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江苏省教育厅长——方非年谱(草稿)

 wwwztm 2022-05-28 发布于江苏

永远的江苏省教育厅长——方非年谱(草稿)

本人在不认识方厅长的情况下,1981年她退休后调至省对外友好协前,把我这个没有门路的普通工人从内蒙古调回南京;而她自己的与我同龄的儿子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照。她2009年91岁仙逝,我连她的墓都没扫过。怀感恩之心特做此年谱。不少网友说,这才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在《西祠胡同》发过此文,可惜被吃掉了,今再在公众号上发,

方非(1918-2009),原名方詠菲,学名方颖保。安徽桐城人,祖上是著名的桐城派中的一系。父亲方孝远(1878-1958),被称作“洋翰林”,年轻时怀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远赴日本攻读电气工程学专业。九年后学成归国,先是在西北陕甘一带地方政府做官,后又在安徽省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实业厅厅长. 母亲马氏,是桐城派末期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其昶之女,亦留学日本。

1923(5)方非母亲生妹妹时去世。

1924(6)方非被寄养在人家,读师塾。

1925(7)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高潮时期,北伐军尤其是叶挺将军的“铁军”在两湖地区的浴血奋战极大地震动了全国民众

1926(8)方非的祖父在安庆离世,父亲自北京来到安庆定居,并和当地的一名小学教师再婚,借此把方非姐妹陆续接回了身边。方非在安庆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直至中学毕业。

1931(13),“九·一八事件”,

1935(17)。考上金陵女子大学。当时每年报考金女大的人数超过200人,而最终能被录取的不过1/3左右。而那时的中国有四亿多同胞,受高等教育的只有四万余人,其中女生只占1/10强,也就是说每十万人中大约仅一名女子能接受高等教育。能够上大学的女生,可谓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金女大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几天后,方非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正好遇见了校长吴贻芳。

吴校长是留美归国的博士,当时已担任校长7年,一直单身,视学生为自己的家人。吴校长身穿一件朴素而雅致的旗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在方非走近时站住了,微笑着叫出了方非在学校读书时用的名字“方颖保”,又亲切地问道:“你从安徽省来,在这里生活习惯吗?”方非的心里十分震惊,一边回答着校长的问题,一边忍不住打量着校长,猜测校长是如何认出她这个刚刚入校的新生的。这样的相遇,就此开启了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师生情谊。

方非在金女大就读的是历史系,主修历史,辅修中文。对于从小接触过私塾教育的方非而言,历史和中文学起来都很轻松,但英文却并不擅长。方非的同学中有很多是像吴校长这样,在中学已经接受过较好的英文教育,进入大学时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而金女大一向非常重视英语教学,对于主、辅修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明确的规定:“一、二年级必修英语,在二年级读完后举行一次英语概括考试,测验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测验及格才准升入三年级。如果测试不及格,必须在三年级补读1年英语,再参加概括考试,如果仍不及格,就须自动退学。”

因为有这样的要求,方非入学时就感受到了压力。经过不懈的努力,方非的英语水平渐渐有了显著的提升。一次英文写作课上,老师在讲台上宣布,这次全班只有一个同学的作文得到了“Excellent(优秀)”。大家听了之后,纷纷猜测是谁。方非这时偷偷从抽屉里拉出自己的试卷,打开后,扫了一眼,发现上面竟然是“Excellent”,暗自欢喜,然后又不露声色地把试卷放了回去。正是因为在金女大受到过比较严格的英语训练,这使得方非在日后的工作中获益良多。

 

19368(方非18),胡畏参加革命,在抗日战争前夕,积极参加南京“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是当时党在白区所领导的南京秘密学联骨干成员之一。

1937(方非19)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了,隆隆的炮火,使得首都南京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金女大的学生被迫分散到上海、武汉、成都三地继续学业。战争使转移到武汉的方非觉醒了。“是读书,还是投笔从戎?”这个念头始终在不满20岁的女孩心头盘旋。吴贻芳校长发现了方非的异常情绪,把她叫到自己的房间,恳切地与她作了一次长谈。吴校长既肯定了方非的爱国热情,又鼓励她先完成大学的学业,再思报国之路。最后,吴校长告诉方非:“学校已决定全部迁往四川,你在第一批从武汉迁出的学生名单中。”

