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阅读小说是一个迷?错!掌握这5大阅读方法,你也能读好小说

 九州好人 2022-05-27 发布于辽宁

今天,我们要讲的话题是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并能做到用心体验文字中的美景。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先讲讲自己刚刚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01

由于疫情的缘故,我已经好久没出远门了。人不出门,自然就少碰到交通工具。时隔两三个月,我没开车,再次碰到车难免会有些生疏。不过,这也没啥大碍。问题是人生地不熟。我开在一条狭道上。走到尽头,自然就会碰壁了。万幸的是,在半路中,我偶遇路过的小哥哥。他提醒我:“前方有路,但车过不了。”

我只好默默地走回头路。可路不宽,掉不了头,我只能倒车。

倒着倒着,有一系列障碍物出现在我视野中。万分小心的我,边倒车边看显示器,边想着要小心后边的电线杆、车、人等。但突然一声作响,bong的一声,不妙了!

我姐问我,发现什么事情了。我秒回的,撞到电线杆了。她说:“哦!糟糕了。”可我心又想,还好,不会撞到别人的车。于是,我下绕车一圈,天昏地暗的,没看见啥,再加上前方还有另外一辆车在等着我。我就不管那么多了。死路嘛!走出去就活路了。

好不容易,我把开出了”囧”路。结果,姐姐囔囔起来了。刚保养好的车,又受伤了,真是可怜。

我一声不响,往前开。

回到家。我仔细瞧了瞧,发现车后尾没事,就去吃饭了。但吃完饭后,我姐又说,你知道吗?你刚才陷入一个坑里,而不是撞了电线杆。

哈?难道刚才是我想多了?

………

以上讲的,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起承转合,结果扑朔迷离,这非常适合编写成故事,或者扩充撰写成小说。

到这里,我们就是来想一想:什么是小说?创作者为什么要写小说?以及小说是怎么写?

网上对小说的定义是这样:它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也就是说,小说也是一门艺术。任何艺术,都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创作者写小说,无非是一种表达欲望。表达什么呢?

这个问题就需要看看创作者的写作动机了。有的人想讲述自己的命运,有人想讲出人生哲理等等。总体来说,小说这种文体,相对开放,它可以属实地写一个事情,也可能靠想象力,虚构出各种人物和情节等。那怎么写好小说呢?

任何小说都离不开三大要素和四个结构。

要素:环境(自然环境或是社会环境)人物故事情节

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构

好了!我们现在知道何为小说,以及创作者为什么要写和如何写。接下来,我们就能倒推一下,如何阅读一部小说?

文章图片1

02

阅读小说的目的是什么?

有一次,我跟浩哥聊天中,讲到自己不喜欢读小说。

浩哥说:“因为你不懂得代入。”

细思!确实如此。

我不懂得身临其境去感受主人公的心境。所以,我一直找不到读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问题出现在哪里?

  • 我对小说缺乏一定的认知。或者说,我不会读小说。
  • 阅读目的。如果说阅读分为三种目的,一是消遣阅读;二是收集信息;三是功利性阅读,那么读小说则是一种消遣式阅读。简单来说,读小说是没有用,但读的过程,本身就有其意义。用爱默生说的话来说:“美的本身就是存在的唯一理由。”

所以我认为读小说的过程,本身就隐藏着以下三大作用。

1.娱乐、消遣

大多数时候,我们读小说只是为了打磨时间,图个自己开心。如果你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自娱自乐,那么我们就得用场景代入法,让自己融入作者笔下的场景,去感受真实世界的另一方美景。

比如,德国自由作家迪尔克·胡泽曼笔下的历史小说《丝》。这本书讲述一艘“波塞冬号”准备向东行驶到赛林达(中国新疆)寻找丝绸旅程。出发前,他们眼见船上十二只黑母鸡不吃东西,明知道这是不详的预兆,本不该出发。可是,一位勇猛、冲动的男子陶鲁斯为了挽救整个帝国,坚定不移地决定要出发,结果不好的预兆果然成真。

读这本书时,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古丝绸之路,跟着作者的步伐行走于沙漠之中,尽管旅途艰巨、任务繁重,但充满乐趣。

