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忠实《朱先生退兵》:谆谆为民心

 寒武幽兰 2022-05-28 发布于山东



之所以挑这篇来写点东西,是因为我的遗憾。

之前我看过陈忠实的《白鹿原》,朱先生是让人觉得非常惊艳的一个人。当时写书评的时候,因为那本书包括的东西很多,所以拉拉杂杂却没有把这一点详细写出来,成为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小心事。

没错,《朱先生退兵》选自陈忠实的《白鹿原》,陈忠实的创作属于新历史小说,发表于1993年,曾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这篇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等艺术形式。

《白鹿原》的故事时间跨度长,人物繁杂众多,主题旁逸杂出。而《朱先生退兵》则小而美,就只是针对朱先生的为民之心展开了叙述。这段文本讲的是,张总督因为打不过巡抚方升,派人请朱先生退兵,朱先生应承了,是为百姓,但同时对张总督是淡而疏离的。

张总督和朱先生是同一年经巡抚方升监考高中的举人,方升对张总督和朱先生都有恩情,但张总督去日本留学后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回国后跟着闹革命,与方升成了政敌,方升二十万大军压境,张总督束手无策,这才有了《朱先生退兵》这个小故事。

朱先生在白鹿原上是一个圣人一样的存在,他是白嘉轩的姐夫,但同时是黑娃等小一辈的老师,不问世事,一心读圣贤书,但有事降临于他身上,他也不躲,反而能很好地解决。

一、退兵,朱先生当仁不让

朱先生一心读圣贤书,但不是死读书,他有一颗古仁人之心,胸怀千万百姓的命运,他不忍心百姓惨遭军阀混战的荼毒,所以,他凭借诚恳的态度和初衷,能够把退兵这件事手到擒来。

在这篇里,朱先生清晨诵读结束后,接到了张总督的手谕,打发走了两个差人,他拿上一把油布伞,背着一个褡裢,就出发步行去了张总督的府邸。跟张总督打了个照面,第二天就踏上了行程。这件事除了张总督把退兵这件事告知以外,在朱先生这里,其他的事情跟张总督毫不相关,一切只跟他胸怀的百姓有关。

于是他热泪涌流,吟起了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他不忍心兵车行里的惨状再次上演,他不希望白鹿原上的门户又成了“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般模样。

诗圣的诗篇与朱先生合二为一,这显示了朱先生的使命般的出行,他也是千百年来当之无愧的圣人模样。

二、朱先生始终与张总督保持距离

朱先生可以接受张总督委托去退兵,这是为了他心中的圣人使命,但他却不站队,他不屑于与张总督这样的军阀为伍,他一心只读圣贤书,钻研古仁人的学问。

朱先生与张总督是同年举人,又同是方升门下,但这仅仅代表了他们的出身。因为各自经历不同,所在做的事业不同,他们便没办法走在一条路上。

所以,张总督派人来请,他把两位差人打发走了,他并不打算坐张总督的汽车,张总督派秘书和差人二次去请,还扑了个空;张总督说话粗俗大条,朱先生始终文言味十足,客气疏离,有点敬而远之的意思;退兵成功,张总督宴请朱先生,朱先生只喝了张总督一杯热茶,吃的都是自己带来的东西。

由此可见,不坐汽车、不说亲近话、不吃他的饭,全部都是不受张总督恩惠的表现,这反而全了朱先生自己的志向,他只为民请命。

三、朱先生劝诫张总督

朱先生的劝诫并不直白,属于点到为止,至于悟到多少,都算是张总督的福分。朱先生虽不喜张总督,但总归算有同窗之谊,他没有拂了张总督面子,可也全了自己的心志。

朱先生要走之时,张总督请他留墨宝,朱先生并不推辞,在宣纸上写了几行娃娃体的毛笔字,稚头拙脑,解释道,说听到孩童诵唱的歌谣,就抄录给张总督玩味。话说的很开很有余地,这是小孩的歌谣,是个乐子,你悟出什么,也不是我的意思,你懂就行。既有自己表达,又不惹祸上身。

朱先生写的这两行字很有意思,“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

张总督一开始见着朱先生的时候说,“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可见,张总督无论去哪里,都是要坐车出行的,浪费奢靡,高高在上,朱先生的“脚放大,发铰短”就是要劝张总督,厉行节约,总督的架子也放低点。

张总督的手下一开始去请朱先生的时候,脾气很大,朱先生诵读,他们要冒火,他们的事儿十万火急,朱先生拒绝这两个当差,他们脸色骤变,气呼呼就坐车走了。而且,在张总督门前守卫的士兵,对于外面来人的态度也不客气,对着朱先生就是一句“去去去”。张总督的手下是狐假虎威,张总督肯定也少不了张牙舞爪。

所以,朱先生的“指甲常剪”,就是要劝他收敛一下自己的戾气,管束自己的属下,为人处世、对待百姓态度好一点

“兜要浅”就更有意思了,张总督出行坐汽车,给人接风洗尘要大摆宴席,这些钱哪里来,还不是搜刮来的,所以朱先生是要劝他少搜刮民脂民膏。

这样分析下来,突然觉得,朱先生还是从自己的为民角度出发,才劝诫张总督的,朱先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表里如一,圆融大方。

写在最后

读圣贤书不是死读书,朱先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了古圣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赤诚之心。

朱先生是读书人的榜样,若能有他分毫的志向和气节,这都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陈忠实要塑造这样一个朱先生,现在我终于明白,朱先生是乱世中那一抹正直的底色,读圣贤书,行圣贤事,这都是社会的底线。底线之上,才有生机。

有了生机,我们的社会才能长远,才能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END

文|京华

图|网络

编辑|京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