12月,南京沦陷,武汉告急。方非与陈中凡教授以及其他几名同学一起,乘船朔江而上前往重庆。站在船头,凝望着滔滔东流的江水,方非忍不住吟诵起屈原《九章·哀郢》篇中的诗句,恨不能纵身投入长江,以报效祖国。

1937(方非19),方非的父亲方孝远担心继续留在安庆,作为地方名流,会被日寇强迫出任伪职,于是举家沿江而上迁至四川江津,在师生基本都是安徽人的国立九中找到了一份教职。

到成都后,方非写《我们都是金陵的儿女》,并交由同窗好友洪达琳谱曲。歌曲一出,就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在九十年代美国金女大校友聚会上,这首歌都一直被大家传唱。“我们都是金陵的儿女,独立在伟大的时代高岗上。我们是紫金山的朝霞,我们是扬子江的波浪。不怕黑夜风雨癫狂,金陵要做祖国灯光。”歌声里充满蓬勃的力量,使人心情激荡。

 

1938(方非20)从狱中被释放出来不久的陈独秀,带着夫人辗转来到江津,准备投奔姓邓的一位同乡好友,却被邓夫人拒之门外。得知消息的方孝远立即腾出了房间,热情接待陈独秀夫妇。方与陈是故友诗交,在陈独秀人生低谷的时候施以援手,更凸显了方孝远的品格和风范。陈独秀在给儿子的家书中,特意提到了孝远先生的招待,之后又有感而作《与孝远兄同寓江津出纸索书辄赋一绝》:

何处乡关感乱离,蜀山如几好栖迟。相逢须发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

 

方非入读金女大以后,常常去定居在南京的九姑母与三姑母家走动。当时方令孺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文学家,而宗白华正在中央大学执教,所以来往的朋友中有不少名人、学者。方非在他们那里遇见过徐悲鸿、胡小石,并有幸得到了徐悲鸿现场作的画,画上有胡小石当场题的诗句。

 

19382(方非20),胡畏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1939(21),方非金陵女大学士毕业,到重庆,去八路军办事处拜访邓颖超同志。虽不见却受到八办同志热情接待。

19415(方非23),胡畏到苏北解放区,先后曾任区长、县政府秘书、区党委秘书、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地委党校学委委员和华中五地委、苏北区党委、华中工委组织部干部科长。

19411(23)皖南事变发生以后,重庆地下党一些同志先后被捕。重庆党组织估计政治形势还会继续恶化,决定将一些已暴露或可能受牵连的同志撤到苏北抗日根据地去,征求方非本人意见时,方非又惊又喜,毫不犹豫地决定踏上去敌后创建根据地的征程。由于当局的严密封锁,撤离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在一个雾蒙蒙的清晨,方非一行人设法分别搭乘货车,离开了重庆。他们冒着严寒,赶到贵阳,再转道桂林,乘飞机抵达香港。调整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同香港地下党负责人廖承志取得了联系,经他的指示,乘坐法国客轮到达敌占区上海,再由上海地下党派交通员送至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一路上,方非和同行的同志不停变换服装,像演戏一样变换着身份,通过了无数次检查,终于渡过长江,抵达了北岸目的地。

方非在根据地或是组织农民运动,或是护送伤病员转移,或是在敌人炮火下打麻雀战,或是筹集军粮运送去前方。也曾遭遇过敌人的追击,险中逃生;也曾悄悄摸进过敌人的据点,擒获汉奸……

胡畏毕业于金陵大学,与方非有相似的家庭背景,1913年的早春,一个内忧外患的美丽春天,胡畏(1913-2005),同志出生在千年历史名城长沙,一个叫湘潭的小地方。父亲时任湖南省民政厅的局长之职,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明官人家庭。1942年秋(24),在阜宁的一个小村子里,方非与胡畏结婚。

与方非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两人携手一路从重庆转移到苏北,路过香港时,特意去拍了一张合影,既是报给后方亲人的平安信,又做了两人日后的结婚照。婚房是村里一对老夫妻空着的半间房,仅有一道芦席帘子相隔,逢到下雨天,屋漏无干处。经过简单的修补,再借来两扇门板拼成一张床,就算是完成了两人结婚的准备工作。