2.再活一次

人的一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我们只能看到并感受自己的世界。但小说却能让我们看到不同人过着不同的人生。也就是说,读小说,能拓宽人的视野和生命的宽度。比如,读加缪笔下构造的《局外人》故事,读者就很想知道为什么一个人在母亲的葬礼上,因没掉眼泪,就被法律判为有罪的。主人公所在的世界,是荒诞在那种程度。

3.寻找人生哲理

作者加缪写《局外人》这个故事背后,想传达什么哲理呢?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你又有什么触动,或想法?这就是小说给你带来的启发和作用。所以在我看来,读小说目的是认清生活真相,呼唤自己的潜意识层次,让自己的变得更加有趣、有灵魂。

可以说,读小说的最大的用处在于阅读中,去体验、去感受作者给我们构造的虚拟世界。而真正伟大的作者在于,你我总是能在小说中找到自己的身影。

文章图片2

03

如果透过读一本小说,来体验另一个新世界?

我们为什么喜欢读小说呢?无非是在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自己。好的作品,作者是能帮我们表达自己。所以,读小说有一个好的方法就是不带任何批判地快读,一口气读完。怎么做呢?

带着问题,回忆式阅读。

这种阅读方法的好处是能让我们带着问题思考阅读,并刻意去寻找答案。有目的性的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不容易走神。反而,你更容易进入“心流式”阅读的佳境。通常,我是带着这5个问题,来读完一本小说。

①这本小说,讲了什么内容?

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他或她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周围的人有什么看法和做法?结果是什么?故事中的人物,分别有什么态度、思想和行为。

②内容的细节是什么?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我有什么感受?

亚里士多德说:“情节是一个故事的灵魂。要把一个故事读好,你就要能把手指放在作者的脉搏上,感觉到每一次的心跳。”换句话说,读小说的本质,是在读自己的心跳。

③这本书真实吗?

作者在小说里虚构的世界,与你所处的真实世界,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

④这本书与我何关?

你自己有什么看法、这本书对你有什么激励作用?

⑤评价一本小说

无论你是否是书评人,人人都能把自己读完的书,评论及推荐给他人。在分享、推荐的过程,我们该怎么评这部小说呢?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的艺术》中说:“我们要接纳作者的主题、想法与前提。我们所能批评的只是他所创造出来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感激作者将故事写出来,然后在讲自己喜不喜欢这个故事,而不是故事本身所描述的情节和人物到底是好还是坏的。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讲到:你完成这样的阅读阶段后,就可以作评论了。你的第一个评论自然是一种你的品味。但是除了说明喜欢或不喜欢之外,还要能说出为什么。当然,你所说的原因,可能真的是在批评书的本身,但乍听之下,却像是在批评你自己——你的偏好与偏见——而与书无关。

因此,要完成批评这件事,你要客观地指出书中某些事件造成你的反感。你不只要能说明你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还要能表达出这本书中哪些地方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并说明理由才行。

你越能明白指出诗或小说带给你喜悦的原因,你就越了解这本书的优点是什么。你会慢慢建立起批评的标准,你也会发现许多跟你有同样品味的人与你一起分享你的论点。你还可能会发现一件我们相信如此的事:懂得阅读方法的人,文学品味都很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凡是读小说,或者评论小说,其本身是在读自己,评论自己,人生自己。我想,这才是读小说的真正意义所在和正确的姿势。

文章图片3

【总结】

阅读小说,我常用的读书方法是先明确阅读目的后,再心中埋下几大问题,然后用心去感受文字的盛宴。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有限,学海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最后只会得不偿失,把自己累趴了!

所以,无论我们学习什么,都要聚焦、要有目的、要行动。当你不想做或者没想法时,那就不要学。学读小说,也是如此。

在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之前,你要知道,任何方法是一个好“东西”,但它是他人总结的经验。这些方法,虽然能让避免走弯路,但并非所有方法都对每个人有用,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致。所以,我更希望大家在学习和借鉴中,找到最适合的的阅读方法和节奏。好好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