物,几度枯萎和繁茂

与一座城的兴衰

一起接受了风雨的来与回

退出东津新区的喧嚣

这懒散的午后,适合喝茶,发呆

适合与一座老城,聊聊走过的故事

5. 汉水安澜

就这样,聆听暖风,冥想阳光

在江面书写蓝色的预言

浮动的光芒灼热我的肌肤。血液忐忑

不安地奔涌

犹如一万匹马在嘶鸣

眼晴却渴望安息,与一泓清新永恒

而今汉水安澜,鱼梁浅出

一江秋水,映照亘古与未来

白鹭突兀地煽动翅膀,擦拭所有的痕迹

仿佛

一切纷扰从来不曾存在

6. 襄州吟 

家住襄水滨

常对春风吟

高楼如笋日夜长

江湾似镜平

弓稳两岸立

车疾弦上行

襄州东津一桥连

新城添新景

7. 六两河大桥造得像一把弯弓  

谁把桥造得像一把弯弓?

人,在弦上行走

桥下,有流淌的酒

壮行勿须醉,喝六两就够

过桥的人

需要先向下取一瓢饮

行人最怕有风,弓弦弹动

一不小心,如箭矢射出

落入孟夫子的鹿门山中

注释: 六两河大桥:是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苏岭山大桥的前身。六两河北隔唐百河与襄阳东站相望,南靠孟浩然隐居的鹿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是连接东津古镇与襄阳市襄州区的交通要道,之所以称六两河,有个传说,王莽追刘秀,一天大雾,刘秀逃至河边,船夫答应他不载追兵过河,他得知此河无名,又知船夫每天必喝六两,以示感恩。

8. 月亮湾的芦苇

舍不下

蔚蓝色天空的誓约

我姗姗的迟到

如月亮湾秋日的步履

缓缓的水流

洗印霜白的纱衣

放眼瞭望

踏浪的天使

裹绿裙

着素衣

在风啸的笛音里

欢腾

那一朵朵放飞的心花

洋溢着秋日

遥远的暮歌

9. 岘首亭      

一朵五彩的云引诱着我

在岘山与汉江之间

隔着岘首亭

顺着山间小道攀爬

我去采撷

挂在亭间的云朵

在岘首山,我摸到了最高的树梢

摸到了亭尖

却摸不到云

它和夕阳一起躲到汉江里去了

比我踏着的亭子还低

【作者简介】 杨艳玲,中共党员。湖北襄阳南漳人。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襄阳市作协会员。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作协常务理事。湖北省襄阳市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南漳县作协会员。湖北省南漳县书协会员。湖北省南漳县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理事。兴趣爱好广泛,喜爱交有正能量的朋友。写小说,写诗歌。写诗词。作品散见《守望梦中的家园》《浅墨少彰之家》《名家诗歌》《浩然诗歌》《鄂西北文学》《经济快报》《文学百花苑》《八音凤凰》《河南经济快报》《楚天快报》《经济快报》《北方文化》《北京诗人》《解放军报》《楚天都市报》《河南科技报》《文学之舟》《兰苑文学》《神州文学》《水镜诗刊》《时代作家》《水镜文艺》《枣花》《大家文坛》《北方文化》《笺上兰香》《当代诗人》等等报刊 杂志发表多篇。诗歌作品大赛多次获奖。小说有多篇发表报刊、网络。诗词作品发表在《襄水曲》刊物、网络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