方非夫妇当时每人每月有3元津贴,他们拿出节省下来的1元钱,买了点花生,招待同志们,算作是结婚的喜宴。

方、胡两家的喜事还不止这一件。方非的妹妹方连,胡畏的弟弟胡叔度也一同从重庆转移到苏北,后来结为夫妻,解放后双双在外交部任职,成就了另一段佳话。

1944820(26),方非接到情报,得知有一名大个子飞行员从天而降,落在附近区域。为防止敌人过来搜查,方非赶紧让几名游击队员前去救护,自己也立刻赶往事发地点。那名飞行员穿着美军的服装,由于语言不通,看到有人带枪过去,非常惊恐。这时,方非在金女大苦学的英语,发挥了作用。她用流利的英语温和地对飞行员说:“这里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我们是来救护你的。”听到这些,飞行员才放下心来,将失事的经过一五一十告诉了方非。原来,他是美国陈纳德援华航空大队的一名成员,当天完成轰炸任务返回途中,飞机发生了故障,12名机组成员不得不分批跳伞,其他11名战友不知下落。

方非当即向他保证:“你们是我们的盟友,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救护你们。”随后,派人用小木船把飞行员送到游击队宿营地,为他安排了热气腾腾的晚餐,让他洗澡休息。游击队员又四处寻找其他跳伞的机组成员,陆续找到了4人。连同最先被发现的那位,安排他们5人一起踏上了返程之路。

1948(30),方非意外怀孕,这是她结婚7年来怀上的第一个孩子。但当时解放战争正在进入决胜阶段,大着肚子行军很不方便,左思右想之后,方非决定打掉这个孩子。当地的医疗条件却不允许,她不得不以患疟疾为借口,从医生那里开出了奎宁,想大量吞服奎宁的办法让胎儿流产。结果,吃奎宁吃到耳鸣,孩子依然没有流掉的迹象。于是,方非又爬到大桌子上往下跳,结果还是没能成功。快生产时,方非临时被送到当地的一户老乡家,躺在门板上诞下了长子胡小康。

 

1949420(31),解放军渡江的行动已经开始了,一支南下的干部队伍在江苏泰州,准备随大军渡江至苏南接收新解放的城市。方非是年轻的母亲,把自己刚满6个月的孩子寄养在当地的一户人家。

194910(31)建国后,父亲方孝远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出席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期间,朱德和周恩来到住处看望了他,并赞扬了他为革命所做出的贡献。

渡江后,方非先是在苏南区党委宣传部工作,

195211(34)方非随丈夫一起调到无锡市委,先后担任过市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等职。

1952年前后(方非34),父亲方孝远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柳亚子、章士钊、齐白石、张恨水、陈寅恪等名人都曾是该馆馆员。

建国后,丈夫胡畏历任苏南区党委组织部干部处处长、无锡市委组织部部长、无锡市委书记处书记、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大学党委第二书记,华东水利学院党委书记。

196012(方非42),胡畏离开江苏省委宣传部,被调到他比较陌生的教育战线担任南京大学党委第二书记。

1960年夏天(42),方非夫妇被调至南京。方非担任(成立于1959年的)省高教厅副厅长。

1960(42),方非生下了次子胡益多。

1961(43),高教厅与教育厅在合并为教育厅,方非任副厅长,分管高教。

金女大的校长吴贻芳五十年代离开学校后,就担任过省教育厅厅长。生承师业,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吧。

在这个岗位上,方非工作了20年之久,虽然中间也曾经历过相当多的曲折,遭遇过不公平的对待,被批判,被揪斗,被下放,却始终兢兢业业,严于律己。

1972年夏(54),方非离开下放地金湖,被调回省教育厅(当时称教育局),官复原职。当时,全国高校推行的仍然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招生办法。

长子胡小康先是以知识青年的身份下放到洪泽农村,后被徐州煤矿招做井下工,工作几年后,完全符合推荐上大学的条件。方非也曾面对当地分管招生工作的领导谈工作,她严于律己,只字未提自己孩子的上学问题。

次子胡益多小小年纪,随方非下放到农村,在当地上学,也最终错过了跨入大学的机会。而实际上,方非的丈夫胡畏从无锡市委书记的岗位调到南京后,先后担任过南京大学的副校长、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的党委书记等职务。两个儿子都未能读大学,这大概是方非夫妇一生的遗憾。多年后,有老同事向方非提起此事,沉默良久也只听到一声叹息。

 

