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猴痘,你该知道什么

 零壹贰012 2022-05-28 发布于湖北

截至5月21日,已有12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92例猴痘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预计全球猴痘确诊病例会继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将在未来几天为各国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以减缓猴痘的传播。此次在欧美多国发生的猴痘有多种特点,表现为国家和地区不同,传播链不同,时间持续较长,疾病传播方式有变化,因而最终可能演变成一种新疾病。


时间上看,猴痘在自然界出现已有数千年,但肆虐人间仅几十年。1958年,人们在猴子身上发现猴痘。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发现了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是一名9个月大的男婴。多年来,这只是一种地方性疾病,在最早发现猴痘的刚果(金),每年有多达上千人被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刚果(金)办公室发布的消息,自今年年初以来,该国共有1200多人疑似感染猴痘病毒,病例遍布全国18个省,造成58人死亡。

1970-1986年,全世界95%的猴痘报告病例发生在刚果(金),贝宁、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加蓬等非洲国家也有猴痘病例报告。近年来,刚果(金)每年均有病例报告,如2020年1月1日至9月13日,该国共报告4594例猴痘疑似病例,其中171人死亡(病死率为3.7%)。2019年同期,刚果(金)报告3794例猴痘疑似病例(病死率1.9%),而2018年报告的猴痘疑似病例总数为2850例(病死率2.1%)。

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曾出现少量猴痘病例报告。例如,2003年,美国在进口染疫动物之后出现过一次猴痘疫情。2018年,在以色列和英国曾出现单一输入性病例,所有诊断病例都是来自尼日利亚的旅行者。

图片

此次猴痘疫情引发更多忧虑,主要是因为其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猴痘主要是从动物传播给人,这是第一链条,而人际间的传播是第二链条,与前者相比,后者的传播能力偏弱。从第一链条看,猴痘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伤口黏膜传播。人际之间的传播主要是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或者被患者体液、病变组织污染的物品,以及呼吸道飞沫传播。


这两种传播方式在现阶段基本没有变化,但目前出现了经过性接触感染猴痘的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防治的执行主任海曼称:“现在,猴痘病毒已经以性传播、生殖器传播的形式进入人群,这扩大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范围。目前,许多猴痘病例都是在性健康诊所发现的。

在确诊病例较多的英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三国,当地卫生部门还发现了一个共性,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男性同性恋或双性恋。美国媒体的报道还提供了一些细节,一些感染病例中的症状是最先从生殖器的区域出现的。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还无法将现在欧美地区出现的猴痘称为性传播疾病,因为这是刚刚出现的现象。世界卫生组织一再强调,不能将这种疾病污名化,欧美地区以外的大量病例还是因为其他接触方式导致感染的。同样令人担心的是,欧美地区的病例中有人连续多次感染,最高达到6次。这是否意味着猴痘病毒已经发生变异,还需要基因检测来确认。

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现在欧美地区出现的猴痘有可能成为性传播疾病。历史上,出现过类似的疾病,而且它现在还在侵噬人类。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告,洛杉矶地区5名健康的男同性恋者患了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后来,美国其他地区也相继发现了相似的病人,CDC重新评估了这种疾病,推测这是一种新的流行疾病。

1982年底,仅美国就有30多个州报告了800多个相似病例,相关的症状还包括卡波济肉瘤(KS)、黏膜白色念珠菌病和播散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等。这些患者从同性恋者和静脉注射毒品者迅速扩大到海地移民、血友病人和接受输血者,同时高危人群的配偶和子女也是易患病人群。这些病人不仅身体体表受损,机体主要脏器也受到严重伤害。同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免疫系统尤其是T淋巴细胞受到严重破坏。同年,研究人员把这种主要损害人体免疫系统的疾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艾滋病主要通性接触、输血和血液制品、母婴垂直传播等三大途径传染,因此确认为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病毒(HIV)的潜伏期长短不一,迄今尚无任何有效的根治方法。

现在,人类还在日复一日地与艾滋病做斗争。目前出现的猴痘是否会步艾滋病后尘成为另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还有待观察。不过,根据现有证据,如果猴痘的传播范围继续发展扩大,也许并不会带来比艾滋病更严重的后果。

猴痘与天花是“近亲”,天花疫苗可以预防猴痘。但是,由于卫生部门已不再向公众提供原始(第一代)天花疫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9 年批准了一种基于改良减毒痘苗病毒(安卡拉毒株)的疫苗用于预防猴痘。这是一种两剂疫苗,名为Jynneos,在欧洲名为Imvanex,预防猴痘的有效性为85%。该疫苗由一家丹麦生物技术公司研发,是一种在人体内不能自我复制的缺陷型病毒疫苗,安全性相对较高。

2018年,FDA批准了首个用于治疗天花的药物TPOXX(tecovirimat),对猴痘也有疗效。2022年,欧洲医学协会也将tecovirimat用来治疗猴痘。但是,目前这款药物尚未广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应该在临床研究环境中通过前瞻性数据收集对tecovirimat进行监测。另外,抗病毒药物和牛痘免疫球蛋白也可以治疗猴痘。

从传染性和致命性看,猴痘似乎无法掀起太大的风浪。目前,猴痘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值一直小于1,这表明其传染力会减弱,病源会逐渐消失。猴痘不可能像新冠病毒一样导致大规模流行病。

毒性和致病性决定一种病原体能够导致的疾病有多大的危害性。猴痘主要分为“刚果盆地分支”和“西非分支”两种,前者的毒性较强,病死率约10%,后者的毒力较弱,病死率为1%。目前,在欧美地区发现的猴痘属于毒性较轻的“西非分支”。

研究人员发现,天花病毒与猴痘病毒都同属痘病毒科的双链DNA病毒,但是猴痘的毒性比天花要弱不少。猴痘与流感一样,都是自限性疾病,即便不治疗,也会自愈。一般的病程是,潜伏期为5~21天,感染者在前5天可能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淋巴肿大、肌肉疼痛和强烈气喘等症状。随后感染者可能出现皮疹,皮疹会从面部逐步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四肢,最后会结痂脱落。另外,尽管该病被称为猴痘,但猴子不是这类病毒的终端和唯一宿主,非洲本土的啮齿动物,如冈比亚巨鼠和松鼠可能是该病毒的终端宿主。现在看来,猴痘有多种宿主,人类也是其中之一。

从猴痘病毒的历史、地域分布、毒力、致病性和病死率看,猴痘都不可能成为大流行病,更不可能成为下一个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在欧美地区新出现的猴痘病例有了经性接触传播的风险,因此,未来需要根据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