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真的一个入门法

 大山里的蜻蜓 2022-05-28 发布于陕西

这个“入门法”,就是《庄子·人间世》里借孔子和颜回师徒的对话来阐述的,所谓的“心斋”

图片

当时,颜回向孔子讨教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孔子不说,告诉颜回要先斋戒。

颜回就说,我家里穷,已经很长时间没吃到荤菜了,一直在吃素,这个算不算斋戒呢?

孔子说,这个叫祭祀之斋,不是“心斋”

颜回好奇地问,那什么叫“心斋”呢?

孔子就说了,你先“把心专注于一点”,然后我告诉你该怎么做“心斋”,其实就两句话,叫“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这话怎么理解呢?

平常我们面对外境的时候,最累的其实是我们的耳朵,总是听到一些噪音、广告,以及不中听的话啊,等等等等,这些声音我们压根就不想听到,但这个事情是由不得我们的,我们只能是被动接受,对不对?

听到不想听到的声音,如果我们心烦意乱,这个就叫“对境生心”了,但是别忘了前面我们讲过“撄宁”,讲过“烦恼即菩提”。

图片

这个时候,只要我们能把心静下来,虽然外面的声音还在,但是我们不去管它,注意观察我们的念头,看看随着念头,我们生起了什么情绪,进而去观察那个情绪带来了什么身体反应,这就叫“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等我们这样观察得差不多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不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我们的呼吸上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心有攀缘而气无情虑,当我们能很好地控制我们的呼吸,我们也就能控制我们的心念,用这颗平静的心,去观察那个能听、能思的功能,这已经是在“修真”了。

但这里有个非常微妙的关键点,有些人一看“听之于气”,就故意让自己的呼吸变得很重,好让自己听见,这是错误的。

道家奇书《宗旨》在“回光调息章”讲到如何调息,说“息之出处,不可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也”,尽管“听之于气”,但是这个气息要很细微很细微,细微到不让自己听到,这才是正确的。

图片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中的关键,就是防止一心多用,“听之于心”和“听之于气”不要同时进行。当你“听之于心”的时候,就只关注自己的心念,不要刻意去听你的气息。而当你要“听之于气”的时候,就只关注鼻孔周围气息的出入,而不要刻意去管你的念头。

总之,心斋的一个原则,就是孔子一开始就提醒颜回的“若一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心斋最后要达到什么效果,才算合格呢?

庄子接下来借孔子之口说,“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也就是说,把耳目的功能从外往内收,由外视外听改为内视内听,同时把心智从内往外赶,排除妄想分别心的干扰,这就是“心斋”的要义。

图片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重点讲了《庄子·大宗师》里关于修真的境界,以及方法、步骤。

修真的境界,从“外天下”、“外物”到“外生”,再到“朝彻”、“见独”、“无古今”,最后到“不死不生”,达到一个“撄宁”的状态。

而修真的具体方法,则是“副墨”“洛诵”“瞻明”“聂许”“需役”“於讴”“玄冥”“参寥”“疑始”,一共九个步骤,各有其深刻内涵,是实证的功夫。

最后,我们还讲到了快速进入状态的一种入门法,也就是“心斋”,诀窍是四个字,叫“制心一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