1972(方非54),丈夫胡畏被调往华东水利学院担任党委书记,并负责主持校务一年。受访者回忆到,胡畏同志来华水后,工作尽心尽职,对于学生,胡畏同志坚持倡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先后安排学生前往河口、码头、水电站等地方进行实践技能训练,所以华水70年代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对于教师队伍,胡畏同志坚定不移地站在敢于坚持真理的知识分子身后,同他们一起支撑起华水的一片晴空;对于自己的工作,他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呕心沥血。在胡畏同志主持学校工作期间,他顾全大局、谦虚谨慎、爱护干部、尊重知识和人才,他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克己奉公,为学校的发展和壮大殚精竭虑,赢得了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文革”期间,曾出现过抓捕斗争,矛头直指我校学子。胡畏同志知道后,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下,他无法阻止同学开展检举揭发的活动,但是对上面派来问询的调查人员,胡畏同志巧妙地以“我们正在追查,但还未找到线索”为由,尽力将此事拖延,不往上报,最后,河海大学没有一名学生因此遭受打击

1973(方非55),胡畏同志到皖南泾县开门办学,在他的带领下老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胡畏同志对待教职工也是平易近人。在胡畏同志任职期间,曾有一名老师突发疾病,胃部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急,然而,学校医院条件不足,无法为这名老师进行手术。作为学校书记的胡畏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百忙之中亲自过问此事,多方辗转为这名老师提供解决途径,挽救了该同志的生命。

 

方非没有为自己的孩子谋,却为江苏省恢复高考招生做了许多工作,圆了众多学子的大学梦。197785(59),邓小平在北京饭店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特意指出“今年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推荐”。

815,教育部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在北京召开全国招生工作会议,方非代表江苏出席。会议历时40多天,最终确定从1977年起,恢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925,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会议代表,方非等与会者都很激动,因为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给予招生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1977(59),高校招生,最终决定由各省自行命题。当年江苏全省报考人数高达84(含中专),工作非常繁杂,兼任省高校招生办公室主任的方非,处处以身作则,常常亲力亲为。在方非的领导下,很快从全省范围选调了20多名优秀教师集中在溧阳沙河水库(今天目湖),完成了命题工作。但试卷印出来后,如何把这些大量绝密试卷按时运到省内各地,却成了一大难题。因为当时的物质条件很差,江苏省整个招生工作系统连一辆汽车都没有。想方设法借来的汽车主要被调拨给苏北、苏中许多未通火车的地方使用,苏南各地的试卷只能依靠铁路运输。但在车速慢、车次少、乘客多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运输过程中试卷的保密安全呢?方非亲自跑到南京铁路局,找到老战友,做通了铁路局局长的工作,将试卷全部装进了软卧车厢,一地市一单间,每个单间配备一名招办的工作人员把守,列车员与铁路警察协助,列车长全面负责。当所有措施落实到位后,方非才从火车站赶回单位,满脸疲惫地向同事要一杯水喝。

对于无缘参加高考的学子,方非也努力给他们创造升学的机会。

1978年冬(60),在参加完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以后,她就开始争分夺秒为创办电视大学而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借用校舍,组建队伍,方非大力发动全省各市兴办电视大学,并亲自担任省电大校长。只用了两个月,就成功办起了1所省校,14所分校,首次招收了16千余名学员,电大也一举成为当时全省学生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等学校。这样的办学速度与创业精神,得到了当时省委书记的高度赞扬。

在方非影响下,小她4岁的 (金大学友,南大教授,九三学社的)家严吴可杰,也担纲了省自考办的常务副主任,为无缘参加高考的学子办了事。

19781218(方非6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伟大历史转折,大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胡畏同志坚持党的政策,同时有计划地组织着华水的教育工作,领导大家恢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时加大力度进行拨乱反正。

1981年底(63),方非被调入对外友好协会江苏分会(今江苏省对外友好协会),担任副会长。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逐渐多起来,友协的工作,需要经常接待到访的外宾,也有出国访问的机会,方非一口流利的英语,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与此同时,年近九旬的老校长吴贻芳,在为金女大复校而努力。

