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毅的绝命诗

 莫为天下先 2022-05-27 发布于湖南

陈毅的诗作《梅岭三章》,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记得以前曾入选过我们初一第二学期的语文教材。(当时尚实行小学五年制)。
《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这首诗是陈毅身处绝境,命悬一线时,毅然书写的绝命诗篇,是展现革命人本真情怀的一首经典之作。

这首诗的背后,蕴藏了许多惊险刺激且温暖感人的细节。

图片

1933年10月到1934年11月间,蒋介石调动百万大军对红军根据地围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进行长征。
在主力部队撤走时,要留下一部分同志继续在南方八省打游击,这里面就有陈毅。
客观的讲,谁也不想留守,脱离主力意味着孤立无援,意味着在险恶的环境中生还希望的渺茫。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陈毅的右胯骨不幸受伤,由于缺医少药,伤口化脓,急需手术。
但是当时红军正准备长征,手术设备都已经打包,连发电机都埋在了地下。
后经周恩来特批,用发电报的发电机发电,给陈毅做手术。
手术后,陈毅算是保住了一条腿,但是治疗并不彻底,还是行走不便,无法随大部队行动。
陈毅于是不得不留在了南方,和项英、粟裕、谭震林等共同领导南方游击战,成为了十大元帅中唯一没有长征过的元帅。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3年的游击战争,其艰苦程度也不亚于二万五千里长征。
陈毅历经千辛万苦,先后5次险遭不测,所幸最后都顺利摆脱,有惊无险。

图片

我们今天单说说写《梅岭三章》的这一次。
1936年5月初,蒋介石派来国军第46师继续围剿,这个师的师长是戴嗣夏,被称为'碉堡专家'。
他在路口、村口、山口到处都修上碉堡,步步为营,断绝交通。
在敌人的封锁下,游击队举步维艰,陈毅被围困在梅岭密林深处的一个山洞里,暂时躲了起来。

图片

一开始,陈毅的日常饮食全靠一个叫张千妹妇女来送。张千妹是梅关黄坑人,胆大心细、立场坚定,地形很熟。
她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间给陈毅送情报,送食物,陈毅这才勉强活了下来。
这天,张千妹给陈毅送完饭后立刻返回,此时已经是午夜了,林间小道上树影婆娑,不时传来野兽叫声。
好在这条小路张千妹很熟了,她快速地走着。忽然,听到前面有人说话,张千妹赶紧躲起来一看,原来是搜山的敌人。
这个山上只有一条小路,旁边就是高崖,往前走就会迎头撞上敌人,往后走容易暴露陈毅藏身的地方,况且被敌人抓住了肯定没有好结果。
张千妹眼一闭,心一横,从山崖边上就滚了下去。
敌人听到声响,赶过来一看,什么也没发现,还以为是野兽出没,但也没敢多呆,就匆匆下山了。
好在张千妹命大,只是摔伤了腿,等到天亮后,她拖着一条伤腿爬回了家,但是却不能上山给陈毅送饭了。

图片

这下可是苦了山上的陈毅,他猜测张千妹肯定出了意外,但不知道什么情况。
又过了3天,张千妹还是没来,陈毅已经饿的浑身没有一丝力气,洞外还时不时有搜山敌人走过的声音,陈毅也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的陈毅靠着潮湿的洞璧躺着,他回忆了自己参加革命后的一幕幕,真是百感交集。
他并没有为自己选择革命的道路而后悔,而是为可能看不到革命成功而遗憾。他内心有既有对革命、对同志的不舍,又有对敌人的仇恨和不甘。
他于是拿出了笔,掏出了笔记本,缓缓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绝命诗篇《梅岭三章》,随即藏于自己的衣袋里

图片

写完后,陈毅闭上了眼睛,静等着最后的结果。奇怪的是,洞口外半天都没有动静,第二天还是没有动静。
陈毅正在纳闷,突然有一身影闪了进来。陈毅一开始以为是敌人,他握紧枪,以备不测。
但是他很快就认出,进来的是张千妹瘦小的身躯。
陈毅接过张千妹递过来的食物,一边大口的狼吞虎咽,一边急不可耐的问张千妹外边的情况。
张千妹简单地把她的遭遇和陈毅说了一遍,并告诉陈毅,这两天山下的敌人都撤走了。
陈毅这时却愣了,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呢?于是就决定下山去看看。
在张千妹的搀扶下,陈毅缓缓地下了山,意外地遇到了他的警卫员宋生发。
宋生发给陈毅带来了一张从城里搞到的国民党的报纸,上面有西安事变的消息。
陈毅这才知道,正是因为西安事变,敌人才撤走,陈毅就这样又逃过了一劫。
解围后,陈毅为这首诗留下序言: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图片

多少年来,这首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每每读起它,都能感受到一种坚强豪迈与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心中回荡。
第一章开头的“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一句,悲壮之情扑面而来。
掉头对于革命者来说并不可怕,就如那句“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但是在牺牲之际,心中难免悲凉,毕竟革命尚未成功,在未见光明前就倒下,实在是心有不甘。
赴死已然难免,生是不能继续革命了,于是便有了“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样的奇思妙想,表明了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即使我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带领十万雄兵,将反动派彻底斩尽杀绝!
这里展现的是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出了革命者浩然正气的形象,这既震慑了敌人,又激励了后来者,真乃豪情万丈之句!
第二章“南国烽烟正十年”,则书写了因壮志未酬而死不瞑目的情怀,并且也对战友们进行了充满豪情的鼓舞。
此头须向国门悬”不仅展示视死如归的气概,还包含有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此处,陈毅借用了春秋战国伍子胥的“扶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
历史上不出伍子胥所料,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陈毅也在预言胜利,不过相较伍子胥,他是有幸亲眼目睹了革命的成功。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这两句与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有异曲同工之妙,感人至深。
第三章中“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进一步体现陈毅同志的坦荡胸怀与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而最后两句“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是整首诗的点睛升华之笔,胸怀何其之博大!气概何其之壮烈!

图片

纵观整诗,行文悲壮而不失慷慨与乐观是一曲壮烈豪情的革命之歌,是事业最艰难的时候吹起的前进号角,无愧为一首正义之诗,一部励志乐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