金女大在1951年,与金陵大学合并组成新的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在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金陵大学教育系等院系基础上成立了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为南京师范大学),校址设于原金女大。金女大不仅贡献了东方最美丽的校园,而且还提供了包括校长在内的优秀师资以及部分学生,吴贻芳被任命为南京师范学院的副院长,院长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但很快,吴校长被提拔到省教育厅担任了厅长,学校里的金女大特色也在一点点消失。到了80年代初期的时候,对于毕业于金女大的众多校友而言,校园美丽依旧,思念却有些无从寄托,让金女大复校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19836(65),方非和金女大1932年的毕业生、任教于南师外语系的黄续汉,作为金女大校长吴贻芳的代表,应美国金女大校友会的邀请,前往美国波士顿,参加在史密斯学院举行的金女大双周年会。双周年会,是指每两年举行一次的校友聚会。而史密斯学院,又被称为史密斯女子大学,是金女大的姐妹校,在金女大兴建随园校舍时,捐建了学校的代表建筑100号楼。

此后方非又分别于1985(67)1987(69)与其他校友一起赴美参加了双周年会。每次回国之后,方非都会很亲切地和省外办的小姑娘杜红开玩笑:“小杜,你看我是不是很节省?”杜红在省外办负责办理因公出国手续,那时省里各部门领导出国的机会不多,杜红对方非带团赴美印象尤为深刻,因为方非每次从美国回来,总是交回一大笔结余的外汇。后来杜红了解到,这一方面是因为金女大的美国校友极为热情,总是招待方非一行吃住在自己家里;而另一方面是因为方非习惯了节俭,不舍得用归个人支配的公杂费购买私人物品。

值得一提的是,方非自己舍不得花钱,但在前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却一直积极帮助去参加金女大美加校友双周年会的南京校友会代表筹措出国费用,推动了金女大海内外校友联谊活动的持续开展,助力了金女大在南师校园里的复建。

1984(66)给金女大老吴贻芳祝寿(1893-1985)。方非对母校和吴校长都有很深的感情。1949年,刚刚渡江回到南京的方非,就怀着无限眷念的心情,走进了金女大校园。与14年前刚入学时一样,又是在图书馆门前,正巧遇到了吴校长。当两人目光相触时,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吴校长愣了足足有一分钟,因为站在她面前的人,虽然面容不算陌生,却穿着一身军装,并佩戴着人民解放军的胸章。然后,吴校长还是像当年一样,报出了方非的名字。“吴校长,你怎么还记得我的名字?”方非激动的心情胜过了14年前。

1985(67)恩师吴贻芳仙逝, 享年92岁。

1987(69),方非参加美国加拿大金女大校友会第17届双年会在美国长岛聚会

1992方非与金大校友会在贻芳园门前

 

丈夫胡畏曾先后当选为中共江苏省第四次、第六次党代会代表,江苏省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五届、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20053月,丈夫胡畏的病情逐渐恶化,被送到医院组织抢救。至15日晨530分,终因抢救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2

2009(91)方非在南京逝世。

图片

方非(1918-2009),原名方詠菲,学名方颖保。安徽桐城人,祖上是著名的桐城派中的一系。

图片

1937年4月,19岁金女大学生

图片

1937年到成都后,方非写《我们都是金陵的儿女》歌词,并交由同窗好友洪达琳谱曲。歌曲一出,就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在九十年代美国金女大校友聚会上,这首歌都一直被大家传唱。“我们都是金陵的儿女,独立在伟大的时代高岗上。我们是紫金山的朝霞,我们是扬子江的波浪。不怕黑夜风雨癫狂,金陵要做祖国灯光。”歌声里充满蓬勃的力量,使人心情激荡。

图片

1939年,21岁金陵女大学士毕业

图片

1941年,方非和胡畏在香港转移途中合影

图片

1978年在南京钱塘路15号。左起:胡小康,胡畏,胡益多,方非

图片

方非在教育厅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图片

1984年给吴贻芳祝寿

图片

1987年,美国加拿大金女大校友会第17届双年会在美国长岛聚会

图片

1992金大校友会在贻芳园门前,二排左起3为方非

图片

胡畏(右)与弟弟胡叔度合影

图片

胡畏毕业于金陵大学,与方非有相似的家庭背景,1913年的早春,一个内忧外患的美丽春天,胡畏(1913-2005),同志出生在千年历史名城长沙,一个叫湘潭的小地方。父亲时任湖南省民政厅的局长之职,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明官人家庭。1942年秋(24),在阜宁的一个小村子里,方非与胡畏结婚。

图片

抗战时金陵女大、金大曾旅居成都华西坝。晚年,夫妻二人旧地重游,在都江堰合影

图片

方非档案:我们完成了保卫干部的任务

图片

在吴贻芳塑像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